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后现代主义及其对历史学的挑战 说起后现代主义,至少应该简略地谈一下,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对它应该如何理解?后 现代主义是一个十分不确定的、模糊的、有争议的概念,在国内外的学者中意见甚是分 歧,很难给它下一个统一的、简单明了的定义。下面略举几种看法。 关于后现代主义,一般常把它说成是一种思潮,一种学术思潮,文化思潮,或者文化 运动。如俄罗斯学者尤里。别斯斯梅尔内写道:“后现代主义是在60年代末,在文学批 评、艺术和哲学中形成的一种思潮。它的形成与一系列法国的和美国的作家和学者(雅 克·德里达、米歇尔·福柯、罗兰·巴尔特,保罗·德·曼,海登·怀特,西利斯·米 勒尔)的活动有关。从70年代末起,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开始在民族学、史学理论中显现 出来,后来也在历史学中显现出来。”(20)(注:尤里·别斯斯梅特内:《关于研究权 力现象和关于后现代主义和微观史学概念的若干思考》,载《奥德修斯,1995年》,莫 斯科“科学”出版社1995年俄文版,第6页。)我国学者刘放桐也认为:“‘后现代主义 ’原仅指称一种以背离和批判现代和古典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被移用于 指称文学、艺术、美术、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甚至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中具有类似倾 向的思潮。”(21)(注:刘放桐:《后现代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现代走向》,载《流变与 走向--当代西方学术主流》,第2页。)刘放桐进而指出,19世纪中期以来反传统的哲 学家,如尼采、狄尔泰(有人甚至还追溯到帕斯卡尔、维科和卢梭)也可称为后现代主义 者。如果这样,就需要把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后现代主义称为当代后现代主义。它不仅 批评笛卡尔以来西方的近代哲学,而且批评19世纪中期以来,特别是自尼采以来西方的 现代哲学。当代后现代主义代表了西方哲学发展中的一个最新阶段(22)(注:参见刘放 桐:《后现代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现代走向》,载《流变与走向--当代西方学术主流》 ,第4-5、17页。)。总的来说,它比“现代西方哲学家在某些方面更为彻底并揭示了后 者的许多缺陷,但同时又往往更加走向极端,因而可能具有更大的片面性”(23)(注: 参见刘放桐:《后现代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现代走向》,载《流变与走向--当代西方学 术主流》,第4-5、17页。)。这种说法,与前面引述的张世英关于尼采以后的西方哲学 的转折有所不同。 把后现代主义说成是一种思潮,自然是没有错,但也似乎太过笼统。究竟这种思潮有 什么特点,与其他思潮有什么区别等,并没有说清楚。然而,鉴于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 性、多义性、多倾向性和多争议,要把这个问题三言两语说清楚是很难的。好在,国内 关于后现代主义的书已出了不少。读者如有兴趣,不妨找来读读。 下面着重谈一下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的挑战。首先要指出,后现代主义这个复杂的思 潮在西方国家,如法国、英国、德国、美国等的表现是不一样的。但若从总体来看,那 么西方的史学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和八九十年代是有明显的不同的。这主要是 表现在对史家与史料相互关系性质的理解上,对历史认识的对象和方法的理解上,对获 得的历史知识的内容和性质的理解上,对历史知识叙述形式和随后对历史文本的解释的 理解上(24)(注:参见劳·彼·列宾娜:《“新史学”和社会史》,莫斯科1998年俄文 版,第224页。)。这些不同与“语言学的转向”与“符号学的挑战”都有关系。实际上 反映了后现代主义的挑战。 概括地说,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的挑战集中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历史现 实的概念提出怀疑,认为历史认识的客体不是独立于认识者之外的实体,而是由语言和 推论的实践构建的。第二,认为语言不只是表达和交流的工具,而是形成意义、决定思 维和行动的主要因素。因此,话语的形式在许多方面决定由它建立的文本的内容。这样 既对过去的历史文本和当代的历史叙述能否符合实际地构建过去提出怀疑,又向历史学 家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更深地理解历史,更多地考虑客观性标准和自己的史学创 作。因为,历史学家已不能满足于读懂史料,而要解读史料所用的语言背后的意义。第 三,由于抹杀了事实和虚构之间的界限,就对史料的可靠性提出了怀疑。第四,对历史 认识的信仰和对客观真理的追求提出怀疑。最终,对历史学家的职业意识和职业主权提 出怀疑。后现代主义的挑战迫使历史学家去重新思考有关自己的职业,有关历史学在人 文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有关历史学内部结构以及研究任务的传统观念。例如,史学与文 学的界限就有被磨灭之虞。 最集中、最突出地反映后现代主义历史观或史学理论的,当推美国史学家海登·怀特( Haydan White)。他于1973年发表的《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Metahistory: The Historical Tmagination in Nineteenth Century Europe)一书引发了广泛的争论 。所谓“元史学”,就是跳出具体历史事实的研究,而在历史话语的层面,探讨历史话 语的本质,历史话语与文学话语的关系等史学理论问题。1978年,他又发表《话语转喻 论。文化评论文集》(Tropics of Discorse.Essays in Cultural Criticism)一书,进 一步阐发他的观点。海登·怀特对历史话语的重视,对文本的写作和阐释进行分析,这 些都反映出“后现代”氛围中“话语意识”勃兴的状况,也反映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 响。因而,海登·怀特的书可以看作是“语言学的转向”在历史学中的表现。 简言之,海登·怀特认为把“历史”看作是“过去的事情”的看法是不恰当的。“历 史”就是历史话语,它的特点是“被写下来的”和“供人阅读的”。他分析了历史话语 的本质、它的叙述程式、它在进行自我解释时的具体策略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他强 调,历史文本有一个“潜在的深层结构”。这个结构“本质上是诗性的”,意思是说: 历史从根本上离不开想象;这个结构也“具有语言的特性”,意思是说:历史在本质上 是一种语言的阐释,带有一切语言构成物的虚构性。可见,海登·怀特要强调的是,撰 述历史离不开想像,历史叙述和历史文本都带有虚构成分。在《话语转喻论》中,他更 明确认定,历史和文学是一样的。它们的话语形式,构成各自话语的技巧和手段大致一 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