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腊化世界所有社会集团中犹太人或许最不易受外界影响。然而,据《马加比传》 中记载,耶路撒冷教堂一个名叫耶孙的高级教士引导同胞们接受希腊生活方式。追求希 腊生活方式和外国风俗习惯的潮流达到了疯狂的程度,以至就连祭司们都对圣制失去了 兴趣,对祭品不感兴趣。只要一见信号,他们马上就冲出去参加律法所禁止的运动会。 罗马是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直接接触与大量吸收希腊文化的,这已是希腊文化发展的晚 期阶段--希腊化时代。我们通常所说的希腊文化精华主要产生于公元前5世纪前后的 古典时代。例如,汉密尔顿的《希腊方式》一书所论,就全是古典时代的作品(还包括 像《荷马史诗》之类更早的作品),于希腊化时代却只字未提。尽管罗马吸收古典时代 的希腊文化遗产的渠道始终畅通,但直接接触并吸收最多的毕竟是希腊化时代的希腊文 化。罗马城这时像东地中海的许多港口一样,欢迎来自叙利亚、小亚细亚、埃及和希腊 的学者。罗马文化受外界影响最多的自然是希腊文化。例如,罗马哲学、文学、戏剧、 美术等,无一不是承继了希腊文化的衣钵。就是本来其神性跟希腊宗教毫无关系的罗马 诸神,后来也都分别把他们对比作希腊奥林匹斯诸神,所以自古“希腊、罗马神话”就 被混为一谈。古希腊有名的一句谚语“光明来自东方”,这本来是形容古老的亚非文化 对古希腊文化的影响,如今可以原封不动地移用到希腊文化对罗马文化的影响上。 希腊化文化以排山倒海之势涌进了罗马,结果使武力征服者的罗马人变成了被征服者 ,因而也曾经惹起一些民族主义者的反抗。如大加图和瓦罗都反对希腊学术。特别是加 图写了一本关于医学和农业的书,来以此证明罗马人比希腊人高明,他憎恶和蔑视希腊 人和希腊文化,认为希腊人的著作只配供查阅而不配供研究。然而他的著作却大量地运 用了希腊人的资料。(25)(注:参阅M.P.加图:《农业志》及译者王阁森之译文,商务 印书馆1986年版,第7页。)但是大多数罗马人都努力把希腊人的学问吸收过来。正如罗 马大诗人贺拉斯所歌颂的:“被征服者希腊反而战胜了征服者罗马,使粗野的拉丁民族 迈向文明开化。”的确,罗马人继承了希腊文化遗产,接着再由罗马远征军把她传遍世 界各地,使罗马人在人类文明史上建下不朽之功。 在印度,希腊文明经由西亚地区传入,形成了世界美术史上著名的犍陀罗艺术(因为它 盛行于阿富汗和印度间,以白沙瓦为中心的犍陀罗艺术)。印度的佛教,原来是没有偶 像的。自从希腊文明传入,佛教仪式里也有了偶像。而偶像的塑造,最为突出、最富有 希腊色彩。犍陀罗艺术后随佛教向外传播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日本、印度支那和印尼 的佛教艺术。(26)(注:(法)费切尔(A.Foucher):《犍陀罗的希腊佛教艺术》(L′artG réco-Bouddhique du Granhāra)第2卷,巴黎1918-1922年版,第597-673页。也正 是此人最早提出了犍陀罗艺术起源于希腊。主张这一说法的还有英国的马沙尔爵士(SirJ.H.Marshall),见其所著《犍陀罗的佛教艺术》(The Buddhise Art of Grandhāra) ;转引自(美)H·因伐尔特:《犍陀罗艺术》,李铁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10 月第1版,第7页。)新疆的早期佛教壁画就是犍陀罗艺术的移植--天山南路发现的古 代西域画大都是附属于建筑物中的木版画、壁画和藻井(天花板)图画,单独成幅的有纸 本、绢本、麻本和棉本图画。在前一类中的木版画和壁画,运用最多的是水粉画,多属 于希腊罗马风格,与藻井图画、单幅绘画主要属于波斯、印度和中亚系统的有显著的不 同。(27)(注: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1页。) 羌以东米兰遗址出土的壁画,是4世纪以前汉晋时代鄯善佛寺的遗物。其中有一套太子 须大拏本生故事画,有一个画面是须大拏将大白象施舍给人。在白象的胳窝上有 一小段关于画家的佉卢文题记:“蒂特作画,值3千包马卡(Bammakas)。”蒂特(Tita) 一字就是罗马文字中经常使用的Titus一字,意为“仿罗马皇帝提图斯式的画像”。(28 )(注:石源华主编:《中外关系史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法 )L.布尔努瓦:《丝绸之路》,耿昇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18 页。) 至于在此范围之外的中国,希腊、马其顿人也很有可能与其有过接触。公元前3世纪末 至公元前2世纪初,塞琉古将领Euthydemus据大夏和粟特独立,他和他的儿子狄米特里( Demetrius,死于公元前167年)向四周塞种人地区、安息和大宛扩张领土。斯特拉波曾 引用后来学者的说法,认为他们把自己的帝国扩张到中国和弗林尼(Seres and the Phr yni)。(29)(注:参阅日知:《张骞凿空前的丝绸之路--论中西古典文明的早期关系 》,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华书局,1994年第6期。)塔恩认为这些希腊人侵入了 中国的新疆(Chinise Turkestan)。(30)(注:W.W.Tarn,The Greeks in Bactria and I ndia,1951,p.84.)西方一些学者普遍认为塞里斯(Seres)即指中国。日本学者及川仪右 卫所著《东洋史》中说:“Seres者原由中国丝字一音推演而成,即丝商之意,于是常 称中国人为Senica。”可见,在希腊化时代西方关于中国的知识的最初来源之一,便是 与中国丝绸有关,这当然是因为丝绸乃中国文明的最伟大成果之一。发现于塔里木地区 的一枚中国人的陶土印章,呈现出希腊式的图案。有的学者据此认为,希腊的影响在希 腊化时期就已达到中国境内。(31)(注:M.Cary,A History of the Geek World,London1972,p.316.)如果这一论点基本成立,那就可以说,希腊化时期,希腊文化与包括中 国文化在内的欧亚非大陆的各主要古老文化,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接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