接近世纪末的唐史研究是以研究者队伍的壮大和研究成果的丰硕为其特点的。1998年11月18~23日,在陕西西安市及扶风县召开了’98法门寺唐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暨唐史年会,参加者有各界人士300余人, 提交论文150余篇,是历届年会论文数量最多、质量较高的一次, 会议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成为世纪末总结性和继往开来的盛会。 在学界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本年度又出现了30余部各具特色的专著、论文集,它们是:1.黄永年《唐代史事考释》(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黎虎主编《汉唐饮食文化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史念海主编《唐史论丛》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4.史念海主编《汉唐长安与黄土高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增刊)5.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兰州大学出版社)6.黄正建《唐代衣食住行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7.赵超《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中华书局)8.林梅村《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文物出版社)9.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0. 黄留珠主编《周秦汉唐研究》第一册(三秦出版社)11.杨富学《西域敦煌宗教论稿》(甘肃文化出版社)12.李斌城等著《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3. 王永兴《陈寅恪先生史学述略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4.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庆祝韩国磬先生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以下简称《韩》,厦门大学出版社)15. 武汉大学历史系编《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论集》十六(以下简称《魏》,武汉大学出版社)16. 孙修身《王玄策事迹钩陈》(新疆人民出版社)17.赵守俨遗著《赵守俨文存》(中华书局)18.杨富学《回鹘之佛教》(新疆人民出版社)19. 刘统《唐代羁縻府州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 李锦绣《唐代制度史述略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1.吴宗国《隋唐五代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2.韩昇《隋文帝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3. 季羡林等主编《敦煌吐鲁番研究》第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4. 宋大川《唐代教育体制研究》(山西教育出版社)25.赵文润、 李玉明主编《武则天研究论文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6.牛致功《唐高祖传》(人民出版社)27.史念海《唐代历史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8. 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同上)29. 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同上)30.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中华书局)31.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四卷(北京大学出版社)32. 芮传明《古突厥碑铭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33、34. 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出土文献研究》第3、4辑(中华书局) 此外,集众多学者之力的《敦煌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问世是唐史和敦煌学界的大事,《全唐文补遗》第五辑也已在年内由三秦出版社出版。 由于世纪之交的迫近,唐史学会拟对百年学术研究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评价,综述性的回顾文章开始陆续发表。郝春文《敦煌文献与历史研究的回顾和展望》(《历史研究》第1 期)与荣新江《西域史研究的回顾和展望》(《历史研究》第2期)是这方面有代表性的论述。 郝文以三个阶段动态地展示了我国学者利用敦煌文献研究历史(以唐史为主)的全面成果及发展进程,并对敦煌学认识有待提高的方面作了理论性的概括。荣文也自清朝中后期西北舆地之学开始,总结了包括隋唐五代在内的西域史从研究起步到80年代迅猛发展的过程和成就。同年还有李斌城、牛来颖《1997年隋唐五代史研究概况》(《中国史研究动态》第11期),陈俊强、张文昌、赖良俊《1950年以来台湾地区隋唐五代史研究概况》(下)(《唐史论丛》七)等文,均为研究者提供了大量信息。 本年各类专题论文,总计超过500篇。 现仅就笔者所见重点介绍如下。 一、政治史研究 1.政治事件与人物。政治史研究中,对于隋及唐初政治及人物的讨论仍引起较多关注。杨翠微《隋文帝以隋代周》(《齐鲁学刊》第3 期)一文从周宣帝在位前后统治阶级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出发,探讨了隋文帝以隋代周的过程及原因。王光照《隋文献皇后与开皇世政治》(《中国史研究》第4期)以隋初政治的风云人物文献独孤皇后为中心, 研讨周隋之际皇室联姻的种族、地缘关系及其所反映的政治文化特征,从而对诸如中宫妒妨、易储等问题提出别具新意的解释。韩昇《南方复起与隋文帝江南政策的转变》(《厦门大学学报》第2 期)和《隋文帝时代中央高级官员成分分析》(《学术月刊》第9 期)分别探讨了隋文帝在平陈和镇压南方地方豪族的反隋斗争后,对南方采取的怀柔政策,以及具有区域文化特征的用人方式。 本年研究唐高祖的文章有王荣全《有关唐高祖称臣于突厥的几个问题》(《唐史论丛》七)和刘蓬春《唐高祖私许易储辨》(《四川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等。关于武德之际李渊、 李世民父子及兄弟间的宫廷喋血,刘蓬春《“玄武门之变”伏兵考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具体讨论了事变的伏兵地点和人数问题。王素、 邵干才《玄武门之变真相》(《文史知识》第3期)认为晋阳起兵首谋为李世民, 对《大唐创业起居注》所以归功李渊提出新的解释,并认为玄武门之变祸首为李渊。杜文玉《从唐初官制看李世民夺位的基本条件》(《唐史论丛》七)从李世民所兼各类官职分析他占有军事、人才优势,并论述了他控制中枢决策权和拥有中央地方权势的事实。刘进宝《常何与隋末唐初政治》(《中国史研究》第4期)对常何归附瓦岗军及降唐平刘黑闼,以及他在玄武门之变中的作用作了进一步探索。他的《敦煌本〈兔园策府·征东夷〉产生的历史背景》(《敦煌研究》第1 期)讨论了“征东夷”的问对与唐太宗父子面临攻高丽困境的关系。史睿《北周、隋、唐初的士族政策与政治秩序的变迁》(《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第3 期)将北周、隋、唐初三个时期的士族政策进行了比较。本年研究唐太宗的文章还有雷戈《唐太宗的政治哲学述略》(《北方论丛》第3期)、 许辉《唐太宗的人才思想述论》(《学海》第3期)等近十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