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论罗斯福的印度支那政策(1941—1945年)(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孙福生 参加讨论

尽管罗斯福不愿意法国重返印支,对在印支的法国部队处于困境时拒不援助,但最后还是不得不改变政策。1945年3月15日,罗斯福与美国国务院殖民地事务专家陶西格(Charles Taussig)会晤,在谈到印度支那问题时他表示,如从法国人那里获得承担托管义务的真正保证,美国将同意法国人在以独立为最终目标的条件下保留这块殖民地。(28)1945年4月3日,国务卿斯退丁纽斯经罗斯福的批准,宣布了雅尔塔会议关于托管问题的协定。这一协定表明罗斯福的印支政策已经改变,因为雅尔塔会议关于托管问题的规定基本上与敦巴顿橡树园会议上的美国提案相同,根本不涉及印度支那问题。1945年5月初,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一开始, 法国外交部长皮杜尔(Geoges Bidault)在谈到雅尔塔协定时就公开宣布只有法国才能作出有关印度支那未来前途的决定。美国代表团在会上也同意雅尔塔协定中关于在殖民地建立托管制度必须在自愿基础上的规定不能成为将印度支那的地位改为国际托管的依据。
    罗斯福为何改变了自己对印支实行国际托管的政策?是哪些因素促使他改变了看法?笔者认为主要有下列几方面的原因使罗斯福不得不改变反对法国重返印支的方针。
    首先,罗斯福的印支政策遭到英国和法国的坚决反对。
    战争初期由于英国多方面有求于美国,丘吉尔虽然坚决不同意罗斯福的印支政策,但不敢正面交锋使矛盾激化,而采取回避战术。例如1942-1943年,丘吉尔尽量在会见罗斯福时不接触印支问题。罗斯福对哈利法克斯就曾抱怨说,关于印支问题,他对丘吉尔至少提到过二十五次,但丘吉尔一言不发,从而无法讨论。还在1942年,罗斯福就私下对他朋友说:“在战后,我们与大不列颠将比现在我们与德国有着更多麻烦。”(29)
    但随着战争进程的发展,罗斯福在处理德国、成立联合国以及对付苏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需要英国的合作,此时丘吉尔在印支问题上就采取了一系列反击行动,迫使罗斯福权衡轻重,不得不作出妥协。例如,1944年4月,英国参谋长会议批准将一个法国军事代表团附属于盟国东南亚战区司令部,支持法国参加反日军事和政治行动,并同意在印度建立一支五百人左右的法国部队待机进入印支。尽管罗斯福拒绝批准英国这一建议,但英国不顾美国的反对,同年8 月就秘密帮助戴高乐派的人员进入印支与法国地下运动联系。10月21日,丘吉尔更进一步单方面批准派遣法国官员进入印支,认为这是蒙巴顿东南亚司令部份内的工作,无需通知罗斯福并请后者批准。英国的情报机构--“秘密行动执行部”还派遣人员到印支和泰国,以削弱美国战略情报处的活动。英国的这些行动致使赫尔产生一种感觉,他对罗斯福说,“英国东南亚司令部的军事行动不是旨在尽早击败日本,而是首先旨在恢复英国在东南亚的政治与经济优势,或许甚至要复活一个在英国庇护下包括缅甸、马来亚、泰国和印度支那在内的东南亚联盟。”(30)罗斯福听了赫尔的汇报以及得悉英国的有关活动后也无可奈何,只能发出美国“决不承认任何法国使团”的训令,并告诫在远东的美国人不得与法国人或其他人作出有关政治问题的决定。他的理由是“我们还没有对印度支那的未来作出最后决定”。(31)这说明在英国的反击下,从更大的战略利益考虑,罗斯福已准备后退了。
    至于法国人,戴高乐一开始就坚决反对罗斯福的印支政策,只是因自己没有实力,处处仰英美鼻息,因而起初不得不一再在印支问题上作出除殖民特权以外的一切让步,如允诺战后成立法兰西共同体,给印支以更大的自治权等。但是,戴高乐一刻也未停止准备重返印支的活动。当他击败亲美的吉罗(Henri Giraud),控制了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并出任临时政府主席后,在重返印支政策上又得到英国的大力支持,特别随着1944年夏盟军在诺曼底登陆,苏军的大举反攻,戴高乐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作用就日显重要。美国为了利用法国的力量来进行最后击败德国的斗争,罗斯福虽然个人很不喜欢戴高乐,但不得不在1944年7月邀请戴高乐访美,并在10月承认戴高乐政权为法国临时政府,尽管戴高乐在访美期间还公开傲然宣布法国不会从印支被排除出去。(32)
    以上事例表明,由于形势的变化,为了谋求更大的战略利益,罗斯福不得不在印支问题上对英法作出妥协。
    第二个发生影响的因素是美国决策集团中的内部矛盾。美国国务院的高级官员以及罗斯福本人的私人顾问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不同意罗斯福的政策。这些人千方百计抵制和不执行罗斯福的政策,或施加种种压力迫使他改变主意。其中不少人属欧洲派,主要关心与英法搞好关系,主张维护旧的殖民体系。1942年4月3日,当时法国维希政府要求美国澄清自己的印支政策,美国国务院副国务卿韦尔斯就声称,美国“承认法国人民对法国领土和海外领地的主权,并热切希望重新恢复法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33)同年11月2日,罗斯福的私人代表墨菲(Robert Murphy)向吉罗也作了类似的保证。这些言论并非韦尔斯和墨菲秉承罗斯福的意旨为了安抚法国而作的一时外交策略性的表态,实际上反映了他们自己或他们所代表的那一集团的观点。罗斯福本人并不同意这些意见。1943年1月,罗斯福在与参谋长们开会时就指出墨菲上述有关美国支持法国在战后恢复海外殖民地的谈话是“超越了他的权力”,他说他自己还未决定实现这些允诺,某些法国殖民地不一定归回法国。罗斯福认为1940年6月法国投降德国时,法国对其海外属地的主权就已告结束。(34)但是两个月后,韦尔斯却告诉英国人,如果法国允许该地区最终将独立,印度支那将归还法国。国务卿赫尔也同意这个观点。(35)国务院主管印支事务的远东司东南亚处主张要从法国人那里取得印支独立的日期,但遭到欧洲司的反对。如欧洲司司长德昂(J. Dunn)等官员就热衷于恢复法兰西帝国,他们关心的是让法国迅速复原以抵销苏联在欧洲的影响。上述这批被称为欧洲派人士的观点左右了国务院的印支政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