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毛泽东与辛亥革命(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共党史研究》 范忠程 参加讨论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苏联顾问和中共党员的真诚合作与帮助下,孙中山决心改组国民党。从1923年10月起,他多次向国民党党员和干部发表演说。他说:“本党自成立以来,成功的次数少,失败的次数多”(注:《孙中山选集》,第526页。),顾其原因,则是“主义不明”,“组织未备,训练未周”(注:《孙中山选集》,第538页。)。“本党分子此刻过于复杂,党内的人格太不齐”(注:《孙中山选集》,第524页。)。这次改组,党纲党章“务求主义鲜明,政策切实,而符民众所渴望”。组织方面“务使上下逮通,有指臂之用,分子淘汰,去恶留良”(注:《孙中山选集》,第538页。),“以苏俄为模范”,把国民党改造成坚信三民主义和“为主义而奋斗”的党(注:《孙中山选集》,第544~545页。)。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通过了《宣言》、《总章》,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分加入国民党,使国民党前进了一大步。
    毛泽东在创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中,认真总结和借鉴了孙中山的党建正反两方面经验。
    中共创立的准备时期,毛泽东十分重视理论旗帜问题,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1920年11月讨论建党问题时,他说:党“固然要有一班刻苦励志的‘人’,尤其要有一种为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注:《新民学会资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7页。),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注:《新民学会资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62页。)。毛泽东、蔡和森还认真地讨论了党的性质、作用、革命方法、奋斗目标、党的纪律和入党条件诸问题,一致认同:即将建立的中国共产党,应“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和“无产阶级运动的神经中枢”(注:《新民学会资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28、147页。);改造中国与世界“应用俄国式的方法”,即“无产阶级专政的方法”;党的奋斗目标是在中国“创造共产主义的社会”(注:《新民学会资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47~148页。)。他们都赞成:“党的组织为极集权的组织,党的纪律为铁的纪律”;发展党员要以俄共(布)为榜样,严格“加入条件”,“物色确实党员”,对“不能确信主义及遵守的除名”(注:《新民学会资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59~161页。)。毛、蔡上述建党思想,代表了创党时期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较高的理论水平。
    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革命战争的实践,认识了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学会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结合;掌握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形成了理论结合实际、紧密联系人民群众和自我批评三大作风;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各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已是一个完全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青年毛泽东是在辛亥革命步入高潮的时刻参加湖南新军的。辛亥革命时期,他阅读了中山先生亲订的《同盟会革命纲领》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纲领》和《约法》,在中国历史上破天荒地提出了建立中华民国的主张,第一次规定了“主权属于人民”,“人民一律平等”等条款。它给毛泽东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影响他后来的思想发展和政治走向。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赶跑了皇帝,推翻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共和国”--中华民国,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独步古今的创举。毛泽东充分肯定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一再赞扬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先行者和元勋。
    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是一次“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中国历史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梯。尽管这次革命遭到挫折和失败,但革命的前驱者为此献出了热血和生命,它的功绩、精神和经验是永存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自己看成是孙中山先生事业的忠实继承者。他们在领导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中,在创建人民军队,创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开展武装斗争中,在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都十分珍惜孙中山的伟大思想和辛亥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并在新的历史时期加以丰富、发展与超越。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有着历史的联系。从事实上看,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吴玉章、林伯渠、朱德、董必武等都是同盟会会员,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是辛亥革命的直接参加者。在孙中山的领导下,他们为辛亥革命作出了贡献。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使他们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成马克思主义者。中共成立时,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董必武都是重要创始人。他们的早期革命活动,展示了辛亥革命与中共成立的历史联系。毛泽东指出:“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辛亥革命在政治上启蒙了五四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文化上补了辛亥革命之课。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在政治思想上有着传承关系。辛亥革命,特别是五四运动,它为1921年中共成立,为中国的大革命,作了“思想、干部、群众、青年知识分子”的“准备”。所以,毛泽东说:“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注:《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4、402页。)
    毛泽东十分重视传扬孙中山的思想和精神。他说:孙中山是“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他全心全意地为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注:《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6~157页。)“民族独立、民权自由、民生幸福的三大理想”,是他政治思想最精华的部分;“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再接再厉”和“与时俱进”,是他“留给我们最中心最本质最伟大”的“革命精神”(注:《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2、114页。)。
    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我们应继承孙中山先生留下的宝贵的思想遗产和革命精神,并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光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