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西欧基督教“经学传统”的积淀与更新
大凡社会历史的变动,皆与思想文化的演进相互促进与激荡。而思想文化中具有实质 性意义的巨大嬗变,又总是与“经学传统”的发展密切关联。所谓“经学传统”,即是 那些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宗教或学派在对其崇奉的原始经典进行发掘、翻 译与梳理、释读的过程所形成的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与诠释模式的学术传统。这一传统 在儒家文化、伊斯兰教文化、佛教文化与基督教文化中都有其特定的表现形式,它的积 淀与更新都无一例外地影响这些文化形态的裂变与重构,进而影响到其所植根的社会历 史发展进程。因此,从基督教的“经学传统”演进的角度来清理“前近代时期”西方文 化的脉络,进而审视它与中古西欧社会变革的联系,无疑是很有意义的,本文仅就所掌 握的材料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 西方的“经学传统”,实际上就是指基督教的圣经学文化传统。自基督教产生后一直 到中世纪的千余年间,历代神学家都极其重视对基督教原始经典《圣经》的翻译、注释 与其神学内涵的发掘、阐证。在这一长期的“经学”过程中积淀起来的“经学传统”, 成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思想的理论源泉。 作为基督教原始经典的《圣经》,本系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2世纪犹太民族和其他民族 的古代传说、历史、宗教律法等编纂而成,直至公元前397年的第三次迦太基宗教会议 上被正式确定为基督教的经典。《圣经》分为《旧约全书》与《新约全书》,前者是犹 太教的圣典,共39卷;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新编的,共29卷。 罗马帝国后期“拉丁教父”编译与阐发《圣经》的学术活动,开启了中世纪经学传统 的端绪。公元前4世纪以前,《圣经》几乎都是希腊文版本。《旧约全书》是从犹太教 那里继承下来的,最初用希伯莱文写成,大约在公元前2-3世纪又用当时流行的希腊文 编译而成。据传,大约在公元3世纪中叶,应托勒密国王勒代尔佛斯的邀请,耶路撒冷 的70名犹太学者来到亚历山大城,将《旧约全书》译成希腊文,称为“七十子文本”。 这个版本谬误不少,甚至有原书的文句与章节顺序被改动的情况。该版本首先在亚历山 大被不熟悉希伯莱文的犹太人所应用,一直流行在巴勒斯坦,后来基督教产生后又在罗 马的基督徒中流行。《新约全书》最初也用希腊文写成,基督教产生后渐被译成拉丁文 ,其中错漏不少。随着基督教的国教化与罗马帝国日益分裂成为东西两部分,为适应西 罗马帝国统治阶级的需要,必须完全实行《圣经》的拉丁化,编定出一部统一的拉丁文 本《圣经》;还必须从《圣经》这部内容繁琐庞杂、历史典故与神话传说相互交织的原 典中发掘神学伦理的内涵,并将之转化成系统化与理论化的教义,用以规范信徒的思想 取向与行为规范。此外,为了同当时的阿利乌斯派等异端做斗争,维护基督教的正统地 位,也需要深入到原典中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为反异端的神学观点提供理论依据。正 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约在公元前4-5世纪,一批神学家本着这一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 感,开始了对《圣经》的翻译与阐发工作。他们被教会尊称为“教父”,因系罗马帝国 西部讲拉丁语地区的学者,又以拉丁文来翻译《圣经》,故被称之为“拉丁教父”。 在《圣经》文本的拉丁化方面作出开创性贡献的是著名的拉丁教父圣·哲罗姆。他精 通希腊文与希伯莱文,曾经在君士坦丁堡校译与注释《圣经》。382年他赴罗马,任罗 马大主教的教务秘书,并受命编定一部统一的《圣经》拉丁文译本。他通过30多年的劳 作,参照希伯莱文原本翻译与校订《圣经》,最终集成《通俗拉丁文本圣经》,成为中 世纪正统的《圣经》文本。此外,他还撰写了一些有关《圣经》的介绍与注释的著作, 这在中世纪被作为《圣经》评论的标准。在翻译与注释《圣经》时,哲罗姆使用了意义 近似与隐喻的方法,其中有不少与原意不合的错误。有史家认为,由于哲罗姆的学说处 于权威地位,“他的翻译错误与解释就是整个西方中世纪所接受的《圣经》传统的一部 分”[1](P80)。此后不久,著名的拉丁教父圣·奥古斯丁在阐释《圣经》时,也同样使 用了哲罗姆的方法,并且对这一方法作了论证。在他看来,《圣经》之所以用模糊的形 式和朦胧的语言写成,是因为上帝为了以此来征服人的傲慢与自负,让那些漫不经心的 读者一无所获。故在阅读《圣经》时,切勿仅仅看到字意表达的对象,而必须洞察到其 字词所指向的存在于物质现实之后的超世俗的神圣真理。《圣经》的语言只是一种指引 读者从有形之物转向无形之物的工具。他指出:“被撰写的事物不被理解有两个原因: 由于它们被陌生的或模棱两可的符号所模糊了。因为符号有字意的和比喻的特性,从字 意上看,它们表示某一事物;而从比喻上讲,它们同时也意味着其它某种事物。”[1]( P84)圣·奥古斯丁的《论基督教教义》一书,是一部侧重于论证如何发现《圣经》字面 意义背后之神圣真理的方法。在此书中,他要求人们去发现《圣经》字意所指的超世俗 的神圣内涵,并阐述了完成这种任务的诸方法。不拘泥于经文词句字面意义的解释,而 是致力于发掘其中的“微言大义”,体悟到字面背后隐藏或包含的“上帝”的意志和启 示。通过“拉丁教父”的神学活动,以《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为统一而权威的版本、以 探求《圣经》中“神意”为主旨、以主观主义的阐发与体悟为诠释模式的“经学传统” 开始形成。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