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经学:正统与异端 所谓经学,就是对经典解释的学问。先秦儒家的几部作品既然被奉为经典之作,后来 学者就只能对其进行注释讲解,而不能对其有任何的改变。于是,就产生了传、章句、 注、解等释书文体,学术研究也以这种形式繁衍。去古愈远,经书也愈益难懂起来,故 而魏晋以降又出现一种诠释性的文体,谓之正义、疏或义疏。注、章句是对经文本文的 诠释,疏、义疏是对注或章句等的解释加以疏通。注、章句应该密切结合本文,疏、义 疏或正义应该密切联系注、章句以阐明本文中蕴涵的意义,这就是所谓“注宜从经,疏 不破注”。中国传统学术,就通过注疏之学的形式得到发展。 学通南北是隋初通儒硕学的普遍特征。隋文帝曾召集南北儒士论学于东都。南北经学 相会,以南方经学的学术新风最受欢迎。但是最出名的经学大师又都是北人而通南学者 。例如,房晖远、张文诩都是出身北方的学者而淹贯南北之学。在经学史上颇有声誉的 隋朝大儒刘焯、刘炫也是北学弟子而兼通南学的大学者。 《隋书·经籍志》说,隋时《尚书》“孔郑并行,而郑氏甚微”;《易》“王注盛行 ,郑学浸微”;《春秋》“杜氏盛行,服义浸微”。即隋代经学盛行的是南学王弼、杜 预、伪孔安国诸家,北学郑玄、服虔诸家则式微不显。皮锡瑞分析这个现象说:“北人 笃守汉学,本近质朴;而南人喜谈名理,增饰华词,表里可观,雅俗共赏。故虽亡国之 余,足以转移一时风气,使北人舍旧而从之。”[2](p194)所以他说,“经学统一之后 ,有南学而无北学”[2](p196)。 经学的南北合流没有为隋代经学提供太大的发展空间,盖因隋祚过于短促。唐代是六 经注疏学大发展的时代,今日的十三经注疏中有九部出自于唐代。 唐朝在文化上也继承了隋代的三教并举、儒教为本的基本国策。唐太宗曾说:“朕今 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 。”[3](《慎所好》)为此,他大力发展儒学教育事业:“国学增筑学舍四百余间,国 子、太学、四门、广文亦增置生员,其书算各置博士、学生,以备众艺……四方儒生负 书而至者,盖以千数。俄而吐蕃及高昌、高丽、新罗等诸夷酋长,亦遣子弟请人于学。 于是国学之内,鼓箧升讲筵者,几至万人。儒学之兴,古昔未有也。”[3](《崇儒学》 )儒学的繁荣势必引发对儒家经典的需求旺盛起来。特别是唐朝进一步发展了科举考试 制度,儒家经典既是学校的教材,又是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即使是策问或试判,也以 儒家的基本教义为评判的根据。于是,儒家经书在文字和解释上的一致性便被作为一个 突出的问题提了出来。 颜师古(581-645)等奉旨校订《五经定本》,是唐朝官方第一次颁定五经课本。但是 专门勘正文字对后世的影响毕竟有限。陆德明(550-630)撰写的《经典释文》,则不仅 为经文训释音义,而且还兼及于传、注,从而汇集保存了汉魏以来230多家训诂音注作 品。陆德明把老庄著作与儒家经典放在一起注音释义,除了他本人喜谈玄理所使然外, 也迎合了唐朝政府尊崇老子的倾向。孔颖达(575-648)主持编撰的《五经正义》从永徵 四年(653)三月明诏颁布全国后,就成为明经考试的依据,“每年明经令依此考试”[1] (《高宗纪上》)。 所谓“正义”,是在义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术研究样式或注释体例。它与义 疏的不同在于,义疏可以对旧注提出质疑,注解者可以发挥本人对经书的理解,但唐代 的所谓正义却在旧注中间进行甄别,并且要依着所采纳的旧注进行解释,不可有所违背 。《五经正义》基本上遵行了“注宜从经,疏不破注”的传统做法,但在选择基本注疏 之外,还注意博采诸家经说,成为集注性质的本子。《周易正义》采取王弼注和韩康伯 注,对子夏传、京房章句、郑玄和王肃的注以及南朝张讥《周易讲疏》、北朝卢景裕《周易注》等南北各家,也间有称引或评论。《尚书正义》采用梅赜所献孔安国传,参考 刘焯、刘炫、巢猗、顾彪等南北诸家义疏。《毛诗正义》采郑玄的笺注,参照刘焯、刘 炫的述议而作疏文。《礼记正义》也用郑玄注,采皇侃、熊安生两家作义疏。《春秋左 传正义》采取杜预《集解》为注文,疏文则取刘炫。总之,《五经正义》注文虽然以南 学为主,北学次之,而义疏却是南北之学兼收并蓄,取长避短。其注文保存了汉儒的基 本成就,其疏文兼综南北学问,确实是对此前经学成就的总结性成果。经学史上常称汉 注唐疏,肯定了其训诂学上的巨大学术价值。 《五经正义》作为经学定于一统的标志,在唐代官私学校里被读书人奉为圭臬,逐渐 成为限制读书人思考的桎梏。因此《五经正义》之后的唐经学,总体说来处于衰颓的过 程中,研治经学而且学有所成的学者寥若晨星。他们的经学著作,也大多散佚无存。但 是,也有一些有识之士对儒家经传注疏提出怀疑。著名的有刘知几《史通》的《疑古》 、《惑经》篇。王元感的《尚书纠缪》、《春秋振滞》、《礼记绳衍》等,被魏知古等 推誉为“五经之指南”,“掎前达之失,究先圣之旨,是谓儒宗”。[1](《王元感传》 )唐代中后期逐渐形成了一股试图挑战官方经学的思潮,其中以啖、赵、陆的《春秋》 学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