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英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化道路的特点(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杨豫 参加讨论

英国的经济起飞
    十八世纪80年代英国的经济起飞是通过1760年代以后一系列技术和机器新发明以及它们的实际应用和广泛传播而获得实现的。十八世纪下半叶,英国技术发明的爆发,(45)有着深刻的经济和社会背景。而且正是这样深刻的经济和社会背景,才使英国的技术发明造成了重大的后果。
    英国经济起飞的历史事实再一次证明,科学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十七世纪的“科学革命”把科学从神学的婢女地位上解放出来,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人类活动。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不仅转化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改变人类的思考方式,变为强大的认识能力,而且通过教育中介转化为劳动智力和技能,通过技术发明和应用的中介转化为劳动工具。这三种转化的结合使科学从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物质生产力。英国的经济起飞便是在这样的转化过程中实现的。
    鲜明的实用倾向是十八世纪英国的科学活动区别于大陆国家的重要特征。在法国,科学走向了实验室的纯理论研究,新式车床只成为路易十六的摆设和玩具。而在英国,科学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愈趋紧密,不仅发明项目之多,而且发明的应用之快和传播之广也是英伦海峡彼岸无法比拟的。许多重大科学发现是在大陆成就的,却在英国产生了实际效果。例如,法国的贝尔多勒首先发明氯气水漂白,瑞典型化学家席尔第一个分离出煤气,法国的勒布朗克发明用盐和硫酸制造苏打。然而,正是这些发明使英国的早期化学工业远远超过了这些发明的祖国。英国出于海上争霸和海外贸易的需要,在皇家科学院和皇家海军的赞助和组织下,科学家长期进行天文、航海和医学的大量研究,改进了航海技术、造船技术、天文仪器和解剖技术。皇家科学院成立伊始就明确地将应用目的作为该会的宗旨(46)。这些固然是英国科学实用倾向历史渊源,但英国社会结构所给予的科学与实践结合力量是其他国家所不及的。
    英国发明家中,有的是科学家,有的是企业家,有的是科学家兼企业家,而更多的是有丰富生产经验的熟练技师和工匠。这种成分说明英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物质资本和人才资本的结合,而社会的流动性和开放性又加强了这种结合力。
    十八世纪,教育活动开始自上而下地传播到中产阶级。尤其是非国教派,他们争得了宗教宽容和宗教信仰自由,但法律和教规禁止他们进入以神学和经院哲学为主要课程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伊顿公学。于是,他们按自己的生活目标建立了独特的教育体制,打破了国教对思想、科学和教育的垄断,他们创立了非国教派的学院和长老派的苏格兰大学。这些学校开设的数学、外语、薄记、“实用哲学”等课程,都具有强烈的工商业实用倾向。因此,在中产阶级和非国教徒中涌现了为数众多的发明家和改革家。凯伊、保罗、怀亚特、纽康门、瓦特、罗巴克、威尔金逊、博尔顿和戈特等等只是其中的典型。
    科学家和企业家的紧密结合是英国科学活动的又一特点。有些科学家本身就是企业主,是生产过程的参加者和组织者。他们明瞭生产实际问题的症结所在,并运用熟练的生产技能和相当的科学知识去加以解决。十八世纪下半叶大批涌现的自助式科学团体,如工艺学会(1754年)、皇家学社(1799年)以及各郡的农业学会、农业协会,是企业家和科学家一起讨论生产实际问题的场所。罗巴克、瓦特、威治伍德、丹唐纳德、乔治、麦辛托什、普里斯利等著名的企业家和科学家常常出入其间,过从甚密。企业家请科学家为他们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并提供资金和物质条件,付给丰厚的报酬,甚至让科学家以人才资本入伙。瓦特如果不是先后有布莱特、罗巴克和博尔顿的资金合作提供经济上的保证,他的蒸汽机发明和改进工作恐怕早已半途而废。(47)
    但是,人数更多的典型的发明家是亲身参加生产的熟练技师和工匠。英国和法国的能工巧匠在技术上都是冠盖欧洲首屈一指的。但是,法国的技师工匠,如钟表匠、机械玩具匠、铁器匠和机械安装匠等,始终是为奢侈品市场和军火工业服务的。他们的技艺一直保持在无与伦比的高超的手工操作水平上。在英国,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商品市场的扩大,大量技艺高超的技师工匠从奢侈品生产转向大众商品的大规模生产,他们的职业流动受到法令、行规、习俗和社会观念的阻碍比较小,特别是在新兴工业地区。例如,蓝开夏从伦敦和苏格兰招揽的大批工匠依据他们的技术特点从手工工匠改行为大规模工业生产服务的技师,细木工改为模具匠,玩具匠改为机械匠铁匠改为铸匠,钟表匠改为精密工具匠。(48)这些技师工匠一般“都具有较好的数学知识,懂得几何、测量和度量,有的还具有相当完整的实用数学知识,能计算园周速度、力和机械能,有的还能制图……”。(49)
    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力,有赖于技术发明,更有赖于技术发明的广泛应用。十八世纪下半叶,英国的技术发明到工业应用所需的时间在惊人地缩短。1730年代凯依的飞梭,怀亚特的纺纱机和保罗的梳棉机发明20年后才在约克郡广泛应用,但60年代的珍妮纺纱机一经发明就立即广泛使用,每台的纱锭从8个急速增加到16个,80个,甚至100-120个,(50)焦碳炼铁发明的专利权在1589年就已获得,1709年才开始由达尔比应用,到1760年前焦碳高炉总共只有18座,可是1783年科尔特发明的搅炼法和碾轧法却是传播最快,应用最广的(51)。如果说:“科学是发明之母,资本是发明之父”,那么推动发明应用的便是超过现有生产力水平的需求的增长。
    马克思在分析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类的需求时明确指出:“在十七世纪,商业和工场手工业不可阻挡地集中于一个国家--英国。这种集中逐渐地给这个国家创造了相对的世界市场。因而也造成了对它工场手工业产品的需求,这种需求是旧的工业生产力所不能满足的。这种超过了生产力的需求正是引起中世纪以来私有制发展的第三个时期的动力,它产生了大工业--利用自然力来为工业服务,采用机器生产以及实行最广泛的分工。”(5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