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布劳特:《殖民者的世界模式》(J. M. Blaut, The Colonizer' s Model of the World),吉福德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参见本特利:《世界历史与宏大叙事》(Jerry B. Bentley, World History and Grand Narrative),斯塔克提和法齐斯主编:《书写世界历史:1800年-2000年》(Benedikt Stuchtey and Eckhardt Fuchs, eds. : Writing World History: 1800-2000),牛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 (13)本特利:《世界历史与宏大叙事》。 (14)马科斯:《近代世界的起源》,第14页。 (15)本特利:《新世界历史》(Jerry H. Bentley, New World History),克莱莫和马萨主编:《西方史学思想手册》(Lloyd Kramer and Sarah Maza, eds. , A Companion to Western Historical Thought),牛津布莱克韦尔出版社2002年版,第397页。 (16)本特利:《历史全球化和全球化历史》。 (17)本特利:《跨文化互动和世界史分期》。 (18)马科斯:《近代世界的起源》,第1-20页。 (19)马科斯:《近代世界的起源》,第10-13页。 (20)曼宁:《世界历史中的互动问题》。 (21)本特利:《新世界历史》。 (22)马科斯:《近代世界的起源》,第15页。 (23)曼宁:《世界历史中的互动问题》。 (24)本特利:《跨文化互动和世界史分期》。 (25)曼宁:《世界历史中的互动问题》。 (26)吴于廑:《世界历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第1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版,第1-5页。 (27)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6卷本,总序第9页。 (28)刘新成:《关于我国世界通史编纂工作的回顾与思考》,《中国历史学年鉴·1995年》,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9-20页。 (29)本特利:《20世纪的世界史学史》,《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4期,第134页。 (30)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05页。 (31)参见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6卷本,总序第11、22页;吴于廑主编:《十五十六世纪东西方历史初学集》,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前言第1页。 (32)本特利和吉格勒:《传统与相遇:全球视角的历史》(Jerry H. Bentley & Herbert F. Ziegler, Traditions and Encounters: A Global Perspective on the Past),麦克罗西尔出版社2003版,第573-585页。 (33)本特利:《跨文化互动和世界史分期》,第754页。 (34)吴于廑、齐世荣主编,刘祚昌、王觉非分卷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79页。 (35)参见徐洛:《评近年来世界通史编纂中的“欧洲中心”倾向》,《世界历史》2005年第3期,第99-100页。 (36)吴于廑、齐世荣主编,刘祚昌、王觉非分卷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第2页。 (37)徐洛:《评近年来世界通史编纂中的‘欧洲中心’倾向》。 (38)本特利和吉格勒:《传统与相遇:全球视角的历史》,第592页。 (39)参见科芬、斯蒂希、莱默、迈坎主编:《西方文明史》(Judith G. Coffin, Robert C. Stecey, Robert E. Lerner, Standish Meacham, Western Civilizations)第1卷,诺顿出版社2002年版,第537-538页;茨威格:《异端的权利》,三联书店1986年版。 (40)兰格主编:《世界史编年手册》(William L. Langer, An Encyclopaedia of World History),霍顿米夫林出版社1980年版,第395-587页。 (41)参见本特利:《近代早期欧洲和近代早期世界》(Jerry H. Bentley, Early Modern Europe and the Early Modern World),未刊稿,第9页。 (42)吴于廑主编:《十五十六世纪东西方历史初学集》,前言第3页。 (43)参见徐洛:《评近年来世界通史编纂中的‘欧洲中心’倾向》。 (44)本特利:《近代早期欧洲和近代早期世界》,第21-23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