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开明专制的文本解析(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集刊》 王云龙 参加讨论

叶卡特林娜二世对于农奴制问题,在法典委员会讨论期间,象其它国家的开明专制君主一 样,持有一种自由主义观点。针对贵族、商人、市民等阶层代表都要取得占有农奴的特权, 公开对她倾向自由主义人道化地解决农奴问题持敌对态度,叶卡特林娜二世颇为激进地写道 :“如果不能认为农奴是人类中的一员,那末他就不是人,但是可以认为他是畜牲。因此, 全世界不小的光荣和博爱,都要落到我们的头上……关于奴隶的一切规定,都是现实环境的 结果,都是为畜牲制定的。”[5](P363)叶卡特林娜二世表现出了开明专制君主激进的一面 ,把顽固坚持农奴制的人直呼为“畜牲”。但是,她没有把这种想法转化为国策准则和施政 举措。叶卡特林娜二世的自由意义倾向,传染给了贵族激进势力。在叶卡特林娜本人的影响 下,贵族代表格·科洛宾对于农奴制做了最为激进的批评。格·科洛宾是来自科兹洛夫县的 贵族代表,他主张农民应拥有土地所有权,农民所承担的义务应由法律明确规定,不能任由 贵族地主和官府衙门横征暴敛。他说:“农民再也无法忍受深重的负担,被迫逃离自己的家 园和地主。为了结束农民的苦难,我认为限制地主对农民的支配权是必须的。为达此目的, 通过涉及奴隶的各种法律,应以《指导书》第295、261款为基础。农民每年交纳给地主的租 赋数额,应按《指导书》第277款精神,明确规定之,数额应是适度的。我认为,根据《指 导书》第270款,租赋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货币。”[6](P434)科洛宾阐述了农民拥有土地 所有权对于沙皇国家的重要性:“如果农民知道自己可以享有部分土地所有权,就将会非常 努力地耕作。农民将不再把钱埋在地里,不再逃离家乡,不再变成流浪者。帝国的农业将取 得长足发展。”[6](P434)科洛宾的主张遭到贵族代表的围攻,雅罗斯拉夫尔地区的贵族代 表米·斯切尔巴托夫说:“我认为,本委员会应对科洛宾发言所造成的(对国家的)损害给予 严厉谴责。”[6](P435)贵族代表的主流意见--维护、加强农奴制占了上风,科洛宾只是 在国家农民代表这样的弱势集团那里获得赞同。阿尔汉格尔斯克地区国家农民代表伊万·楚 普洛夫说:“农民在地主的管辖下没有任何法律保证,这一点是非常显而易见的。新法典制 定后,农民就不应象现在这样在地主的压迫下,生活在贫困、不安定、没有保障的状态中。 ”[6](P436)少数贵族和国有农民代表并不是要从根本上废除农奴制,只是企图通过自上而 下的改革,使农奴制能够有所改善,在赋予农民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 性,培养广大农奴对沙皇国家持建设性的效忠态度。即使如此,贵族主流集团仍不予支持, 坚决反对任何触动农奴制度的建议。农民代表阿·马斯洛夫建议设立一个管理地主的农民委 员会,由该委员会征收人丁税和代役租,地主向该委员会获得收益,这样可以使农民摆脱地 主的统治,减轻他们的凄惨境况。但是,上述意见遭到多数代表的围攻,没被通过。
    法典编纂委员会于1768年2月从莫斯科迁到彼得堡,由于代表素质良莠混杂,参政议政能力 参差不齐,在关乎农奴制、国家立法原则等重大问题争执不下,莫衷一是,会议成为清谈馆 。叶卡特林娜二世以俄土战争爆发为由,于1769年1月“暂时”解散该委员会,由其下设的 专门委员会继续立法工作。1774年12月4日,她下令专门委员会停止工作。法典编纂委员会 未通过一项立法,无疾而终。叶卡特林娜二世把毫无成果的法典编纂委员会,看作自己开明 专制国策的创举。20年后,1787年4月5日,她在致旅法的德国哲学家格里姆的信中不无炫耀 地写道:“我的代表会议所以如此成功(?)是因为我曾经告诉他们:‘这就是我的观点,你 们把自己的不满告诉我:鞋子在什么地方夹了你们的脚?我们尽量要把事情办好,我没有什 么方法,我只想谋大众的福利,这也是我个人的福利。我们要进行工作,要制定草案,要注 视他们是如何前进的。’于是他们就进行研究,收集材料,讲演,幻想,争论,而您的忠实 的仆人则洗耳恭听,对无益于大众福利的事则淡然置之。”[5](P359)尽管法典编纂委员会 一事无成,但叶卡特林娜二世却通过此举在西欧赢得了启蒙运动活动家和知识分子的好感, 柏林科学院聘请她为院士。叶卡特林娜二世的《指导书》没有变成法典编纂委员会通过的正 式立法,代表们在喧闹的争论中使它丧失了效用。《指导书》在启蒙思想家那里产生了震动 , 伏尔泰、狄德罗等人认为:《指导书》不仅是为俄罗斯起草的,也是为世界起草的,任何走 向文明、开化的国家都可以直接利用它。普鲁士的腓特列大帝对《指导书》赞扬备至。[5 ](P359)
    法典编纂委员会是叶卡特林娜二世自由主义倾向的尝试性政治举措,她的本意试图通过新 的立法,建立起开明专制的法律秩序,实施专制法治。有限度的民主--贵族民主、市民民 主,即特权阶层和有产阶级的民主,在她统治下的俄罗斯行不通,她再不需要开放政治参与 来施政了,她认为自己已经在智慧上远高于民智未启的俄罗斯各阶层人们。她是俄罗斯土地 上带来文明与启蒙的女神,她这样自诩,也这样自负地治国。
    叶卡特林娜二世解散法典编纂委员会,特别是18世纪70年代上半期发生了普加乔夫起义以 后,开明专制的政治取向更加趋于保守主义。叶卡特林娜二世是贵族集团扶上台的,其统治 的依托力量也只能是贵族。正如波兰历史学家瓦利舍夫斯基准确地指出的那样:“1762年使 她登上皇位的是贵族(至少是特权等级的代表),但不是人民。这样,女皇就有责任去依靠这 个上层阶级,首先考虑到这个阶级。实际上,叶卡特林娜……具有自由主义思想,但她还是 向往贵族政治的。”[5](P365)在现实政治考量中,叶卡特林娜二世自然地放弃带有人民性 的自由主义施政取向,同样自然地采取充满贵族性的保守主义政治举措。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英]戴维斯:欧洲史[M].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
    [3]列宁全集:卷38[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列宁全集:卷15[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波]瓦利舍夫斯基:叶卡特林娜二世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6][美]维涅德斯基:俄国历史资料Ⅱ[Z].耶鲁大学出版社,1972.
    [7][美]科钦:现代俄罗斯的诞生[M].伦敦:企鹅出版公司,1983.
    [8]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9][苏]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M].北京:三联书店,1995.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1][美]拉萨诺夫斯基:俄国史[M].牛津大学出版社,1977.
    [12]列宁选集:卷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3]列宁全集:卷2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4][苏]潘克拉托娃:苏联通史[M].北京:三联书店,198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