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明代奴仆与社会(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月刊》 牛建强 参加讨论

缙绅对僮仆的放纵或管束的不同做法和态度,直接影响着基层社会秩序的稳定或动荡。只是把奴仆作为赚取和掠夺财富的工具,这样就会使一些恶狠的奴仆放肆欺人,也会玷污乡绅在乡梓的声名。嘉、隆之际,阁臣徐阶家人假其声势,滋事乡里。万历三十年代,苏州府嘉定县乡宦的奴仆,“平居乘气,为横乡里”。[17](《风俗》)万历四十四年(1616)三月,因松江府华亭县乡宦董其昌家对恶奴的放纵,引发了大规模的民变。董家在松江一带占据大量田产,收养众多奴仆,其子弟平日多不守法,因而奴仆恃势害人,“封钉民房,捉拿男妇,无日无之”,“敛怨军民,已非一日”。万历四十三年八月,董的次子祖常诱引生员陆兆芳的使女绿英,率家奴二百余人于二更时分打抢陆家。这事很快被人编成小说《黑白小传》和传奇在地方上传播说唱,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次年三月初,董将此事归咎于自己的连襟、老生员范昶,臻范愤激而死。初六日,年高八旬的范母凭着与董家的内戚关系,率儿媳龚氏和三个女仆到董家理论,遭到董家恶奴陈明等剥裤殴打的羞辱,激起众怒。生员们刊发传单,传布檄文,张贴揭纸,宣传鼓动。到十六日酉时(下午5~7时),来自上海、青浦等县的百姓焚烧了董宅。“数百余间画栋雕梁、朱栏曲槛、园亭台榭、密室幽房尽付之一焰中矣”。[27](注:此段文字的敷演,据赵诒深的又满楼丛书本,其他诸本皆残缺冒头部分。)从这里可以看出因奴仆个性差异所呈现出的消极性的表现方面。这些奴仆就其和主人的关系上来看是受压的和不平等的,但他们同时对别的平民欺凌羞辱,肆其毒蜇,又是其他人的压迫者,其所得和所失可谓相抵。
    (三)文人奴仆型
    严格来说,许多文士也系缙绅身份,因其以文会友和闲适生活的突出特点,故将其归入文人行列。这些文人蓄养的奴仆称做文人奴仆型。在南宋理宗、度宗时,文人吴锡畴的生活就呈现出文人与奴仆和谐相处的景象。吴氏,字元伦,休宁县人。四岁而孤,刻志于学,笃实潜修,厌弃嚣竞。性喜艺兰,自号兰皋子,并以此名集。人品心术“超然流俗之外”。[28](卷一六五《兰皋集》)从他的诗篇中即能嗅到浓郁的清新、静谧的生活气息。他曾作《僮谕》诗,对他的生活和仆人所事杂务作了直白:
    小隐生涯无别事,护持蓑笠傍鸥沙。
    清泉频注吟边砚,活火随煎饭后茶。
    趁早须来添鹤料,便忙也去探梅花。
    焚香扫地齐书帙,客到墙东有酒赊。[29]
    仆人研墨、煮茶、饲鹤、探梅、焚香、扫地、理书、待客,忙得不亦乐乎,满布着静雅和清香的气氛。不过,在南宋时期,这种情形似不太普遍,到了明代中后期,这种以清净、幽雅、闲适为特征的文人生活成为丰富的大众生活中的一道亮丽景象。这是与当时社会急剧变化的特定背景联系在一起的。
    当时,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人们价值观念的逐渐转化,金钱对人情异化作用的加大,各种为利活动的投入,政治领域的水火玄黄,求取功名的浮躁竞进,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现实生活道路布满陷阱,个人追求与现实间的矛盾和冲突空前加剧。为了继续生存,又不使本真丧失,一些文人开始走上遁隐之途。具有共同志趣的朋辈或结成诗社、文社,或切磋书法、绘画技艺,或摩挲古董发思古幽情,或寄情山水以松、藤为侣,或饮茶品茗发现性灵世界,等等。在他们中间,总夹杂着三二书童,或挟书册,或铺字画,或煮泉茗,或列古董。下面我们以宋登春为例。宋氏,字应允,北直真定府新县人,“少能诗善画,年二十余即弃家远游,足迹几遍天下”。晚年约在嘉靖末依侄子定居于湖广荆州府江陵县的天鹅池,因号鹅池生。所著诗集名《鹅池集》,所著文集名《燕石集》。[28](卷一七二《宋布衣集》)可谓标准文人。在江陵期间,承天府京山县的一位姓唐的好友赠给他两个小童,他分别给他们起名为赤沙和白石。他曾以僮仆为题材写下《楚童》一诗:
    白晳楚童清,双鬟携酒瓶。
    灌花晨汲井,学字夜囊萤。
    竹院晴时扫,柴门客去扃。
    弱躯偏惜汝,饥渴屡曾经。[30]
    白净的楚童,头上挽着双鬟。因主人喜欢饮酒,所以他们手里常携着酒瓶。楚童早晨汲水浇花,晚上读书习字。天气晴朗时打扫竹院,客人送走后扃锁柴门。虽然主人爱惜他们,由于经济的拮据,饥渴之事也屡曾发生。文人奴仆的生活于此可见一斑。从中也可发现,文人奴仆的生活和文人的生活是相联系的和相统一的。
    (四)庶民奴仆型
    因庶民的身份地位、生产生活等具体情况的限定,其奴仆主要从事于农业耕作和商业经营。如嘉靖年间,浙江严州府淳安县一徐姓析产分户,老大得一马,老二得一牛,老三寡妇分得一个年已五十余、名叫阿寄的老仆。阿寄不愿让主母把自己看做连牛马都不如的人,遂“画策营生”,利用主人变卖簪珥之属得到的12两银子“入山贩漆”,一年即获利3倍。又历20年,“致产数万金”,用这些钱财替主人婚子嫁女、 延师教子、纳资入监后,依旧“阜然财雄一邑”。[31](注:此段文字用《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家范典》卷一一三《奴婢部艺文一》所引田汝成《阿寄传》校勘。钱塘人丁丙的嘉惠堂于光绪二十三年刊刻田汝成的《田叔禾小集》(武林往哲遗著本)卷六也收此传,但文字稍异。)也有其他职业者根据其从业特点,使用不同素质要求的奴仆。如医者便雇佣懂得草药性味、能够按药案为病人配药的奴仆。[3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