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日本当代史述要(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 冯瑞云/林和生 参加讨论

三、垄断经济的新扩张和走向政治的“自主”
    科学技术革命的开端五十年代中期,日本经济的状况是:国民总产值只及美国的十五分之一,西德的二分之一,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20美元,在西方世界各国中名列第35位(13)。面对世界经济的严峻挑战,日本向何处去?要么因循固守,自甘落后;要么凌强而上,一逞雄风。在日本政府1956年出版的《经济白皮书》中对这一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现在已经不是‘战后’。我们所面临的局面完全不同了,通过恢复经济来实现的增长已经结束,今后的增长将依靠技术革新来支撑了”。这就是说,日本要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竞争中不致落伍,唯一的出路便是依靠技术革新,实现设备更新、技术引进和改善经营。于是在日本便兴起了一股以设备投资为动力,以设备更新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技术革命热潮。从此日本经济踏上了高速发展的途程。
    日苏复交与鸠山内阁的反民主法案吉田内阁一味追随美国的政策,使日本垄断资本处境艰难,他们强烈地要求同近邻中国和苏联进行贸易;迫切地希望尽早地使日本复归国际社会。鸠山一郎,顺应潮流,表示要实行自主的外交政策,要同中国和苏联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并准备同苏联恢复邦交。发下誓言说:“关于日苏复交,在我任内,无论如何也要解决”(14)。对此,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表示:如果日本真正考虑实现日苏邦交正常化,苏联政府也准备为此采取措施,并建议举行关系正常化谈判。从1955年6月1日开始,经过三轮艰苦的谈判,于1956年10月19日达成恢复邦交的协议。由于日苏复交,同年12月18日,日本进入联合国,实现了重返国际舞台的夙愿。
    在内政方面,鸠山内阁则以“纠正占领政策”为名,对民主制度进行修改。为了建立与国情相适应的军备,他提出要修改日本宪法。但由于保守党在1955年2 月的大选中失利,因此修改宪法受到阻碍。为了能在有朝一日实现这一目标,在第22届国会上,鸠山经过策划,向议会提出了《宪法调查会法案》和《国防会议法案》。前者规定,要在日本内阁设立一个由首相任命的五十人组成的宪法调查会,其任务是重新探讨日本国宪法,然后向内阁报告。后者则是为了调整军事体制,增强防卫力量。这两个法案因遭革新势力的强烈反对而悬而未决。
    然而,在1956年初召开的第24届国会上,自民党强行通过了上述两法案。同时,又向议会提出了旨在有利于在未来选举中获得三分之二议席的《小选举区法案》和为加强中央对教育统制的《新教育委员会法案》、《教科书法案》等。《小选举区法案》规定要重划选区,每一选区只选出一名议员,这对于掌握地方行政权的自民党来说,完全可以实现其获得足够的修改宪法的合法议席数。《新教育委员会法案》规定,教育委员由过去的公选制改为由官方任命制。这样文部大臣即可通过官选的教育委员来加强对全国教育的统制。这些反民主的法案自然要遭到日本民主力量的强烈反对。日本教育工会全力展开了反对两项教育法案的斗争。3月,以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和京都大学校长为首,先后发表声明表示反对,上原青禄等617名教授也联名表示坚决反对,日教组(15)采用同时早退战术进行反对,工会会员和学生们的游行示威队伍连日涌向国会。6月2日,日本政府将五百名警察引进参议院,用武力把在野党议员排除在外。强行通过了《新教育委员会法案》。然而强大的反对潮流迫使政府终于放弃了其它几个法案。
    在恢复了日苏邦交,日本复归国际社会不久,鸠山因患脑溢血后遗症而引退。经过两次投票,石桥湛山被选为下届总裁。12月23日,石桥内阁宣告成立。1957年1月8日,石桥发表了“五条誓言”,使国会活动正常化;整肃政界和官界的纲纪;大量雇佣和增加生产;建设国家福利;确立世界和平。他还想通过实行新的经济政策以赢得人心。当时,正逢日本垄断资本处于设备投资的高潮阶段,他提出了减少所得税一千亿日元,公共事业投资一千亿日元的大型预算,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外交方面继续鸠山内阁的方向,促进日苏、日中贸易,表示有意同中国恢复邦交。1月23日,石桥因疲劳过渡而旧病复发,并于2月23日提出辞职。“自主”外交时代随之结束。
    经济扩张和修改日美“安保条约”1957年2月25日, 石桥内阁的外相岸信介被指定为继任首相。岸信介在战前曾作过“满洲国”的总务厅次长。战时担任东条内阁的商工大臣,战后曾因战犯嫌疑被关押过。现在他又以首相的身份重返政坛。刚刚上任时,他曾发表声明表示要继续执行石桥内阁的政策,然而时过不久便将它抛诸脑后。
    由于日本经济继续高速发展,此时其经济力量已达到可与法国、意大利相匹敌的地步,甚至开始同美国发生对立。为了给日本垄断资本的经济扩张开辟道路,岸信介在上任后不久的5月,便开始历访缅甸、印度、巴基斯坦、 锡兰(即今斯里兰卡)和泰国,目的在于兜售其亚洲开发基金和设置技术训练中心的设想。这一设想,企图以援助后进国家的旗号,建立一个由美国出资的亚洲开发基金组织,设立以日本为核心的技术培训中心,从而为亚洲国家培训技术人才。显然这是一个利用美国资金、日本技术和东南亚各国劳力、资源的经济扩张设想。虽然岸信介“苦口婆心”,仍遭到拒绝。
    亚洲开发基金设想告吹后,岸政府又进而通过实施战争赔偿的方式向东南亚地区输出资本,同年11月,岸信介再次出访东南亚一些国家,他通过同印尼、南越签订战争赔款以及向柬埔寨等国提供所谓经济援助协定,使日本资本大量地输往这些地区。此外,还大力进行不属于赔偿的独立的资本输出,如1957年6月, 八幡和富士两个钢铁公司同巴西政府缔结了联合建立米纳斯钢厂协定。同年12月,又收买了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利权,成立了阿拉伯石油公司,等等。为了推行“经济外交”,岸信介在1957年7月对内阁实行改选时,起用财界代表人物藤山爱一郎为外相。他还聘用许多财界要人充任流动大使,分赴东南亚、中南美、中近东以及欧洲访问。
    由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日本垄断资本强烈要求提高日本的政治地位和在国际上的发言权。在日美关系上,则要求把“日美安保条约”修改成双边性的平等条约。
    1957年6月岸信介访问美国,在同艾森豪威尔总统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公报中,称这次会谈标志着“日美关系将逐步进入置其牢固的基础于共同利益和信赖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就是要求日本在美国的亚洲战略中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在这次会谈中,岸信介再次向美国提出关于修改“日美安保条约”问题,美国仍然认为时机尚不成熟,未予答应。
    后来,由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美国改变了态度,转而对修改条约积极起来。1957年8月,苏联洲际导弹试验成功,10月4日,又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些成就打破了美国据为王牌的核优势地位,使美国的核战略体制受挫。同时,自五十年代中期起,亚非拉三大洲的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这也给美国的称霸全球的战略以沉重的打击。为了应付这一严峻的国际形势,美国认为有必要尽快增强日本的防卫力量,使日本在东北亚防御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因次,当1958年9月藤山外相访美重提修改问题时,美国表示出出乎意外的积极态度, 并在杜勒斯--藤山联合声明中说:关于修改安保条约问题,可以通过一般的外交途径进行日美交涉。
    日本政府迅即制定了进行谈判的基本方针,并于1959年5 月前后确定了修改纲要,阐明美国对日本的防卫义务;美军的配备、警备及进行日本以外的战争而使用日本设施时,事先要与日本政府协商,新条约有效时间为十年,等等。经过多次反复的交涉,6月,两国对修改条约大体上达成了一致意见。1960年1月19日在华盛顿举行了签字仪式。此即所谓的新安保体制。(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