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英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化道路的特点(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杨豫 参加讨论

经济起飞前提的准备
    在理论上,经济起飞的必要条件是纯生产投资率(即一年内生产投资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必须从5%以下上升到10%以上,(14)这已为许多国家的统计事实所证实。但是,英国的经济起飞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同样的证据(15)。其原因不难解释,而且正好说明,英国经济起飞的准备阶段中,由于其社会结构的独特性,使农业、运输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资本形成有着与欧洲大陆不同的方式和特点,从而较早地为经济起飞聚集了必要条件。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有决定意义的生产部门,“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并且首先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16)从中世纪以来,英国农民通过逃亡和反抗,摆脱了农奴制的枷锁,获得了人身自由。然而,与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的农民相反,他们未能确立对大部分土地的自由持有权,到十七世纪末,英国土地贵族和乡绅控制了耕地的70%以上。其结果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一方面是直接生产者从土地单纯附属物(在依附农、农奴、奴隶等形式上)的地位解放出来,另一方面是人民群众的土地被剥夺。在这个意义上,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前提,而且始终是它的基础。”(17)贵族和乡绅凭借土地垄断权将土地租让给农场主经营,在使土地所有权从统治和从属关系下解放出来的同时又使土地同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所有者完全分离,首先实现了土地的资本化。与此同时,形成了英国农村的土地所有者--租地资本家--工资劳动者的典型的三层式社会结构。这种社会结构的形成对经济发展所具有的重大后果实为其他任何地方所不及。即“使农业由社会最不发达部分的单纯经验的和机械地沿袭下来的经营方法,在私有制条件下一般能够做到的范围内,转化为农艺学的自觉的科学的应用。”(18)
    市场粮食价格的变化在以双层式结构为主的大陆国家中无论如何也不会出现收入分配对地主不利的趋势,而在英国却成为影响农业改良的重要因素。1715-1750年英国的“农业萧条,”粮价下降到历史最低点,降低了土地所有者的地租收入和租地农场主的利润。虽然农牧业新技术和新品种早已引入英国,但由于他们缺乏对土地投资和农业改良试验的兴趣,农业改良的推进速度每年不超过一哩。(19)小乡绅和自耕农在这个时期大批破产。据亚瑟·扬的估计和《土地征税册》的统计,1720年以后,100{K526601.JPG}以下的小地产在牛津郡的24个教区消失三分之二, 在格罗塞特郡的10个教区消失五分之四。(20)被出卖的土地落到贵族、大乡绅、商人、企业家和律师的手中,形成了大地产制,改变了土地所有者的成分。1760年代以后粮价持续上升,农业收入分配朝相反的方向运动,在大地产形成和土地所有者成分变化的前提下,成为促使农业改良的主要原因。
    农业改良活动是从社会上层开始的。贵族和乡绅对农牧业改良试验的嗜好是欧洲大陆所没有的特殊社会现象。如果说“芜菁伯爵”在过去只是某些对农业改良有兴趣的贵族的谑称,那末这个时期的许多贵族都以它自诩。他们在自己经营的示范农场里引进新品种,改变轮作制,试验马耕法,培育良种牧畜,并著述宣传试验成果。连国王乔治三世也以“农夫乔治”和“罗宾逊先生”的署名为《农业年鉴》撰稿,并在温莎建立试验农场。这种现象与英国贵族的特征有密切的关系。与大陆贵族不同,他们虽然也享有政治特权,却不享有财政特权,即没有免税权,他们背上无力承受的沉重经济负担,而且受到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的中产阶级的竞争威胁,又一次面临着新兴阶级的挑战;于是,他们迫不及待地掀起圈地狂潮,竭力扩大对土地的垄断权,并改变租佃方式,迫使租地农场主改善经营方法,以增加土地收入。(21)同时,他们也通过经营矿业、工商业和运输业,增加土地外的收入,以加强经济实力来筑起贵族的“兰色血统”的壁垒。
    贵族在农业改良中起了重要的示范作用,但真正的农业改良活动主要依靠200-500英亩以上的农场主和富裕自耕农。他们有足够的资本,又比较接近市场, 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地改变土地经营方法。租地农场主由于必须在租约期满再次提高地租前尽可能提高产量,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但是由于他们要继续租佃,又不允许靠枯竭土地肥力的办法来增加利润,故对先进的农业科学知识新技术的采用极为热心。他们用先进的农场经营方式提高产量,增加利润,造成了对小地产者和小佃农的很大压力。在这样的生存竞争中,后者虽然没有充分的资本试验,却有能力模仿,由此造成了农业改良的全面迅速推广。
    “几乎所有农业技术的进步都是在已圈占的或正在圈占的土地上取得的”。(22)土地圈占是资本主义方式的土地改革。粮价的上升,刺激贵族和乡绅利用地方议会通过圈地法案,大量圈占公地和耕地,“法律本身现在成了掠夺人民土地的工具。”(23)根据议会记录,乔治三世即位后的四十三年中,议会通过的圈地法案共1800多项,圈地700万英亩以上。圈地总法案通过后,圈地运动进展更快。到1820年,“只剩下6个郡的6%的土地尚待圈占,而到1830年,大部分已经完成了。”(24)圈地的主要结果是摧毁了敞田制,为农业改良提供了必要条件。圈占土地的单位面积产量有明显的上升。据记载,公地和荒地圈占后,每英亩小麦平均产量从2.15夸特提高到3.25夸特,大麦从4.5夸特提高到5夸特,燕麦从4夸特提高到5.5夸特,豆类从3.5夸特提高到4夸特。(25)耕地圈占后单位面积产量上升更大,据估计,在1750-1800年之间提高了三分之一,(26)由于农业改良,1760-1815年英国农业产量增长50%,(27)这不仅使更多的劳动力进入工业部门成为可能,而且避免了过去因农业限制经济发展的危机重现,为经济起飞提供了基本保证。
    英国的“运输革命”主要是指十八世纪下半叶运河和关栅公路大规模修筑。1757年,桑基布鲁克运河首先沟通了默西河和圣·赫伦斯河,把柴郡的盐田和蓝开夏的煤田相连接。1761年,布里奇沃特公爵运河动工,从沃斯利煤矿通往曼彻斯特。1770年代掀起了修筑连结运河的狂潮。这些连结运河在1772年把默西河和塞汶河,1777年把特伦特河和默西河,1789年把塞汶河和泰晤士河,1790年把特伦特河,泰晤士河和默西河连结起来,1793年的大连结运河最终把伦敦和米德兰工业区沟通了。伦敦、布里斯托尔、伯明翰、利物浦和赫尔等工业中心和市场之间河道运输畅通,形成全国的运河网。关栅公路修筑是议会通过法案成立关栅公路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筹集资本,改良公路修筑技术。在路旁建立栅栏,并沿途设立路卡,向通过的车辆和行人收费(28)。到1800年,关栅公路已铺设1000哩,形成全国的公路网。改良后的公路不仅路面平稳,加快了行车速度,而且便于维护,雨天和冬天都可通行无虞。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