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使团和岩仓使团为了富国强兵,都极为重视西方国家的文化教育。他们在西方之行的行程中,都敏感地注意到西方国家之所以繁荣富强,不仅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发达的工商业,而且还有数量相当可观的学校和其他文化机构。因此,他们都懂得了要使自己国家繁荣昌盛,不能没有类似西方国家的文化教育事业。彼得使团在荷兰参观了阿姆斯特丹的植物园和博物馆,在英国参观了牛津大学、格林威治天文台和英国皇家协会等等,还访问了英国著名数学家弗哈森等人。他们为了学习西方国家的文化科学知识,还专门派了布留斯等人在英国专攻数学、天文学和医学,在柏林等地学习德语和其他外语。为了把西方国家的科学文化学到手,彼得使团购置了大批有助于俄国科学文化发展的数学仪器、圆规、地球仪、天文观测仪、药品、外科医疗器材,以及有关解剖学和附有神经细胞图表的医学书籍。他们甚至还买了各国地图册以及阿姆斯特丹的《自鸣钟》报。这一切,在以后彼得的改革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彼得在西方国家世俗文化教育的影响下,首先使俄国的文化教育摆脱神学的统治,使其逐步世俗化。他提出要开办各种世俗学校,让学生学习算术、几何、三角、天文、军事、工艺、医术等学科知识。(18)他以西方国家为样板,办了俄国所急需的航海、矿业、工程技术、医护等各类专科学校,筹建了科学院,建立印刷厂、博物馆,创办了俄国第一份报纸--《新闻报》。俄国从此开始,依靠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来建设自己的国家,企图通过文化教育使俄国摆脱贫困落后状态,制服俄国的“野蛮”,促使俄国逐步走上文明和进步、繁荣富强的道路。 日本岩仓使团为美欧国家文化教育的普及程度所震惊。他们看到美国重视教育,兴办众多的学校和发行大量报刊杂志,从而培养造就了大批人才,对国家建设起了重要作用。他们认为,“日本今日之贫弱,皆因不教之民难使,无能之民不可用,不正规之事业无成效”;日本人与今日美欧诸洲之人决无不同,唯在于学与不学而已”。(19)岩仓使团通过参观美欧各国的学校,认识到开办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性,认为“其为急务者,莫先于学校”。(20)为此,岩仓使团回国后,在日本确立了教育立国的思想,学习美欧教育的经验,强调日本也必须普及教育,大兴学校,进行教育改革,其重点在于开办各种实业学校。 彼得使团和岩仓使团的西方之行,一方面学到了西方国家的军事、经济、文化、科学知识和建设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也有其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岩仓使团受本国大量封建主义残余的影响,在出访考察过程中,对欧美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不感兴趣,而是热衷于德国渐进主义的政治制度。他们以普鲁士宪法为榜样,逐渐在日本实行立宪政治。彼得使团也有同样的局限性。前面说过,彼得使团的西方之行根本就不打算学习西方的国家政治制度。俄国使团回国后,彼得的一系列改革,不仅使俄国的封建农奴制度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而且还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因此,直到彼得执政末年,俄国仍然存在着骇人听闻的买卖农奴现象。1721年,彼得对参政院下达指示,“不要把农奴当作牲畜一样来零售,如果根除买卖农奴的事做不到时,至少要以一家为单位来出卖”。同年1月18日,他又下令,“大企业可以购买整村农奴”。(21) 上述事实充分说明,彼得使团和岩仓使团在对待和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方面,受到本国社会制度制约,要服从于本国统治阶级利益的要求。俄国彼得使团的西方之行和日本岩仓使团的西方之行这一共同点意味着未来的俄国和日本都只能走普鲁士发展的道路,从而逐步地发展成封建的、军事的帝国主义国家。 三 彼得使团和岩仓使团的西方之行,作为历史事件早已过去了。俄国和日本在以后也走上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道路。但作为这两个国家在开始克服落后,摆脱封闭状态时发生的两件起了重要作用的大事,却还是给人们留下了有益的启示。 首先,两个使团的西欧之行说明,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要把大门打开,要向先进国家学习,学习内容自然会由于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的不同相差很远,但打开门户,向先进国家学习却是必须要做的。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必要性就越发明显。日本锁国二百年间,西方国家并没有因此而停滞不前,而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这种变化,如果闭关自守是很难具体了解的。难怪岩仓使团在出访欧美时,见到欧美各国的飞速发展,无不瞠目结舌,大为震惊。大久保在英国考察时说:“亲到西洋一看,深感我等确实不适应如此进步之世界!”(22)岩仓具视在参观美国后说:眼前的实际,“与昔日之思虑大相径庭之处不少”。(23)发现了差距,才决心急起直追。彼得使团出使西欧,虽然不象岩仓使团那样,处处感到耳目一新,但他们决心打开门户,克服落后,认真学习西方的决心同样是很坚决的。 当然,开放门户和学习先进不一定非要派遣大型的使团不可。看来,在俄国、日本所以采取这种形式,恐怕同当时的历史条件和需要是分不开的。从历史条件说,当时世界交通还很不便,各国之间的消息还比较隔绝。象岩仓使团坐海轮离日本横滨抵美国旧金山就花了二十三天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一次派一个比较权威的大型代表团,有目的地长期出国参观考察,收到的效果比较明显。从需要来说,当时俄国和日本都想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克服落后,摆脱封闭状态,而派大型代表团的方法正是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