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本阶段的中西史学交流的业绩,本文通过以上诸点,或可略现剪影,它较之晚清,可谓是前进了一大步。不同国家、民族或地区之间史学文化的融通是必需的,民国时期的中西史学交流,难道能自外于其理吗?又细究历史,这一时期的中西史学交流仍是有其局限性的,就其西方史学的输入而言,局限性尤甚。其因或许是时代动荡的缘故, 或是如钱钟书所说的“斯土见事素迟”的国民性格所使然[22](p26)。昔贤因此而未能 达到他们自期的目标而感“惘然”,胡适是这样,傅斯年、陈寅恪等也莫不如此,真令 人有一种“骨化成灰恨未休”[23](p277)的感叹了。 [1]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上册[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6. [2]卢绍稷。史学概要[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3]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朱维铮编校。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4]梁启超。东籍月旦[A].饮冰室文集(二)[C].新民书店,1933. [5]俞旦初。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的新史学思潮初考[J].史学史研究,1982,(3)。 [6]康有为。日本书目志·自序。姜义华编校。康有为全集(三)[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7]葛兆光。西潮却自东瀛来。葛兆光自选集[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8]杜维运。西方史学输入中国考[J].台湾大学历史系学报,1976,(3)。本章引该文出注者,均见杜维运。与西方史家论中国史学·附录二[C].西方史学输入中国考[M].台湾 :东大图书公司印行,1981. [9]杜维运。梁著《中国历史研究法》探原。与西方史家论中国史学·附录三[C].台湾:东大图书公司印行,1981. [10]戴逸。中国留学教育的光辉道路:建国初期留学生归国记事(代序)[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 [11]马小红。本世纪初的留学日本热[J].读书,2000,(4)。 [12]张广智。二十世纪后期西方学输入中国的行程[J].史学理论研究,1996,(2)。 [13]华东师范大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教研室。中国史学的现代性演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即将出版,内刊本。 [14]邹振环。20世纪上海翻译出版与文化变迁[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15]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M].上海:新知书店,1946. [16]蒋大椿。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C].罗志田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17]朱谦之。中国景教[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18]张荣华。张元济评传[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 [19]王建辉。文化的商务--王云五专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0]张广智,周兵。心理史学[M].台湾: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 [21]蒋大椿。史学探渊[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22]张越。五四时期的中西史学交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5)。 [23]汪荣祖。陈寅恪评传[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