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元代勘合文书探析(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杜立晖 参加讨论

第五步,比对勘合,完成相关勘验活动。勘合活动的中心内容,即是比对勘合。《通制条格》“关防”条载:“如有收支钱物,须要本库色目、汉儿库子、攒典眼同开库,比对勘合,明白销附,书押收支,如违痛行治罪。”(37)此条表明,在收支钱物过程中,使用勘合文书主要进行“比对”,但不载比对的细节。上文《元典章》“新降盐法事理”条记载,“承运司勘合”时需“比对元发字号”。这里提及的“元发字号”应是原发半印勘合号簿的字号。该条进一步说明使用勘合文书过程中要比对半印勘合号簿的字号,而与半印勘合号簿进行比对者,当是半印勘合。
    黑水城“勘合通知”类文书更进一步说明,如何比对半印勘合与半印勘合号簿的字号等。在勘合时,需将半印勘合与半印勘合号簿相关联的部分“合”在一起,对其“墨迹”和“字样”进行比对。所谓比对“墨迹”,应是检查两件墨迹是否相同;所谓比对“字样”,应是检查两件之上各有的半个字号和印章能否合而为一。经比对,当半印勘合与半印勘合号簿的字号与印章能够合而为一,而“墨迹”也相同时,则表明该件半印勘合为真。所谓“勘合”,“勘”为比对,“合”则指合而为一。若勘合使用机构所收掌的勘合号簿为“空半印勘合号簿”,则还需在其上记录有关半印勘合的内容,如上文《元典章》所载,当比对完成之后,要在簿上附写“几年月日,承奉运司几年月日某字几号勘合,放支客人某人盐若干”。当上述活动完成之后,则可进行钱粮放支等多项内容。
    第六步,对勘合文书进行保管与审查。勘合活动完成后,文书似由相关使用机构加以保管,《元典章》“准除钱粮事理”条载:大德元年七月,“……将本省所辖去处,但奉上司文字及各路关文,应副军人行粮、工匠口粮及造作、递运、和雇和买钱帛等各项,年终差拨人吏,赉所支数,抄连许支,并下仓库勘合关钱粮人收管一切文凭,于上使讫关防条印,令照算人吏赉回,就分付各仓库收贮照勘相应”。(38)向各个仓库下达的“勘合”等一切文凭,都需由各仓库收贮。甲件亦显示,该件半印勘合在放支钱粮结束后,广积仓对放支情况进行了核实,这说明该件使用完成后,交付了勘合使用机构,而用来与甲件进行比对的甲件的号簿,则亦应在该仓保留。
    勘合文书由相关机构保管后,元政府对于勘合文书的管理还未停止,黑水城文献显示,在勘合使用完成后还需由专门的部门对其进行审查。如甲件第5行有用朱笔书写的“照过”二字,“照过”为元代肃政廉访司照刷案牍的专用术语,该术语是此件半印勘合经过肃政廉访司检查的标志。肃政廉访司“照刷检核案牍,涉及诸色地方官府所办理的庶务”。(39)一件半印勘合在使用完成后,和其他行政公文相同,须接受肃政廉访司的审核。既然半印勘合如此,勘合文书的另一部分半印勘合号簿亦应如此。至此,元代勘合文书的使用过程才告结束。
    本文撰拟过程中蒙匿名审稿专家及郝春文教授、孙继民研究员提出诸多修改意见,在此谨致谢忱!
    ①胡光明:《勘合考释》,《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②潘洁:《黑水城出土勘合文书种类考》,《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年第4期;《试述黑水城出土勘合文书》,《西夏学》第10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210-214页。
    ③《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原载4件勘合文书,经拼合后实为3件。
    ④胡光明:《勘合考释》,《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⑤如M1·0807[F13:W104]文书载有“总府今用宙字壹号半印勘合书填前去,合下仰照验,比对元发号簿墨迹、字样相同,更”等文字。
    ⑥潘洁:《黑水城出土勘合文书种类考》,《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年第4期。
    ⑦潘洁:《试述黑水城出土勘合文书》,《西夏学》第10辑,第210-214页。
    ⑧徐元瑞:《吏学指南(外三种)》,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43页。
    ⑨塔拉等:《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第231、232页。
    ⑩塔拉等:《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第1845页。
    (11)照那斯图等:《元国书官印汇释》,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1年,第193页。
    (12)吉田順一等:《ハラホ卜出土モン ゴル文書の研究》,東京:雄山閣,2008年,第125頁。
    (13)方龄贵:《通制条格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434页。
    (14)塔拉等:《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第273页。
    (15)塔拉等:《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第1215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