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劳动人民是历史的主人”的原理,是为了帮助认识历史的一个本质问题而讲的。“各个人的意志,构成一个总的合力”,则是为了强调研究历史的复杂的现象而讲的。它们因针对的方面不同,因而所强调的问题也不同。它们讲得都对,互相也不应否定,但是所论述的层面不同,故而不能混淆。我认为,黎澍先生的文章恰恰在这个带有原则性的理论认识上,不自觉地混淆了两个层面的问题,故对“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论题作了错误的指责。黎澍先生曾经一再告诫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要注意原作者是何时何地、何种场合下针对何问题而发,这一点至今仍值得我们谨记。明乎此,我们才能正确理解列宁在1894年所讲:“历史是由个人创造的这一原理在理论上毫无意义。全部历史本来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注:列宁:《民粹主义的经济内容》,《列宁全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375页。 )列宁当时是告诫俄国革命者要善于认识历史的本质、认识当前运动的本质和规律,就是说,列宁所要解决的即是上文所指出的本质层面,所以他强调历史是由个人创造的这一观点在理论上毫无意义。假如不这样理解,而只从字面上理解的话,那么列宁讲的这段话岂不是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们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各个人的意志构成一个总的合力”的论述都否定掉了吗?对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的本质的观点,是积累了许多思想家和史学家提出的带有真理性的认识而逐步推进的。在这里,还应该讲到梁启超在20年代的一段论述:“文明愈低度,则‘历史之人格者’之位置,愈为少数所垄断,愈进化则其数量愈扩大……今后之历史,殆将以大多数之劳动者或全民为主体……故‘历史即英雄传’之观念,愈古代则愈适用,愈近代则愈不适用也。”(注:《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三, 第113~114页。 )梁启超不愧为能深入体察历史实际的具有卓识的近代史家,他的见解与唯物史观的论点有相通之处。当代史学工作者的历史观当然应该比梁启超更加进步,我们应该前进,不应倒退,倒退是没有出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