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均见《资治通鉴》卷22汉武帝征和四年。 (18)《汉书·西域传》,参见《资治通鉴》卷22,汉武帝征和四年。 (19)《资治通鉴》卷22,汉武帝后元二年。 (20)均见《史记·太史公自序》。 (21)《史记·高祖本纪》赞。 (22)《史记·孝文本纪》赞。 (23)《潜研堂文集》卷34《与梁耀北论史记书》。 (24)《史记·儒林列传》。 (25)《史记·太史公自序》。 (26)白寿彝师《中国史学史》第一册,第53—5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7)《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序。 (28)《史记·太史公自序》。 (29)较早为张晏说,见《孝武本纪》《集解》所引,称:“褚先生所作。”后钱大听又考辨云:“少孙补史,皆取史公所缺,意虽浅近,词无雷同,未有移甲以当乙者也。或晋以后少孙补篇亦亡,乡里妄人,取此以足其数尔。”(《廿二史考异》卷一孝武本纪条)赵翼也认为必非司马迁所作。 (30)见《论衡》《超奇篇》、《齐世篇》。 (31)《论衡·齐世篇》。 (32)《论衡·恢国篇》。 (33)《论衡·宣汉篇》。 (34)《论衡·须颂篇》。 (35)《论衡·须颂篇》。 (36)《论衡·齐世篇》。 (37)《沦衡·须颂篇》。 (38)《太平御览》卷603《史传》上引《后汉书》:“固因史迁所记,乃以汉代继百王之末,非其义也。大汉当可独立史,故上自高祖,下至王莽,为纪、表、志、传九十九篇。”按,此《后汉书》作者未详。 (39)分别见《汉书》《武帝纪》、《昭帝纪》、《宣帝纪》赞语。 (40)恩格斯:《致尼·弗·丹尼尔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149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