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美国“先德后日”战略调整与中国抗日战场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世界历史》 韩永利 参加讨论

关于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实施的“先德后日”战略(注:西方学者的著述中大多称该战略为“德国第一”(Germany First),我国学者的著述一般称为“先欧后亚”。基本意思是一样的,即:首先以主要力量打败轴心国家的最强者--德国,然后打败日本。),中外史学界都有较多评述,但是对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首脑根据战况所作的暂时和局部的战略调整,中国战场在这一期间的战略地位问题,详细论及者不多,本文试作探讨。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战略的调整
    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以偷袭珍珠港获得成功为契机,冲垮了美英在太平洋上原有的基本防线。反法西斯盟国面临着全方位的战略威胁。澳大利亚成为西南太平洋上的最后防线,也有被入侵的危险。盟国战略构架中连接中东的东方战略之地印度也遭到极大的威胁,使德国与日本有可能实行战略连接。另外,美英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的失利,也使苏联受到德日两面夹击的可能增大。因此,如果不在短期内迅速扼制住日本的进攻势头,不仅对反法西斯战争会构成全局性的影响,而且美国“先德后日”大战略也无法实施。这样,美国被迫依据既有的形势对战略作了必要调整,即首先堵住日本这股祸水,稳定太平洋战场的局面,然后再将主要力量转而对付德国。
    按照1941年3月美国的大战略构想,首先是集中力量打败德国。而这一战略在远东太平洋方面的基点是从事防御性的作战,即:在对日作战中,美国以太平洋舰队为主力,维持中太平洋战略防线;英国以新加坡为主要基地,维持西南太平洋战略防线(注:汉斯-阿道夫·雅格布森与小阿瑟·L.史密斯:《第二次世界大战,政策与战略:文件选编与评论》(Hans-Adolf Jacobsen and Arther L.Smith,Jr.,World War Ⅱ,Policy and Strategy:Selected Documents with Commentary),加利福尼亚1979年版,第141-144页;莫里斯·马特罗夫与埃德温·M.斯内尔:《联盟战争的战略计划,1941-1942》(Maurice Matloff and Edwin M.Snell,Strategic Planning for Coalition Warfare,1941-1942),华盛顿特区1953年版,第38、40-42、53页。)。也就是说,美国及英国不能按原计划,在维持太平洋基本防线的情况下与日本在海上对峙,从容打败德国之后再收拾日本。具体地讲,就是美国暂时不能按"ABC-1"和“彩虹-5”计划沿中太平洋推进(注:莫里斯·马特马夫与埃德温·M.斯内尔:《联盟战争的战略计划,1941-1942》,第24-25页。)。而西南太平洋英国防线问题就更加严重。到1942年中期,澳大利亚、印度已经成为没有大洋防线遮蔽的地域。如果日本侵略进一步扩大,轴心国就会首先从远东对反法西斯盟国战略构架作战略突破。为此,美英军政首脑于1941年12月底至1942年1月中旬举行了“阿卡迪亚”会议。会议一方面重申“德国仍是轴心国家中头号成员和首要之敌”,“打败德国依然是胜利的关键”的观点;另一方面,美国军政首脑也认识到,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想要贯彻“先打败德国”的原则,需要先稳定太平洋战场的局面。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鉴于形势,除苏联战场外,1942年不能对德国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首先必须保卫东方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的安全,支持中国的战争努力,防护这些能最终发展为对日反攻的战略要地(注:备忘录中规定东方战场近期维护的目标是:1.夏威夷和阿拉斯加;2.新加坡、荷属东印度要塞、菲律宾;3.缅甸仰光和通往中国的交通线路;4.西伯利亚沿海省份。要求在这些地域维持基本兵力。汉斯-阿道夫·雅格布森与小阿瑟·L.史密斯:《第二次世界大战,政策与战略:文件选编与评论》,第195页。)。这样,美国军政首脑在肯定“先德后日”战略原则的同时,强调首先稳定东西方的各个战略“链”。而其中最现实的就是首先稳定远东太平洋防线,挽救危局。由此,美国将实施“先德后日”战略第一步的“北非进攻作战”推延到1942年5月晚期(注:为对付日本对澳大利亚北部可能的空袭,美国将增援的空军补充到16,000人,并削减冰岛、爱尔兰的兵员到西南太平洋,将美国在北大西洋的行动推迟一个月。莫里斯·马特罗夫与埃德温·M.斯内尔:《联盟战争的战略计划,1941-1942》,第116-117页。汉斯-阿道夫·雅格布森与小阿瑟·L.史密斯:《第二次世界大战,政策与战略:文件选编与评论》,第212页。),以“应付先前预料到的局面”(注:罗斯福称这一时期为“间歇期”。1942年1月14日,阿卡迪亚会议的最后一天,罗斯福重申了坚持“先德后日”战略原则的立场:“如果德国人在间歇期间入侵‘体育家’地区,我们将利用全部可用军队进行北非作战。……如需要,进行游击作战。”“体育家”为美英准备进行北非作战的军事代号。“间歇期”是指美国暂时增援太平洋以稳定局面时期。莫里斯·马特罗夫与埃德温·M.斯内尔:《联盟战争的战略计划,1941-1942》,第119页。)。此外,美国还从大西洋抽调美军至太平洋,使美国驻澳大利亚部队达到59,000人。船舶方面,在3到4个月时间内,减少对苏联运送租借物资船舶的30%以供太平洋方面之用(注:汉斯-阿道夫·雅格布森与小阿瑟·L.史密斯:《第二次世界大战,政策与战略:文件选编与评论》,第212页。莫里斯·马特罗夫与埃德温·M.斯内尔:《联盟战争的战略计划,1941-1942》,第118-119页。)。从1941年12月至1942年10月美国海外兵力部署情况看,太平洋方面与欧洲方面处于平衡状态(注:理查德·M.莱顿与罗伯特·W.科克利:《全球后勤与战略,1940-1943》(Richard M.Leighton and Robert W.Coakley,Global Logistics and Strategy 1940-1943),华盛顿特区1955年版,第732页。)。美国总统罗斯福对支持太平洋防线做了具体安排:“1.派送全部能调遣的空军到澳大利亚;2.如有可能,确保太平洋交通线;3.尽可能经常性地打击日本交通线。”(注:莫里斯·马特罗夫与埃德温·M.斯内尔:《联盟战争的战略计划,1941-1942》,第211-217页。)罗斯福在1942年5月6日给马歇尔的电文中,还专门重申了先稳住太平洋防线的重要性(注:“波列罗”指美英商议的从英国进攻欧陆的最初计划。莫里斯·马特罗夫与埃德温·M.斯内尔:《联盟战争的战略计划,1941-1942》,第217-222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