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对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已经有 了较多的了解。法国大革命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尤其深刻,被称之为“全欧革命之先声” ,“近代文明之春雷”,“惊天动地之伟业”。争取“自由、平等、博爱”,使他们深 受鼓舞,进一步激发了他们推翻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决心和信心,憧憬着在中国实现 像法国大革命一样惊天动地的伟业。1906年,革命青年柳亚子著文热情歌颂法国大革命 的同时,将中国太平天国革命与之相提并论。文章说:“欧洲法兰西大革命,既开十九 世纪之新幕,由是而伊大利事件,而匈牙利事件,而奥大利事件,全欧大势为之一变。 潮流东渐,遂开巴尔干半岛之风云。而洪氏适以时起,甸南服,欧人大注目于其举动, 称之为中国革命军。”(注:柳亚子:《中国灭亡小史》,《复报》1906年第6期。) 除法国大革命之外,当时还编译有意大利、苏格兰、荷兰、希腊、葡萄牙、俄国、菲 律宾等国的革命史著作。这些著作同样是通过各个国家革命历史的记叙,阐述反对封建 专制统治,发动革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注:这些著作主要有,张仁普译:《意大利独 立史》,上海广智书局1903年版;东京留学生译述:《义(意)大利独立战史》,商务印 书馆1902年版;《意大利建国史》,上海一新书局1903年版;穆湘瑶译:《苏格兰独立 志》,通社1903年版;《苏格兰独立史》,商务印书馆“历史丛书”之一;《荷兰独立 史》,《江苏》1903年;秦嗣宗译:《希腊独立史》,上海广智书局1902年版;《葡萄 牙革命史》,商务印书馆1911年版;《俄国革命战史》,上海人演社1903年版;中国同 时伤心人译:《飞腊滨独立战史》、《非律宾民党起义记》,《杭州白话报》1901年。 )。然而,在众多的革命史的介绍中,内容最多、影响最大的,还是有关美国独立史的 介绍。这些介绍,始于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期间,而后一直不曾中断,只是到20世纪初 ,美国独立史的介绍、研究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有了新的内容、新的特点。 20世纪初,美国独立史的研究,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美国姜宁著、章宗元译《 美国独立史》,1902年由译书汇编社出版,该书原书名为《美国史》,共14卷,其中前 6卷的主要内容为美国独立之前的历史,故译出后称之为《美国独立史》。该书出版后 受到热烈欢迎,出版三个月后即有再版;后8卷的主要内容为美国独立之后的历史,概 述100年来美国历史发展的概貌。1903年也由章宗元翻译成书,书名为《美史记事本末 》。除以上外,章宗元还译刊有《美国宪法》、《美国民政考》。由以上可以看出,章 宗元在美国留学期间,对美国历史,特别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以及美国政治制度的 历史,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介绍到国内,使国内更多的人对美国独立战争,以及美国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所了解。 日本羽化生(涩江保)著、中国东京留学生译《美国独立战史》,商务印书馆1903年出 版。1911年辛亥革命时,商务印书馆重新修订再版,使该书的再版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译者强调世界上每个国家争取独立、自由,都要付出流血的代价,强调这本书可以“ 作吾爱国青年的先导”。1912年、1913年,先后出版了第三版和第四版。该书对美国独 立战争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美国独立战争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样,都具有世界历史性 的意义。译者将美国独立战争和当时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强调独立战争的胜利,是“掷 头颅,流颈血所博而来”,认为它是中国有志之士的必读书。 对美国重要历史文献《独立宣言》的介绍,在辛亥革命时期外国史的介绍和研究中, 占有重要的地位。期间,《独立宣言》曾5次全文发表,在国内广为流传。1901年5月10 日,中国留日学生创办《国民报》创刊号,刊发《美国独立檄文》。这是在中国最早全 文介绍美国《独立宣言》。发表此文的目的,在于宣传反清革命思想,唤起国民精神, “明我国民当任之责,振我同胞爱国之心”。该报在创刊之时即发表美国《独立宣言》 ,是借该宣言,表达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追求自由、独立、民主的崇高革命理想,希望能 够像美国人民一样,推翻专制政体,建立自由国家。1911年11月21日,由上海一些革命 派学者创办的《民国报》创刊号,刊发了《美利坚民主国独立文》,此文根据美国《独 立宣言》全文译出。此系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40天,全国不少省份纷纷要求独立的形势 下刊发的。1912年1月11日,《民国报》又刊载《北美合众国宣告独立檄文》。此时系1 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在短短不到 两个月的时间内,先后两次发表美国独立宣言,不是偶然的。孙中山早在1904年著有《 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的呼吁》,该文被认为是中国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的宣言书,其思想内容和政治倾向,明显地受到《独立宣言》的影响。孙中山说:为了 保证人民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就必须建立一个新的、进步的、开明的 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的计划,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早就 制订出来了。广大的人民群众也都甘愿接受新秩序,渴望着情况改善,把他们从现在悲 惨的生活境遇中解救出来”。孙中山最后对美国人民说:“我们要仿照你们的政府而缔 造我们的新政府,尤其因为你们是自由与民主的战士。”(注:《孙中山选集》,人民 出版社1981年版,第69页。)由此不难看出,《独立宣言》所体现出的民族民主革命思 想,在当时中国政治生活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在五千多年漫长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 神力量,对一个民族来说,历史发展的精神动力首先来自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作为民族 精神的核心和精髓,不仅表现为它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而且也显示出它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土壤。从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到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他们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成为中 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通过简要地回顾中国世界历史研究早期的发展历程,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弘 扬中国世界史研究的优秀传统和民族精神,对于世界历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爱国主义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它的时代性决定了它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 ,具有不同的内涵。中国世界历史研究自萌生时期,就表现出由那个时代所决定的鲜明 的爱国主义精神。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中国世界史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世界上一些 国家“亡国史”、“革命史”的介绍和研究,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今天虽然时代变 了,但爱国主义仍然是中国世界史研究的灵魂。只有这样,中国世界史研究才能建立起 自己的理论体系,才能有自己的话语权。从事世界历史研究,要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和专 业基础知识,要有较好的外语水平,要有一定的史学理论方法论素养,但首先要有中国 人的灵魂。而这一“灵魂”的核心,只能是爱国主义精神。无论是现在和未来,这种精 神都不能少,在世界历史研究中,既要反对僵化,也要反对西化。 史学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的现实发展。历史研究若想充分地实现其学术的和社会的功能 ,不能不关注现实生活。爱国主义在今天的具体内容,就是热爱社会主义的祖国,我们 今天继承和发扬中国世界史研究的优秀传统,弘扬和培育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民族精神, 就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自觉地将世界史研究同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联系在一起,积极投身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生活中去,使中 国世界史研究在新时期做出更加辉煌的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