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阐述以上抗战方针,获得了全中国人民和各党派的拥护。 那么,“恢复卢沟桥事变前的状态”方针又是怎样提出来的呢? 起先,蒋介石在1937年8月7日国防联席会议上讲过一段话为这一方针的提出埋下了伏笔。他说:“许多人说冀察问题、华北问题,如果能予解决,中国能安全五十年”。“有人说将满洲、冀察明白的划个疆界,使(日本)不致再肆侵略。划定疆界可以,如果能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内的资源,日本不得有丝毫侵占之行为,这我敢做。可以以长城为疆界。”(注:《国防联席会议记录》(1937年8月7日)。在这份记录中、蒋介石认为“日本没有信义”,他只表示“可以以长城为疆界”,但没有做出决定。) 嗣后,武汉失守前后中国大地上发生一场什么是“抗战到底”的争论。争议的焦点是:中国抗战要不要收复一切失地? 冯玉祥的回忆记录了这一场争论的缘起。1938年10月,在武昌的一次最高国防会议之后,蒋介石、汪精卫、冯玉祥和白崇禧四人留下如下谈话。 “汪精卫问白崇禧:‘说抗战就可以了,还要说抗战到底,这怎么讲呀?’白崇禧说:‘把敌人打败了,赶出中国去,就是抗战到底。’汪精卫又扭过脸来看我说:‘换章先生,什么是抗战到底?’我回答说:‘把所有的失地都收回来了,不但东北四省,就是台湾和琉球各岛,都要交给我们,并且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的投降,这就是抗战到底。’我问汪精卫是不是你不喜欢这样子?清精卫气的脸上的筋都爆出来,扭过脸来对蒋介石说:‘作梦,作梦,他们两位是作梦不是?’白崇禧站起来把脚一顿,走了几步又坐到那边去了。我也站起来说:‘作梦?是作梦!你知道有人作梦是当主人,有人作梦是当奴才。’这一次谈话,就是这样不欢而散。”(注: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4-95页。) 蒋介石在这次谈话中没有明确表态。三个月后,即1939年1月, 他在中国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上阐述“抗战到底”的“底”的界说,正式提出了“恢复七七事变以前的原状”的方针。 他说: “抗战到底的底在哪里?是否日本亡了或者中国亡了才算到底,必须有一个界说”。 “在卢沟桥事变前现状未恢复,平津未恢复以前不能与日本开外交谈判。” “我们不恢复‘七七’事变以前原状就是灭亡,恢复了就是胜利。”(注:中国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会议记录(1939年1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蒋介石就这样把“恢复七七事变以前的原状”说成是“抗战到底”的“底”。他对内:试图以“恢复了七七事变以前的原状就是胜利”界说来统一全国对抗战的认识;对外:“以恢复七七事变以前的原状”作为对日议和的交涉条件。 这就是“恢复卢沟桥事变前的状态”方针产生经过的梗概。 我们回顾历史,蒋介石的“恢复卢沟桥事变前的状态”的方针开始就受到国民党内爱国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强烈反对。 除冯玉祥、白崇禧等高级将领表示异议外,孙中山夫人宋庆龄主张收复一切失地。早在1937年8月, 她就撰文指出:“现在流传着许多不真实的看法:说中国太弱,抵抗不了日本。我却坚决相信,中国不但能够抵抗日本的任何侵略,并且能够而且必须收复失地。”“中国最大的力量在于中国人民大众已经觉醒起来了。”(注:《宋庆龄选集》,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117页。)1940年3月她从香港返重庆,在林森主席的欢迎茶会上,反驳了蒋介石的界说,她说:“抗战到底,必须把所有的失地收复回来,方能对得起为抗战而死的人民。”(注: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第179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在纪念抗战两周年之际撰文,旗帜鲜明地向全国人民阐明了中共的立场。他说:“抗战到底,打到鸭绿江边,收复一切失地,而不知其它。”(注:毛泽东:《反对投降活动》(1939年6月30日),《毛泽东选集》卷2,第526页。) 当时,人民群众,特别东北流亡人士对蒋介石“恢复了七七事变以前的原状就是抗战胜利的”说法,表示反对。许多人在不同场合激动地喊出:“打回老家,收复失地”的口号。有些人径直要求:“不能只打到长城,我们要找到鸭绿江!”在国民参政会会议上,许多人表示不能同意“恢复了七七事变以前的原状就是抗战胜利”的说法。(注:《笔者访问王家桢先生谈话纪录》(1983年5月5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