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a②a 鲁滨逊著、何炳松译《新史学》,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第16页。 ③a 杜威:《历史和地理之意义》,吴相如摘译自《民主主义与教育》,《史地丛刊》第1卷第1期。 ①b 李大钊:《今与古》,1922年1月8日《晨报副刊》。 ①c 衡如:《新历史之精神》,《东方杂志》第19卷第11号,1922年6月。 ②c 陶孟和:《新历史》,《新青年》第8卷第1期,1920年9月。 ③c 李大钊:《民彝与政治》,《李大钊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64、165页。 ①d 梁启超:《新史学》,《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27-280页。 ①e 鲁滨逊:《新史学》,第136-137页。 ②e 杜威夫人:《历史学之研究》,邬翰芬笔记,《史地丛刊》第1卷第1期。 ①f 李大钊:《政治对抗力之养成》,《李大钊文集》上,第107、108页。 ②f 蒋梦麟:《历史教授革新之研究》,《教育杂志》第10卷第1期。 ①g 董寖滋:《研究历史应当注意的三点》,《史地丛刊》第2卷第1期。 ②g 杜威:《历史和地理之意义》,吴相如译,《史地丛刊》第1卷第1期。 ③g 陈训慈:《史学蠡测》,《史地学报》第3卷第1期。 ①h 巴恩斯:《史之过去与将来》,陈训慈译,《史地学报》第1卷第2期。 ②h 鲁滨逊:《新史学》,第19页。 ③h 陈训慈:《历史之社会的价值》,《史地学报》第1卷第2期。 ①i 陈训慈:《历史之社会的价值》,《史地学报》第1卷第2期。 ②i 蔡元培:《历史》,《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52页。 ③i 顾泰来:《蓝盖氏论历史的政治价值》,《史地学报》第2卷第2期。 ④i 陈训慈:《史学蠡测》,《史地学报》第3卷第1期。 ①j 李大钊:《史学与哲学》,《李大钊文集》下,第644页。 ②j 陈训慈:《历史之社会的价值》,《史地学报》第1卷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