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这样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它的古老而灿烂的文化,正在愈来愈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和敬佩。在中国历史受到“冷遇”是不应该的。但是,过去历史的“显学”地位,也主要是过度强调政治需求造成的,历史“过热”也曾造成了历史学家的严重精神负担,使他们无法顾及社会的其它需求。如果说现在社会对历史确有某种“冷遇”的话,那也是历史学家自身的研究状况造成的。社会对历史的“冷”与“热”,除了因为某种政治需求,从上而下的指令和影响外,更主要取决于历史科学研究的情况。如果历史研究只是局限在满足自身的专业需求,而不面向现实,面向社会的广泛需求,它不受“冷遇”,不坐“冷板橙”反而会成为怪事。历史研究既不能太“热”,把历史看成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取之不尽的“百宝箱”,好象现实的一切问题都可以从历史中求取“借鉴”;但是也不能把历史放入“冷藏箱”,温度降得太“冷”,好象历史研究完全可以不顾及现实,历史学家可以“不食人间烟火”。历史应该找到它自己应有的地位,起到应该起的作用。历史学家的工作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和理解,首先自己要面向社会,多方面地满足社会对历史的各种需求,主动地关心和研究社会需求中与历史有关的各种问题,把自己的“服务”送到需要者的门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