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春秋、战国编辑略说(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 马健 参加讨论

第一,具有明确政治标准及政治倾向的编辑思想的确立。书籍的出现,本来就是顺应人类社会的实际需求的,故而编辑的指导思想一开始就是实用的。因此,编辑工作必然要打上政治的烙印。而具有明确政治标准及政治倾象的编辑思想,则是在孔子的编辑实践中确立的。孔子整理加工历史文献,有明确的政治标准及政治倾向。如《春秋》的编辑,孔子按自己的观点对一些事件作了极简洁的评断,选择了他认为恰当的字来暗寓褒贬之意,这就是后世所谓的“微言大义”。同时它使后世修史的人领悟到了修史应注意严格的倾向性。司马迁说孔子编辑《诗经》的政治标准是“取可施于礼义。”孔子自己也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因为“《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正好体现了孔子所认为的最高的道德标准--“中庸”。
    第二,一丝不苟的编辑作风。孔子做什么事都是很认真的,在编辑文献上也是如此。司马迁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305篇都一弦歌之,足见其一丝不苟的精神了。孔子在学问上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在编辑加工古代文献时,他也采取了这个态度,所以,他才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即忠实于原作,不随意改动。这些充分体现了他认真、严格和一丝不苟的编辑作风。
    孔子是“学术下移”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私人办学,扩大教育范围,打破奴隶主贵族对文化垄断的教育家。他在教学中整理编辑古代文献的贡献是前无古人的。经他编辑的《诗经》、《尚书》、《春秋》等得以形成系列的经典著作,流传后世,千年不衰,深深地影响着我国的文学艺术界,甚至政治界。他的以某些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编辑思想一直为后人遵循和发扬。可以说,这种编辑思想一直统治着我国古代编辑工作者的活动。甚至直到现代,我们的某些编辑工作也没能脱离其樊笼。
    《春秋》这部史书编出不久,因其过于简要,以大量史实来解释它的著作《左传》出现了。按《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的说法,《左传》是左丘明“因孔子《史记》(即《春秋》)具论其语”而成,但今人已多不信此说,考定《左传》为战国初年某人以大量史实编撰而成。
    《春秋》是一部大纲式的编年史,242年的历史只用了1万多字。《左传》按《春秋》的编排体例,对《春秋》作了内容上的增加证正。《左传》共18万字,比《春秋》丰富得多了,因此,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编年史。它不但叙事详细完整,而且极富文采,不象《春秋》那样于巴巴的。从编辑的角度讲,《左传》不但发展了《春秋》的编年体(如《左传》有时把《春秋》经中相关的几条文字合在一起以史实做统一的解释),使编年体走上了成熟之路。而且,使人认识到历史著作除了应该有强烈的倾向性外,同时也应有文采,倾向性通过有文采的叙述表现出来,以感染读者。这形成了我国古代历史著作的重要传统,这种在编著中进行文学参与的倾向和政治参与的倾向,一直影响着我国古代历史著作,甚至包括其它著作的编著。《左传》在编辑史上的地位应是重要的。
    这一时期,编年体历史散文的编撰还应提到的是《竹书纪年》。据《晋书》载:“晋武帝太康二年,即公元281年, 汲郡(治所在今河南汲县西南)人不准盗掘魏襄王墓,得竹书数十车,其纪年十三篇,记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史事,至魏襄公二十年(公元前299年)止,大略与《春秋》皆多相应。”(见《晋书·束皙传》,《晋书》卷51)这部战国时魏国的史书因写在竹简上,故叫它《竹书》,因它按年编次,所以又叫《竹书纪年》。同《春秋》相比,《竹书纪年》在编辑上有如下的特点。
    它是一部通史性质的书,叙述了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史事,上下贯通数千年。其中周幽王前用周纪年,幽王后用晋国纪年,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不同于《春秋》只以鲁国十二公的纪年来叙述以鲁国为主的史事,实为后世纪传体式通史(如《史记》)的滥觞之作。接下来继续发展这一体例的是战国末年(或秦汉初)编辑成的《世本》,是依据古代各国史官长期积累的材料写成的史书。其原本称为《世》或《纪世》。前面我们引证过的《国语·楚语上》中的“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鲁语上》说:“工史书《世》。”;《庄子·齐物论》说:“《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可见,《世》是古代贵族很重视的文献资料,是关于统治者世系的文字记录。《世》原由各国自己掌管,大约在战国末年,有人以各国的《世》为依据,合编成一书,到汉代时有十五篇,经刘向校定,是为后世所传的《世本》。宋代以后,这部书亡佚了。据王树民先生说:“《世本》的体例,就诸书所引来看,有《帝系》、《王侯谱》、《卿大夫谱》、《记》、《世家》、《传》、《氏姓》、《居》、《作》、《谥法》等篇。《帝系》篇记自黄帝以下和尧、舜、禹等之世系。《王侯谱》记夏、商、周三代和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等二十余国世系。《卿大夫谱》记列国卿大夫之世系。《记》、《世家》、《传》则分别叙述以上三部分人物的重要事迹。《居》篇记各时代和国家的都邑。《作》篇记古代重要文物的发明创造者。《氏姓》篇详语各族氏姓的由来。《谥海》篇记谥号的释义。司马迁作《史记》。远古部分以此书为主要的取材之所。而《史记》的体例有本纪、年表、世家、列传等部分,实际上也是由《世本》发展而来。”(见中华书局1931年版《史都要籍解题》第22页)可见,《世本》的编辑体倒,较《竹书纪年》更为完备,它对后世史书的编撰影响是巨大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