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古代中国“国家统一”的历史遗产和历史传统(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齐鹏飞 参加讨论

涉及秦朝的统一问题,有一个被有意无意湮灭的但是其重要性并不逊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的年份必须重拾,即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几乎与秦朝统一长城以南的各农业民族同时,匈奴的冒顿单于也消弭了蒙古高原的四分五裂状况,统一了长城以北的各游牧民族。古代中国以长城为界的农业区与游牧区“统一”的格局第一次分别成型,为逾千年后的元朝和清朝统一万里长城内外的农业区和各农业民族与游牧区和各游牧民族,实现中华各民族的真正“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说,秦朝是古代中国第一个真正的大统一时期的发端。
    秦朝虽然灭亡了,但其奠定的中华帝国的统一基业为西汉和东汉所继承并光大。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封建盛世“文景之治”成就了汉武帝步秦始皇后尘的“南征北伐”,中央政府直辖的郡县东北至朝鲜半岛(有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西南至黔、滇,南方至越南北部(有交趾、九真、日南三郡)[2]。西北在河西走廊打通以后,将西域也正式划入汉朝的版图。汉朝的疆界以秦土为基础,向四方展拓了近一倍,约五百万平方公里。
    汉朝直接为“大一统”服务的君主专权制和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统一模式也进一步彰化和强化,倡言“大一统”的“公羊学”成为朝野之“显学”,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提议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滥觞,以华夏-汉民族、华夏-汉文化和中原农业区为元点的“道统”和“君统”合一传袭的“天下”统一观和合法性理论,成为影响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始终的不可违抗的主流意识形态。
    自三国至南北朝的近四百年,是中华文明史上的第二个大分裂时期,南方的各农业民族和北方的各游牧民族割据政权林立而征伐不休。其间,南方的长江流域和北方的黄河流域曾经出现过范围、规模和程度不等的多元“小统一”,包括西晋一度数十年的南北一元“大统一”,但是都没有改变分裂的主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古代中国的第二个大分裂时期,各农业民族之间、各游牧民族之间以及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征伐不是弱化而是彰化、强化了中华各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在战争中,各民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几倍几十倍地放量,大量游牧民族进出农业区,被农业化或将农业区游牧化;大量农业民族进出游牧区,被游牧化或将游牧区农业化。汉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优势逐步为中华各民族所趋同,在融合各农业民族成分和各游牧民族成分的基础上,汉族的人数越聚越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开始初具规模。
    大分裂酝酿大统一。自三国至南北朝的近四百年,南北分裂的各方无不以“中国”的统一为战略目标而进行征伐。为了其“大一统”的合法性,各农业民族和各游牧民族都溯祖“三皇五帝”,言其“授命于天”,以中华“正统”自诩。南北的多元“小统一”成为隋唐至元“大统一”的“前奏”。
    隋唐是中华文明史上的第三个大统一时期。由于有“开皇之治”和“开元之治”的物质基础,隋唐两朝在“国家统一”的问题上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大气磅礴。政治上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府兵制,经济上的大运河和均田制、租庸调制,均是强化国家竞争力和中央集权的国家统一功能的浓墨重彩。对于威胁到国家统一的内部分裂势力和外部侵略势力,隋唐朝弃“守势”取“攻势”,文武之道张弛,一一荡平。唐朝的盛世疆域曾经西至咸海,东至萨哈林岛(库页岛),北至西伯利亚,南至北纬18度[3](P57),约一千万平方公里。
    五代十国割据和北宋与辽对峙、南宋与金对峙的近四百年,是中华文明史上的第三个大分裂时期。从此开始,传统农业区的汉族政权对北方的游牧民族政权的征伐都没有成功,不得不取“守势”,无力再圆汉唐的疆域,重铸“大一统”的辉煌。自14世纪至16世纪的明朝,是古代中国最后一个以汉民族为“主人”的“统一”王朝,其“统一”亦不出封闭的万里长城。汉民族的勃勃生命力被专心于“内圣”的宋明理学所阉割,忧患中不绝如缕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的悲歌已经走不出狭隘民族主义的死胡同。
    元明清是中华文明史上的第四个真正的大统一时期。在汉族政权丧失了“开疆辟土”的锐气后,天下“定于一”的“外王”之功就为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的“胡骑”所立。在古代中国,是文明程度低的游牧民族而不是文明程度高的农业民族第一次真正实现了南北的农业区与游牧区、南北的各农业民族与各游牧民族的“大一统”。当然,“边缘化”的游牧民族一旦将其统治重心转移至传统的“元点”农业区后,武力征服了“文化中国”的“新主人”就不可避免地被“旧主人”的“中国文化”所征服,逐步“汉化”和“儒化”,以谋其“改朝换代”并统一中国的“正统”和“合法性”。
    元世祖所“开疆辟土”的元帝国之疆域版图超过秦汉和隋唐,是古代中国的最大值。北线西至额尔齐斯河,东至鄂霍次克海,西南则不仅将青藏高原正式划入,而且控制了现克什米尔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麓[3](P67-68),约一千五百万平方公里。其中央集权制也由于各地行中书省的设立而进一步彰化、强化。
    古代中国的“大一统”是在封建社会的末世清朝时期走向巅峰的。一次次统一又一次次分裂,一次次分裂又一次次统一,近四千年的分分合合所积淀的自小至大、自弱至强的向心力、凝聚力终于将长期四分五裂的中华大地整合为一个神圣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以1683年至1684年清朝收复台湾并设立台湾府为“收官”之作,古代中国的疆域版图最后成局:北至萨彦岭、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南至南海诸岛,西至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东至萨哈林岛(库页岛),约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随着直接统治的行省制、间接统治的“羁縻制”和户籍制、赋税制这些中央集权政策的成熟,清朝中央政府对各地的管辖权和控制力也达到封建社会的最大值。近代中国之中华民国、当代中国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范围就是以清朝自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最后奠定的古代中国的疆域版图为基础而勾勒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