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殷墟考古七十年的主要收获(7)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原文物》 杨锡璋 刘一曼 参加讨论

八、甲骨文发掘的主要收获
    从1899年甲骨文发现至今已100年了,甲骨文出土约15万片,其中考古发掘出土的刻辞甲骨有34844片。1937年之前,甲骨文的出土地只小屯、侯家庄南地、后岗三处。50年代以来,随着考古工作的蓬勃发展,甲骨文出土的地点不断扩大,除上述三个地点外,在四盘磨、薛家庄南地、花园庄东地、花园庄南地、大司空村、苗圃北地、白家坟东地(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资料。)、刘家庄北地(注:安阳市文物工作队:《1995-1996年安阳刘家庄殷代遗址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7年第2期。)等八个地点都出土了刻辞甲骨(注:刘一曼:《安阳殷墟甲骨出土地及相关问题》,《考古》1997年第5期。)。出土甲骨文最多的是小屯,次为花园庄东地与侯家庄南地,其余的地点均属零星出土,内容多为习刻。
    殷墟甲骨文发掘中有三次重大发现。
    (一)H127坑。1936年6月,在小屯东北地发现了H127坑,坑内出刻辞甲骨17096片,其中卜甲17088片,卜骨8片,完整的有字卜甲近300版。据研究,这是武丁时代埋放甲骨的窖穴。甲骨文的内容非常丰富,对甲骨文与商代历史等的研究有重大意义。
    (二)小屯南地甲骨。1973年在小屯南地发掘中发现刻辞甲骨5335片,其中卜骨5260片,卜甲75片,大版而完整的刻辞卜骨近百版。这批甲骨出土时多有明确的地层关系,并与陶器共存,为甲骨文的分期及殷墟文化分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如对“组卜辞”、“午组卜辞”学术界多年以来存在不同的看法,或认为属武丁时代,或认为属武乙、文丁时代。而在小屯南地所出的这两组卜辞,有的出于小屯南地早期(相当于殷墟文化第一期)的灰坑与地层中。学者们以此为依据,并结合卜辞的内容进行研究,认为“组”与“午组”卜辞的时代属武丁或武丁前期。这一看法,至今已为绝大多数学者认同。小屯南地甲骨的内容也较丰富,包括祭祀、田猎、征伐、天象、农业、旬夕、王事等,为甲骨文与商史的研究增添了不少宝贵的资料。
    (三)花园庄东地甲骨坑。1991年秋在花园庄东100多米处发现了一个甲骨坑,编号为花东H3,出土了甲骨1583片,其中卜甲1558片,上有刻辞的574片,卜骨25片,上有刻辞的5片,共计刻辞甲骨579片。特别珍贵的是,此坑甲骨以大版的卜甲为主,其中完整的刻辞卜甲达300多版。刻辞内容较集中,主要涉及祭祀、田猎、天气、疾病等方面(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91年安阳花园庄东地、南地发掘简报》,《考古》1993年第6期。)。根据甲骨出土的地层关系、共存陶器及卜辞内容判断,此坑甲骨属武丁前期。
    此坑甲骨卜辞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卜辞的主人不是王而是“子”,甲骨上的字体大多细小、工整、秀丽,与武丁时代的“宾组卜辞”有较大区别,与“组”、“午组”、“子组”卜辞有某些相似之处,但也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在文例上也富有特征。
    花园东地H3甲骨卜辞,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1.对甲骨文的分期断代研究有重要意义。这坑卜辞的干支字多属董作宾先生制定的甲骨文“干支字五期演变表”中的三、四、五期字体。一些常用字也属“晚期”的字形。但H3坑的时代确属武丁前期。出现这种“矛盾”的情况,说明过去的断代标准随着新资料的出土有值得修正之处,即甲骨文的断代应从多方面考虑,要注意区分不同的卜辞组,要研究卜辞的内容,还要注意甲骨出土的地层关系、共出陶器的形态等。特别是对那些时代早的卜辞,考古学的地层、坑位,更是十分重要的断代依据。
    2.对“非王卜辞”及商代家族形态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殷墟卜辞都是王的卜辞。70年代以后,大多数学者认识到殷墟卜辞中有小部分属“非王卜辞”,但还有少数学者对此持不同的看法,H3坑“子卜辞”的出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非王卜辞”的存在。过去,此类卜辞出土数量不多,只1000多片,且小片居多,而H3坑出土579片,并以大版卜甲为主,内容新颍,这对“非王卜辞”以及商代家族形态的研究有重大意义。
    殷墟的发现,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把我国的信史提前到三千多年,但甲骨文绝大多数是卜辞,是王或王室贵族占卜的记录,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先秦典籍中保留的商代史料很贫乏,依靠甲骨文和古代文献还难于复原商代社会的全貌。七十年来殷墟的考古发掘,发现了各种类型的居址、墓葬,出土了数以万计丰富多彩的文物,使我们对殷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自然环境等各方面有了比较具体地了解,对研究殷代社会史及中国古代史等都有重要意义。
    七十年来殷墟考古工作成果辉煌,但是今后的任务仍十分艰巨。殷墟地下埋葬着丰富的遗迹、遗物,还需要几代考古学者不断努力,作大量发掘和深入细致地研究工作,才能弄清它的全貌。我们希望有志于研究殷墟文化的学者今后加强联系,增进学术交流,以促进殷墟文化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