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认同理论与世界区域化研究(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张乃和 参加讨论

(二)宗教文化力量的硬性存在
    中古时期区域世界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建立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宗教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区域世界的形成是基于一种而不是多种主导的宗教文化,这种高度的宗 教文化同质性是中古以来世界区域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成为区域世界体系的重要形塑力量,这种力量与政治合作或合一,并通过自身的组织化,获得了硬性存在的形式。因 此,宗教文化力量不仅是一种软权力,而且是一种硬性的强制力即硬权力。这一点虽然在东亚和南亚世界并不明显,但在西亚穆斯林世界、东正教的拜占廷世界和天主教的拉 丁世界则相当突出。
    (三)复合性和多样性的区域世界结构
    区域世界不是一个“极化”结构的世界,而是多个不同结构的世界。在中古时期,至少有两种结构存在,即政治的和宗教文化的结构。它们二者或重合一体,或交错并存。 在中古东亚世界的大部分时期和西亚穆斯林世界的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时期,二者基本是重合一体的;在南亚,只有一种结构,即宗教文化主导的结构;在拜占廷世界,则表现为二者的交错并存,但是二者并不一致,多元一体的东正教会结构与一元等级政治结构并存;在拉丁世界,其政治结构不是一元中心-外围结构,而是早期均势结构,这种结构与一元等级的宗教文化结构并立,二者处于合作或对立状态。
    (四)区域世界变化表现为宗教文化传播和国家兴衰
    在宗教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区域世界的变化有两种形式,即宗教文化的传播和国家的兴衰,前者尤为重要。宗教文化的传播往往伴随着新帝国的形成而展开,但是帝国的衰 落往往并未造成宗教文化认同的区域世界的瓦解。在东亚世界,以中国为中心的区域世界发展的政治周期基本是与中国国内的王朝兴衰相一致的;文化的传播则有所不同,如中国处于宋、辽、金分裂时期,朱子学反而在东亚世界得到广泛传播。但是,除了东亚世界以外,亚欧大陆其它世界的变化都主要表现为宗教文化的传播。
    综上所述,认同理论在世界区域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这一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重新建构世界历史,更有助于我们认识世界区域化进程,从而明辨区域世界的历史类 型和发展动力。世界区域化研究表明,多元中心并存;多个世界并行发展,从来就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流。尽管区域世界的结构和形态复杂多变,但是基于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区域世界,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近代以来的世界一体化进程,只是世界区域化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经济主导的推动力量在认同中得到加强。
    【参考文献】
    [1]James M.Baldwin.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volume 1[M].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98.
    [2]Mark Grahame.Material Culture and Roman Identity:the Spatial Layout of Pompeian Houses and the Problem of Ethnicity[A].Cultural Identity in the Roman Empire[C].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1.
    [3]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4]约瑟夫·拉彼德,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5]Charles Taylor.Sources of the Self:The Making of Modern Identity[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1.
    [6]维柯。新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华勒斯坦,儒玛,凯特,等。开放社会科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9]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8.
    [10]张立文,李苏平。中外儒学比较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11]杨华。先秦礼乐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12]尾形勇。中国古代的“家”与国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13]姜龙范,刘子敏。明代中朝关系史[M].哈尔滨: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99.
    [14]张光璘,李铮。季羡林论印度文化[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4.
    [15]希提。阿拉伯通史: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6]徐家玲。早期拜占庭和查士丁尼时代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7]波将金,巴赫鲁申,叶菲莫夫,等。外交史:第1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79.
    [18]约翰·麦克曼勒斯。牛津基督教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
    [19]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J.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M].海口:海南 出版社,2002.
    [20]马克尧。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1]卡洛·M.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22]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