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道探析(6)
第二、靖国神社是武士的“光荣归宿”。 武士道的生死观中,死也一定要光彩体面,“死得其所”(即使生前罪恶多端,死后也会成佛),均可以供奉起来供人参拜,靖国神社就是这样的机构。1996年,桥本以首相身份参拜靖国神社时所说:“五十多年前我在孩提时代时,站在欢送出征人士的队伍里,当初,人们高呼‘光荣回到靖国神社’的口号,把他们送到战场。今天我的参拜,仅仅是来兑现孩提时代对那些英灵的承诺。”靖国神社是祭祀近代以来历次战争中死亡的日本军人,约250万人,是公认的“对天皇忠诚的典范”或“为国捐躯的英雄”,每年春秋两季神社都要举行“大祭”悼念。届时政府的达官显贵都要进行参拜,有时甚至天皇还要亲自祭拜,一些旧军人还要身着“皇军装”,奏着旧军歌,回忆往昔的荣耀。这种“沐浴皇恩”的待遇对于死者亲属来说,简直是光宗耀祖的殊荣,武士道死的价值在这里得到了无限的升华。 靖国神社主要供奉的是对外侵略战争中死者的亡魂(合祭总数为2464151人,其中侵略者为2449429人),加之1978年公然把东条、山本等甲级战犯在内的14名战犯的灵牌也塞了进去。因此,靖国神社,百余年来一直扮演着“战争-祭祀,祭祀-战争”的凶煞,镌刻着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历史。在世界人民、尤其在被日本侵略过的亚洲国家人民眼中,是对侵略战争的肯定和颂扬,是对军国主义的表彰和宣教,是对被侵略国家的敌视和侮辱,是典型的日本军国主义的招魂场。因此,是否参拜靖国神社,成为检验日本政府对待那场战争态度的重要标志。日本人明明知道亚洲人民对靖国神社的态度,冒天下之大不韪硬要开顶风船,年复一年地顶礼膜拜,“日本国民用自己的手公开免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责任与战争犯罪”。[27]充分暴露出武士道穷兵黜武的军国主义意识的劣根性。 第三、武士道穷兵黩武的意识没有熄灭。 民主改革只把武士道转变为军国主义的条件清除了,武士道崇尚武力、穷兵黩武意识并没有很好得到清除,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彻底清除。因此,崇尚强者、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价值取向没有变。这种价值取向往往容易走向极端,不服输不认错,只信服强者,对强者恭顺、学习,对弱者凶残、野蛮,一旦强大便以怨报德,反目不仁,“大有武士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之势”。因此,不难设想一旦有条件,军国主义就真的不会死灰复燃吗!只要有日本民族就一定有武士道精神,就免不了还有穷兵黩武的军国主义的劣根。新加坡资政李光耀曾说:日本不是一个普通正常的国家,它很特别。这句话说穿了,武士道的不肯认罪的劣根性之背后隐藏着的是军国主义思潮。“对付这种军国主义倾向,不仅要加强批评,揭露,而且要扎扎实实地做一些发展我们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友好关系的事情,加深我们之间的友谊,加深我们之间的了解,加深我们之间的感情。”[28] 总之,武士道是日本否认甚至美化军国主义罪恶在意识方面的劣根,武士道痼疾侵害着日本民族,毒化着国民的意识,袒护着军国主义,甚至引发出战后日本军国主义的倾向。这尤为令人担心,值得世人警惕![29] “一个民族在历史中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才是推动一个民族持续发展的真正动力。”[30]与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武士道,也可以说是日本民族在长期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 其特点是尚武,进而衍为身体立行的实践:从社会伦理上说,它是实践道德的哲学;从政治上说,它体现了国家的中心价值;从民族性上说,掌握这种思维方式,不是少数几个狂野书生和浪人,而是全体日本国民。因而可以直接变成为日本政治、军事、经济等的实践动力。 其核心是忠诚,这把两面刃的刀:当愚忠加穷兵黜武的法码向丑恶一方倾斜时,恶变为军国主义;当忠诚加无私奉献的法码向美好一方倾斜时,衍成民族奋进精神。它既有日本民族的那种岛国心态极端狭隘的糟粕;又有日本民族奋进脊梁的精华。它给亚洲各国和日本带来巨大的灾难,也给日本创造现代化的奇迹。 武士道至今仍然在日本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和作用。 收稿日期:2003-01-18 【参考文献】 [1]林景渊。武士道与日本传统精神[M].台北自立晚报文化出版社,1993.P2,188,193,11. [2]新渡户稻造。武士道[M].商务印书馆,1993.P14,23,96,91,90,91,96,95. [3][日]藤田东湖。藤田东湖全集:第2卷[M].P70. [4]埃德温·赖肖尔。日本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P233.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