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简论朗克与朗克史学(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王晴佳 参加讨论

注释:
    ①《朗克全集》(Ranke's S{K526901.JPG}mmtliche Werke)第53-54卷,莱比锡1873-1890年版,第89页。
    ②参见J·W·汤普森:《历史著作史》(A History of Historical Writing)第2卷,(纽约)马克米兰公司1962年版,第107页。
    ③《朗克全集》第53-54卷,第50页。
    ④参见《朗克全集》第53-54卷,第78页。
    ⑤参见H·E·巴恩斯:《历史著作史》(A History of Historical Writing),(纽约)多佛出版社1936年版,第246页。
    ⑥参见G·G·伊格斯:《美国和德国历史思想中的朗克现象》,见《历史译丛》1963年第1期,第22页。
    ⑦见乔治·亚当斯:《历史和历史哲学》,《美国历史评论》第14卷,第223页。
    ⑧郭圣铭:《西方史学史概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7页。
    ⑨参见孙秉莹:《欧洲近代史学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4页。
    ⑩参见G·P·古奇:《十九世纪的历史和历史学家》(History and Historian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伦敦1913年版,第77、79页。
    (11)详见《教皇史》第二、三章,《朗克选集》,第187-212页。
    (12)《朗克全集》第23卷,第5-8页。
    (13)《法国史序言》,《朗克选集》,第160页。
    (14)《朗克全集》第24卷,第248页。
    (15)《论历史科学的特征》,《朗克选集》,第42页。
    (16)参见J.W.汤普森:前引书,第178页。
    (17)H.E.巴恩斯认为这是朗克的两个主要贡献之一。见前引书,第239-240页。
    (18)见前引G.G.伊格斯文,《历史译丛》1963年第2期,第34页。
    (19)《论历史科学的特征》,《朗克选集》,第43-44页。
    (20)我国古籍《易经》中有“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一语,把“Ahnung”译为“感通”,笔者以为能较好地表达朗克史学方法的要旨。
    (21)金重远等编:《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6页。
    (22)E·福特:《近代史学史》(Geschichte der Neueren Historiographie),慕尼黑1911年版,第478页。
    (23)《论史学与哲学关系》,《朗克选集》,第30页。
    (24)《论历史科学的特征》,《朗克选集》,第37页。
    (25)(26)《论历史科学的特征》,《朗克选集》,第38页。
    (27)参见《论历史之进步》,《朗克选集》,第51-54页。
    (28)参见《论历史科学的特征》,《朗克选集》,第33-34页。
    (29)参见《论史学与哲学之关系》,《朗克选集》,第30-32页。
    (30)参见《论历史科学的特征》,《朗克选集》,第39-44页。
    (31)参见G.G.伊格斯:《德国的历史观念》(The German Conception of History)第一至第二章,(纽约)美以美大学出版社1983年修订版。
    (32)此处讲的“历史主义”,严格限定在西方史学史、德国史学史的范围内。在西方史学界,对“历史主义”的概念虽然存在不同的理解,但有几点是共同的:(1)力求把历史事实(人物和事件)放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去理解;(2)历史事实具有个别性和不重复性,与自然现象不同,因而不能用哲学抽象概括;(3)历史学家由于本身也处在流动的历史中,他的认识和写作就受到历史条件的影响。
    (33)参见《历史与理论》(History and Theory)第6卷,第57、7页。
    (34)参见G.G.伊格斯:《德国的历史观念》第四章。
    (35)参见《历史上的强国》(Die Grossen M{K526901.JPG}chte),《朗克全集》第24卷,第39-40页。
    (36)参见《关于政治的谈话》(Die Politische GTespr{K526901.JPG}ch),《朗克全集》第49-50卷,第321-329页。
    (37)参见《法国史序言》,《朗克选集》,第147-148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