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论中国传统历史观的唯物史观胚芽(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 陈卫平 参加讨论

二、食足知礼,民惟邦本
    以“通古今之变”为宗旨的传统历史观,也讨论了古今之变的动因和主体力量问题,并形 成了重视经济因素和民众力量的观点。前者以“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 子·牧民》)为代表,后者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古文尚书·子五之歌》)为代表。 食足知礼的观点,自先秦的《管子》提出后,历代都有所申述。它在历史观上的内涵,主要 有两个方面:解决人民的衣食问题,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前提;只有人民的基本生存 需要得到了满足,才能有效地进行礼乐教化。民惟邦本的观点,自先秦至明清,形成了一以 贯之的“民本”传统。这一传统就历史观而言,也有两个方面的内涵:在人与神的关系上, 强调历史的主体是人;在君与民的关系上,强调民众的力量值得重视。
    食足知礼首先要重视解决“食足”的问题。先秦诸子从各种不同角度强调了解决民食问题 的重要性。儒家提倡王道、仁政,而解决民众衣食温饱问题,正是王道仁政的表现。因此, 《 论语·颜渊》记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孟子进一步明确指出 ,王道、仁政的推行,以“制民之产”即使老百姓有自己的财产,能够养家活口为基础。
    墨家强调只有通过劳动进行物质生产才能解决民食即社会生活的基础问题。墨子说兽禽不 用耕稼和纺织,就能生存下来,但是,“今人与异者也,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墨子·非乐上》)。人类社会只有人人进行物质生产劳动,才能消除“饥者不得食,寒者 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同上)三大巨患,从而使每个人的生存利益都得到满足。
    法家认为人与人之间之所以发生利益争夺,是由于人口增长的速度超过了物质财富增长的 速度:“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韩非子·五蠹》)。为了避免因利 益争夺而造成社会动乱,法家一方面以赏罚两手强迫人民去从事艰苦的农业生产(《商君书 ·耕战》),另一方面把社会财富集中于君主手中,使其能够左右人民的生计,民众为了吃 饭穿衣而不得不服从君主的统治(《管子·轻重》)。这固然显示出法家的横暴,但就其理论 逻辑而言,却表现了从物质生活上去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合理因素。
    道家之所以主张“无为而治”,理由之一就是统治者的苛捐杂税太多,使得老百姓的衣食 发生了问题。老子说:“民之饥者,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是以饥。”(《老子》第七十五章) 他们认为退回到没有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原始自然状态去,人民的衣食问题就自然解决了。 这固然是不足取的,但它说明道家也非常重视民食问题。
    先秦诸子的上述言论和见解,都程度不同地揭示了“民以食为天”这个明显的事实。但在 汉代独尊儒术之后,正统儒学提倡“正其谊不谋其利”和“存天理、灭人欲”,贬抑和轻视 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一些思想家正是从先秦诸子中吸取思想资料,坚持用“民以食为天” 的 观点批驳了正统儒学。王充认为,国家的治乱首先取决于人民的衣食问题能否解决:“世 之所以为乱者”,是因为“谷食乏绝,不能忍饥寒”;他重申“仓禀实,民知礼节,衣食足 , 民知荣辱”(《论衡·治期》)。宋代的李觏在引用了孔子“足食、足兵,民信之矣”的话后 ,接着说:“是则治国之实,必本于财用”,首先要增加物质财富,而增加物质财富的途 径是“强本节用”,即发展农业生产和节约开支(《富国策》第一)。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承认 物质生活欲望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因此“君子敬天地之产而秩其分,重饮食男女之辨而 协其安”(《诗广传》卷二)。主张充分发展“天地之产”即进行物质生产,使人们的饮食男 女之欲能够得到满足。显然,李觏和王夫之是继承了先秦儒家“制民之产”和墨家通过物质 生产以增加财富的观点。
    食足知礼的另一方面内涵是讨论“食足”和“知礼”的关系,即物质利益、物质生活和道 德规范、道德教育的关系。按照食足知礼的逻辑,这种关系应当是“先富后教”。
    “先富后教”的思想源自于孔子。他认为物质利益、物质生活和道德规范、道德教育在次 序上有先后关系,因而“先富后教”隐约地包含着后者受到前者制约的思想。孟子把孔子的 先富后教思想加以展开,他首先考察了“恒心”(道德意识)和“恒产”的关系,认为“有恒 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孟子·滕文公上》)。就是说,稳定的产业(恒产)是形成 道德意识的前提。其次,他认为道德规范不是远离主体的基本物质需要的抽象概念,圣人治 理天下,“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孟子·尽心上》)要是粮食像水火那么多 , 民众不会不讲仁德。再次,他认为物质生活对人的道德面貌有很大影响:“富岁子弟多赖, 凶岁子弟多暴”(《孟子·告子上》)。
    如果说孟子是从狭义的“礼”即礼义道德的角度来论述先富后教,那么荀子则从广义的“ 礼”,即包括道德规范在内的所有人类社会行为准则的角度,来讨论物质利益和礼的关系问 题。荀子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 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故 礼者,养也。”(《荀子·礼论》)认为礼义道德起源于现实的物质利益关系,并具有调节人 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的功能。既然如此,那么“先富后教”自然是无可置疑的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