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两种趋向:融入世界与转向民族传统(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抗日战争研究》 王桧林 参加讨论

从以上的决议和规定来看,加入共产国际的各国共产党完全被限制在共产国际的范围之内。各个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构都隶属于共产国际这个最高领导机构之下,各国共产党有代表参加共产国际,但是各国共产党之间没有联系,他们只是在共产国际的统一决定和指挥之下进行活动。他们的活动除了共产国际允许的一小部分以外,各国的共产党与整个世界的直接联系是隔绝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原则和“国际主义”,在列宁的世界革命战略和组织原则之下,成了世界各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统一领导之下进行推翻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单一化的斗争行动。再者,各个国家的共产党都是坚决反对本国政府的,有的党在自己的国家是非法的,同时又为党的阶级性所决定,只在下层民众中进行活动,这些党只是一个小团体,不是群众性的党。他们在本国的活动范围也是极其狭小的。他们和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的整体利益往往是分离的。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是被限定在共产国际的范围之内的,他可以按照共产国际的理论方针策略对国际问题发表意见,但不能直接参与国际事务。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是在与大部分世界隔绝的状态下存在和活动的。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随后占领了大片中国领土,中国遇到了空前的危机,面临着民族生死存亡问题。但是中国共产党按照共产国际和自己本党的决议提出的重要口号是“武装保卫苏联”,自居于中华民族抗敌斗争之外。
    中国共产党的上述状况,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特别是在苏德战争爆发以后,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是被动的、逐步的,但是非常重要的。那时,中国大势,世界大势,苏联和共产国际策略上的需要,中共自身策略上的需要,驱使中共一步一步地改变了自己的认识和政策,冲破了共产国际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进入了世界大局之中。
    抗日战争开始以后,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为了自身,积极争取外国的了解、同情和援助。世界上反法西斯的国家,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美国,需要利用中国的军队包括中共的军队,打击日本。中共和外部世界的联系密切了起来。中国共产党人是看到了这种情况的,1938年10月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报告中有一个小题目是“中国与世界不可分”。他说:“中国已紧密地与世界连成一体,中日战争是世界战争的一部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不能离开世界而孤立起来。新的抗战形势中可能暂时地减少一部分外国的援助,加重了中国自力更生的意义,中国无论何时也应以自力更生为基本立脚点。但中国不是孤立也不能孤立,中国与世界紧密联系的事实,也是我们的立脚点,而且必须成为我们的立脚点。我们不是也不能是闭关主义者,中国早已不能闭关,现在更是一个世界性的帝国主义用战争闯进全中国来,全中国人都关心世界与中国的关系,尤其关心目前欧洲时局的变动。”(注:毛泽东:《论新阶段》,《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635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毛泽东已经看到“中国与世界密切联系的事实”,认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不能离开世界而孤立起来”。中国必须融入世界的趋势共产党人是看到了的。
    但是中国共产党在争取西方国家援助的问题上,实际也就是融入世界的问题上,有很大的局限,很大的保留。中国争取外援(苏联除外)的政策有三个基本点:(一)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这是一条主要原则。(二)共产国际和中共自己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态度和推行世界革命战略的要求。(三)从阶级分析出发把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和人民分开,联合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主要是联合那些国家的人民。阶级观点和策略需要是共产党观察世界问题和采取行动的主要出发点,但这并不是没有客观依据,任意而行的。
    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对中共的对外政策做了说明,他说:“过去的,大家都明白,各民主国家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援助中国的,主要是其人民的同情中国,苏联的援助则更加积极……日本的深入进攻,进一步加深了日美间的矛盾,苏联与中国的友谊是增长的,中美苏有进一步亲近的可能。但是我们第一,不可忘记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区别;第二,不可忘记资本主义国家之政府与资本主义国家之人民的区别;第三,更加不可忘记现实与将来的区别。我们对前者不应寄以过高的希望。应该努力争取前者一切可能的援助,在一定程度上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事实,但过高希望则不适宜。中华民族解放运动与外援的配合,主要的是和先进国家与全世界广大人民反法西斯运动之将来的配合,以自力更生为主同时不放松争取外援的方针,应该放在这种基点之上。”(注:毛泽东:《论新阶段》,《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第639-640页。)这些是中共对英美法的政策,同时也表现了中共对进入世界的态度和保持距离的思想。
    1939年9月1日,欧洲战争爆发,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9 月14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论第二次帝国主义战争》的报告,其重要内容是:(一)欧洲战争爆发,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非正义的战争,是“一群疯狗打架”。(二)欧洲战争爆发之前,世界分为法西斯和反法西斯阵线的划分已不适用了。民主国家的资产阶级已经结成了两大帝国主义阵营的一个,应把战争的双方“看成一样的强盗”。(三)现在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政策应该是:在各交战国,是号召人民起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向人民宣传变帝国主义战争为革命的国内战争,建立反帝国主义战争的人民统一战线”。在各中立国内,如在美国,是揭穿资产阶级政府的帝国主义政策。在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是民族统一战线,或者抵抗侵略者,或者反对宗主国。中国、苏联、各国人民解放运动、各国民族解放运动,应该组成革命的统一战线。(四)对世界前途的估计是:资本主义经济已经走到尽头,大变化、大革命的时代已经到来。“现在的时代就是战争与革命的新时代,把黑暗世界整个儿的改造为光明世界的时代。我们正处在这个时代中。”这样共产国际和中共都回到了列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立场,中国“与世界连成一体”的事实不存在了。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在柏林签字, 三国同盟正式结成。与此同时,美国加强了对英国的支援,两国结盟的活动在积极进行。这时英美积极拉拢中国加入英美集团。面对这种形势,中共中央作了如下的分析和决策:国民党内的英美派近来加紧活动,要加入英美同盟,并乘机反苏反共。“在此情况下阻止与援救国民党这一放弃独立战争加入英美集团的错误,是我党当前的主要任务。我们既反对德意日同盟的所谓新秩序,也不赞成英美旧秩序,而主张独立解放的民族革命秩序。我们既反对中国成为日本的工具,也反对中国成为英美的工具,两者都是没有出路的,只有独立自主的民族革命战争的胜利,才是中华民族的唯一出路”。(注:《中宣部政治情报第六号--英美拖中国加入其战争集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522页。)毛泽东同意上述意见,但不久就改变了。1940年11月6日致电周恩来,电文说:“蒋加入英美集团有利无害, 加入德意日集团则有害无利,我们也不应该提倡(因为他们是帝国主义战争集团)。”(注:《毛泽东关于不反对蒋加入英美集团及制止投降分裂致周恩来电》,《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第551页。 )但主张进行“独立自主的抗日战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