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是客现事物本质的必然联系。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也不例外,在其展开过程中,具有,(1)客现性。即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依任何人的意识和意志为转移, 既不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以人们脱离现实可能性的主观想象为转移;既不以互相对立互相抵销的社会现象为转移,从历史发展变化的长过程来看也不以脱离人们合理利益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马克思说过,“一个社会既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1页)(2)必然性。 即规律的作用及后果的不可避免性,显示了事物本质发展的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没有任何个人、任何集团、任何力量能阻止它“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同上,第9 页)正如马克思恩格斯说的那样:“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63页)(3)前进性。规律既是联系的范畴,也是发展的范畴。作为发展范畴的社会历史规律,表明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低级向高级,由不合理向合理,由黑暗向光明的不间断运动,表明这种运动的方向在总体上是不可逆转的,表明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新生事物在本质上是不可战胜的。 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科学地证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自觉创造历史的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就要坚信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坚信共产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共产主义是我们的信仰,但它首先是一门科学。我们相信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不仅因为它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而且因为它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共产主义的正义性和它的必然性是一致的,如果没有历史必然性作为基础,它的正义性也将是空洞的。空想社会主义的许多思想家一生都在追求社会主义,但由于他们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缺乏科学认识,不能形成一种科学的历史观和理论体系,他们的学说最终成了空洞的说教。我们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也就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建立在通晓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正是借助于历史唯物主义这种科学的世界观,我们才能认识到,阶级社会不是永恒的,它必然要过渡到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认识到,尽管今天不少资本主义国家表面上呈现出某种繁荣,但由于它们内部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终将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制度所代替。用这种历史观来看我国的今天的社会,就会看到,尽管我们目前还处在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管由于我国原来的经济比较落后,尽管我们曾走过一些弯路,尽管我们面前还有许多困难,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将取的彻底胜利。因为,我们的事业是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我们已经摸索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共产主义必将战胜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共产主义的实现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这是为什么?因为历史的发展,不但有规律性,而且有曲折性。列宁说:“把世界历史设想成一帆风顺的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向后作巨大的跳跃,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也是不正确的。”(《列宁选集》第2卷,第851页)不承认历史的规律性,是唯心史观的表现;只看到历史的规律性, 看不到历史的曲折性,是机械论的特征。二者都是错误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在肯定历史的规律性的前提下承认历史的曲折性的。规律性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根本方向、趋势和本质;曲折性则反映出历史发展的具体形式、道路和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同样不能避免。 历史发展中的曲折性通常表现为,代表新生事物的力量遭到重大挫折,反动势力得逞于一时,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新社会制度的成长受到阻碍,使历史发展延缓,甚至向后作巨大的跳跃,出现暂时的复辟等等。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这种反复和曲折比比皆是。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都曾闯过无数惊涛骇浪,经历了无数次的血与火、前进与倒退、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拿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来说,不仅有封建地主阶级之间为争当霸主的互相残杀,还有被推翻的奴隶主阶级的拼死反抗。在印度,奴隶制从公元后就开始衰落,经过长达七百多年的时间,封建制度才逐渐形成;日本从奴隶制度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持续了半个世纪,曾遭到奴隶主贵族的顽强反抗,并发生过两次奴隶制的复辟。中国从奴隶制的解体到封建制的确立,大致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其间,地主阶级的先进分子同没落的奴隶主贵族进行了殊死的搏斗,死了无数人,直到秦始皇统一全国,封建社会才算真正确立下来。再拿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来看,更是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曲折。欧洲是世界资本主义的发祥地。如果从十六世纪荷兰资产阶级革命算起,到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前后苦斗了二百多年,才彻底动摇了封建统治在欧洲的根基,资本主义才真正站住了脚。英国是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但是封建地主阶级并不甘心失败,他们于1642年和1648年两次进行反扑,把英国拖进了内战的深渊。1660年,封建王朝全面复辟,向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大肆反攻倒算。直到1688年资产阶级采取妥协的办法,用政变的形式更换了国王,政权才失而复得,但却留下了君主立宪的尾巴。法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更是多灾多难。从1789年攻打巴士底狱,揭开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1792年建立起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到1958年戴高乐当政建立第五共和国,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有过两次波旁王朝的复辟,有过两次资产阶级内部实行“帝制”或“共和”的斗争,先后持续七十余年。美国在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过程中,也是伴随着生与死的搏斗。在1776年发布《独立宣言》后的九十年间,先后进行了反英独立战争和废除农奴制的南北战争,新兴的资产阶级主要是依靠武力,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障碍,使美国的经济在十九世纪后半期得到了迅速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