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跨越五大洲的宣传和动员 1936年7月初,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决定委派陶行知借出席世界新教育会议之便,以国民外交使节身份前往欧、美、亚、非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救国主张,发动侨胞共赴国难,争取世界正义力量的援助,出国前陶对记者说:“我要籍此次国际会议,粉碎帝国主义者国际间的武断宣传,让世界公正的人士,明了中国的一切。”(注:陶行知:《答记者问》,香港《生活日报》1936年7月11日。) 陶氏7月11日离开香港,15日乘英国邮轮“可尔夫”号抵新加坡并作短暂停留,他一下船就做联合华侨的工作,当三江会馆陈来昌馆长告诉他:“新加坡华侨闽粤以外者都入三江会馆。”陶写诗鼓励华侨“从此兄弟不阋墙,联合起来打东洋”(注:陶行知:《三江会馆》,《陶行知全集》第7卷,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16页。),并对华侨领袖陈嘉庚说“国内民众向来都重视华侨心意,希望此间华侨运用方法,极力电阻双方发生内战”,以期内外共同联合起来。从此陶踏上在国外宣传抗战争取联合的艰难征途,正如他7月16日见到老朋友张和清先生所写的诗中记述:“你问吾妹安否;你问吾母康健;你问吾妻无恙;我听了说不出话来,眼泪要从心里头泻。待我再上坟时,当诉说你的挂念。他们去了也好,我率性将家庭眷恋,化作民族解放宏愿,将大地走遍,要被压迫民族,把握存亡关键,结成联合战线。”(注:陶行知:《三江宴》,香港《生活日报》星期增刊第1卷第14号,1936年9月6日。)建立联合战线成为陶行知出国后直至七七事变前工作的主要目标。 7月16日陶应邀到新加坡青年励志社演讲,告诉华侨:“中国的敌人不是日本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日本军阀”,详述被日本帝国主义压榨下的农民、工人及其他各界的严酷生活状况;一二九学生运动的悲壮场面及全国民族解放运动的情况,最后得出结论:中国的出路在于“有笔杆的人,就要用笔杆抵抗;有钱的人,就要用钱来抵抗;有主义的人,就要用他的主义来抵抗。无论是经济、是文化、是武力都可以抵抗,都应该抵抗”;在于建立联合战线,“前进的青年要领导落伍者一道前进的,如果将落伍者变为敌人,那就打不胜打了”。(注:陶行知:《新中国与新教育》,香港《生活日报》1936年7月31日。) 8月7-14日陶出席在伦敦召开的世界新教育第七届会议,他在会上作《中国救亡运动与小先生制》等报告,将中国抗日救亡运动介绍给来自世界各国的人士。8月24日他又与陈铭枢、胡秋原等发表告海外同胞书,提议举行全欧华侨抗日救国大会。后又与钱俊瑞、陆璀参加在日内瓦举行的世界青年和平大会。9月3-7日陶作为中国代表团主席,参加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世界和平大会第一次会议,并在会上被选为主席团成员。会前陶和与会代表起草了《告和平与中国之友》,声明“远东和平被破坏已经五年之久了,国际联盟成员之一的中国,不断地被侵略,并被利用为进攻他国以威胁世界和平的根据地。和平是不可分割的……由于侵略者无可忍耐的暴行而引起的中国民族解放运动,是一个争取民族自由的斗争,而同时也是世界上为争取民主主义而斗争的一个主要部分。”呼吁“一切国际联盟的会员国,都有援助中国反对侵略者的机会……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们应表示其国际团结以援助中国全民解放运动……一个促进太平洋集体安全的结合应在英、美、苏联、中国以及其他爱好和平国家之间形成”。(注:《告和平与中国之友》,巴黎《救国时报》1936年9月18日。)会议结束时陶被推为世界和平理事会中国执行委员,他还与陈铭枢、王礼锡、钱俊瑞、胡秋原等致书国际和平会议主席,请求速派代表到中国。(注:陶行知等:《致国际和平会议主席》,《陶行知全集》第6卷,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16页。) 陶在国外广泛接触海外留学生及各民众抗日团体。9月12日他一到巴黎就受到中国学生会和华侨抗日救国会的热烈欢迎,做《怎样可以救中国》的演讲,宣读所做儿歌12首,呼吁“联合战线快联合”,对敌人实行经济抵抗、文化抵抗和武力抵抗,“不管他许不许,要救国自做主”。(注:陶行知:《九·一八五周年纪念儿歌》,巴黎《救国时报》1936年9月25日。)9月18日又参加巴黎中国学生会召开的纪念九·一八五周年大会并指出:“国共合作过去只有动机,而现在则逐渐成熟。”(注:陶行知:《九·一八五周年纪念大会讲话要点》,巴黎《救国时报》1936年9月25日。) 9月20日陶等人倡议发起的全欧华侨抗日救国大会在巴黎召开,英、法、德、瑞士、荷兰等国侨胞代表及各地来宾400余人与会。他再次强调:一要停止内战,二要反对包办,三要求大众联合起来,四要有真的准备,五必须抵抗,六要宽容,七要防挑拨,八要有好意的批评,九要坦白,十要在战斗上取得联合,十一作战和团结的中心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十二要给战士吃饱。并提出“大德”的概念,认为“大德就是大众的道德。大众的道德有三:第一是觉悟;第二是联合;第三是争取解放——争取民族大众的解放”(注:陶行知:《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之再度说明》,巴黎《救国时报》1936年10月5日。),这一演讲穿插通俗的大众诗,十分生动有说服力。会上成立了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 9月21日陶应邀参加吴玉章创办的《救国时报》招待出席全欧华侨抗日救国大会的各国代表的招待会,并在会上的总结演讲中做诗赞《救国时报》。22日又出席巴黎学生、妇女救国会举行的欢迎会。 1936年双十节陶与中法友人在万花楼共庆,他做诗祝中法两国“手拉着手要打倒和平的公敌”(注:陶行知:《巴黎万花楼中法友人共庆双十节》,《陶行知全集》第7卷,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64页。),在致词时又呼吁“拿起笔和剑,保卫德谟克拉西”(注:陶行知:《两位姊妹》,《陶行知全集》第7卷,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66页。),号召同胞们“为自由而奋斗”。(注:陶行知:《双十节测字》,《陶行知全集》第7卷,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62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