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稳固性与颓强的适应性 沙皇制度确立后,俄国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它的轨道。在将近四百年的时间里,俄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农奴经济改变成垄断资本经济,封建贵族专政发展到地主--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等级君主制演变成专制君主制,可是沙皇制度却如一个长寿的“不倒翁”,始终统治着俄国。这种高度适应性在世界历史上是少见的。 在西欧农奴制消灭了近两个世纪后,伊凡四世才于1550年颁布法典,以法律形式把农奴制确立起来。到彼得一世时代,政府实行人丁税,为了保证人丁税的正常收入,彼得竭力加强农奴制,广泛实行了不连带土地买卖农奴的制度。这种制度到叶卡特林娜二世时代更是盛行,仅在1762--1783年间,农奴总数就由七百一十多万增加一千二百多万。为了增加政府收入,从彼得一世开始就鼓励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随之萌芽、发展。1725年俄国共有手工工场一百九十一个,而且其中有将近一半是官办的。到1804年俄国已有将近一千二百个大型工场。十九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俄国开始工业革命,到八十年代已基本完成。特别是废除农奴制后的二十年内,俄国的铁路网扩充了十四倍,1871--1891年的煤产量增长了七倍,到二十世纪初,垄断组织成为俄国经济生活基础之一,在冶金、煤炭、采铜、石油、交通运输业和轻工业中,垄断组织控制了一半以上的生产。经济的发展,经济制度的巨大变化没有能够导致沙皇统治的立即垮台。 沙皇制度在形成之初,依靠的主要力量是封建领主。他们是拥有世袭领地的大贵族,组成领主杜马辅助沙皇进行统治,沙皇的许多重要决策是在征得这些有势力的领主同意之后才去施行的。领主在缙绅会议中起着左右局势的作用。1610年莫斯科成立过一个临时领主政府,参加政府的七个人都是王公世家,这个政府被称为“七领主政府”。(17)十七世纪开始,中小贵族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在缙绅会议中的力量不断加强。十八世纪初,俄国对外侵略战争频繁,中小军功贵族的作用日益重要,彼得一世颁布“一子继承法”和“官秩表”,消除了世袭领主与中小贵族之间的区别,以军功为晋升标准,组成了一个新的统治集团。叶卡特林娜二世专门颁布诏书,保证贵族享有的一切特权,因而人们新她戴上了“贵族女皇”的桂冠。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1825年十二月党人的起义是资产阶级力量的一次检阅,沙皇政府看到了这股力量的威胁作用,又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改革措施,逐步向资产阶级作出某些让步,把大资产阶级拉入统治集团中。虽然阶级基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沙皇制度的性质却没有根本的变革。 (三)突出的军事性和掠夺性 沙皇制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沙俄侵略扩张的历史。沙皇实际权力的强大与否总是和他组织侵略扩张的“战果”如何联系在一起的。伊凡雷帝、彼得大帝、“贵族女皇”叶卡特林娜二世都是俄国历史上著名沙皇;都有着对外侵略扩张的“赫赫战功”。伊凡四世在位时穷兵黩武,吞并了喀山汗国及其附属国巴什基里亚,以及阿斯特拉罕汗国,征服了诺盖汗国和失必儿汗国,打开了越过乌拉尔山侵略西伯利亚的道路。彼得一世通过长达二十一年的“北方战争”夺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吞并了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大部分地区,抢到了里夫兰、爱沙兰、英格曼兰、卡累利亚的一部分以及维堡;通过对波斯战争又夺取了杰尔宾特、巴库、吉兰、马赞德兰和阿斯特拉巴特,即里海西岸和南岸的土地。叶卡特林娜二世曾三次瓜分波兰,两次对土耳其作战,不仅攫取了波兰的大部分土地,还抢占了黑海出海口。从彼得一世到叶卡特林娜二世的百余年中,俄国的领土由一千四百五十七万五千平方公里扩张到了一千七百零五万平方公里。他们的后继者也都发出侵略扩张的狂叫,尼古拉一世叫嚷:“俄国的君主是欧洲的主人,没有一个国家敢于挡住俄国的道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也有“宏伟的计划”:“为俄国夺取满洲,把朝鲜并入俄国。还把西藏并入本国。要夺取波斯;不仅要占博斯普鲁斯,还要占达达尼尔。”(18) 沙皇制度处在上升阶段时,对外侵略扩张成为沙皇维护和加强自己统治的手段。为了取得贵族、商人的支持,沙皇拼命向外扩张,把抢到的土地分给中小贵族,把新开辟土地上的贸易权交给商人。伊凡四世占领喀山后,就在那里安置一百五十五名军功贵族,在伏尔加河左岸的“山地”安置了三十四名军功贵族;商人不仅得到了通往西伯利亚的商道,而且在战争中抢夺物资,发了横财。因而当伊凡四世与领主发生矛盾出走亚历山大罗夫村时,就得到了中小贵族和莫斯科商人市民的支持,迫使领主们屈从沙皇。彼得一世每占领一块土地,总要把大量土地赐给有功的部下,还给予他们许多特权。例如彼得的宠臣,曾做过糕点匠的孟什可夫就从沙皇那里取得出口柏油、海豹和阿尔汉斯克沿岸工业产品的垄断权,从中牟取暴利,成为百万富翁。叶卡特林娜二世就曾把四万农奴赏赐绐在攻打土耳其的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波将金,贵族们得到了八十五万农奴的奖赏。因而彼得一世和叶卡特林娜二世都得到了贵族们的支持,建立了强有力的专制统治。沙皇还利用战争直接加强自己的权力。伊凡四世发动对利沃尼亚战争时,以阿达舍失为首的重臣拉达没有支持这场战争,沙皇就把阿达舍夫遣离莫斯科,派他去担任一个新征服的利沃尼亚城市的总督,打击了中央政权的异己力量,加强了沙皇个人的权力。彼得一世在发动对瑞典作战的初期就看到旧的行政制度完全解体了,于是他在1711年出征土耳其的时候,任命九个亲信组成“参政院”,负责监督政府各机构,防止领主杜马趁沙皇远离首都外出作战之机搞阴谋活动,使领主杜马实际上被废止了。彼得在中央的权力空前集中。 在沙皇制度发生动摇的时候,对外侵略扩张成为沙皇用以避免国内革命、维护专制统治而下的赌注。二十世纪初俄国国内潜伏着革命危机,在统治者看来摆脱这种危机的最好办法是进行对外战争,1904年日俄战争的爆发使沙皇政府获得了这种机会。俄国方面积极参战的用意之一被当时的内务部长普列维一语道破:“要制止革命,我们需要一场小规模的胜仗。”(19)结果尼古拉二世贿输了,直接导致了1905年革命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尼古拉二世这个战争贩子再次投以重兵,统治阶级怀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和沙文主义情绪迎接沙皇的文告。深受黑帮宣传影响的居民,手执神幡,聚在冬宫前的广场上,高唱“上帝保佑沙皇”。(20)可是前线连连失败,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就再次激怒俄国人民,他们奋起推翻沙皇统治。战争终究没能避免革命,沙皇制度终于在革命风暴中覆灭了。 为了保证战争的顺利进行,沙皇政府拥有一支庞大的军队。彼得一世以前有常备军即射击军,但它不是正规军。为了满足扩张的需要,彼得进行军事改革,实行募兵制,建立了一支二十万人的陆军和一支四十八艘军舰二万八千乘员的海军。俄国近代化的军队至此形成。以后各代不间断扩军,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俄国军队扩充到了四百多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