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真情豪气满乾坤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社会科学战线》 邸永君 参加讨论

我以历史学博士之职业信誉向读者保证:本文内容皆本人亲历、亲闻,且经过王锺翰 先生审阅定稿。--笔者题记
    众所周知,王锺翰先生乃当今清史满族史领域之权威学者,因著有《清史杂考》、《 清史新考》和《清史续考》而获“王三考”之雅号。先生素以治学严谨、功底深厚、文 笔洗练而著称,其研究视野几乎涵盖了清史满族史的各个领域,使后学者辄发望尘之叹 。1994年,蒙先生不弃,我得以忝充弟子之列,自此出入先生之门,耳濡目染,得先生 教诲颇多。先生之德、才、学、识,已广为学界所称道与熟知,故兹不复赘;而作为出 生于南国的一介书生,以近九旬之高龄,在历经坎坷磨难之后,仍能保持鲜明之个性、 坦诚之心地、高尚之人格,堪称难能可贵。尤其是先生之豪气,足令向以北方大汉而自 居的我时常自愧不如。此文拟就本人亲见亲闻,从另一角度将先生之风采予以展示,以 飨读者。
    一、幸遇良师
    初闻先生之名,是在我读大学时。虽然我的专业是石油机械,但自幼便对文史有极大 的兴趣。尤其是清史,因相去不远,对我吸引力更大。当时学校图书馆有《清史杂考》 一册,我便借来浏览。发现此书与当时的一般历史类著作颇有不同。其行文古雅浅近, 观点鲜明公允,论证精详谨严,令我耳目一新。从此我便知先生大名,但总觉是远在天 边,无法企及。后我决心改行学史,投考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并侥幸成功,列于 清史专家袁良义先生门下。良义师对王锺翰先生十分推崇,每每提及先生之道德文章, 敬佩之情溢于言表。1994年我临近毕业,曾就去向问题征询良义师意见,良义师云:“ 你若想获得真知而非博取虚名,就应往投王锺翰先生。”恰逢当年北大历史系许大龄先 生退休,而王天有先生尚未获博导资格,明清史博士点空招。我权衡者再,颇感为难。 其一,以北大学生之虚荣狂傲,断难轻易离开母校而改换门庭;而想不离北大,则须改 变专业,对我而言,此既不现实也不情愿。其二,锺翰先生有泰斗之威,而我自忖学识 浅陋,资质平平,若往投不中,则徒招其辱。幸好早我一年毕业之师姐杨海英已考入先 生门下,并应允为我引见。于是我便下定深造之决心。路人皆知,近年来学术风气大坏 ,奔竞请托之事已司空见惯。我亦难免俗,数请海英同学转达对先生之仰慕,并表示出 登门拜访的急迫心情,但均被先生以“未考试前,应避瓜田李下之嫌”为由婉拒。不得 已,只得黄卷青灯,拼搏数月。三场试毕,我有幸被录取,心中之悬石落地。高兴之余 ,早将拜访先生之事置于脑后。未料得先生却极为认真,托海英同学告我:“当尽快还 其‘夙愿’,随时欢迎前来。”而此时我已扬长而去,作逍遥之游矣。
    1994年9月12日,我报到伊始,先生当日即招我往见。这是我第一次得睹先生风采,虽 已是81岁高龄,但仍目光深邃,鬓发未白,思维敏捷,步履矫健。握手寒暄之后,先生 正色道:“早就听说你很想见我,考前有所不便,而试后我立即转告于你,你却杳如黄 鹤,音信皆无。至今我恭候你已有数月之久矣!”我当时面红耳赤,无言以对,初次领 教了先生之直率、认真与批评艺术之高超。羞愧之余,暗下决心,要以先生为楷模,言 必信,行必果,与长期以来沾染之种种不良习气做顽强斗争,脱胎换骨,以副学者之名 。
    曩日素闻先生治学严谨,开课后才真正得以领教。以《清史史料学》课程为例,先生 每周布置读史料若干页,第二周则先命我将校出之各种错误(包括史实、错字、脱夺、 衍文、标点等)一一指出,并讲明原由。但即使字斟句酌,标点符号亦逐一核对,直至 目酸头重之后,每次在我指出错处之外,先生仍能再补充多种。我渐渐对自身校勘能力 丧失信心,而开始有消极应付之举。先生责我为何屡有纰漏,我每每以“基础较差、头 脑鲁钝”对。一次,先生严肃批评我曰:“经过观察,你进步缓慢之原因,乃缺乏刻苦 认真之态度,而又以“头脑鲁钝”为自己开脱,此伎俩焉能瞒得过我?当今时日,皆你 好我好,能讲逆耳之言者能有几人?我看你可造,才批评于你,不要自作聪明,文过饰 非,而诳人害己。若以此语为良言,望日后能刻苦自励,以不负宝贵时光。”此后,我 学习态度大变,再不敢造次。再者,先生于学生论文之审阅,极为认真,总是逐字逐句 修改,标点符号亦不放过;尤其强调字词之典雅、行文之简洁,注释之规范。先生多次 强调:“孔子尝云:‘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文者,文采也。史学文章若无文采,则 索然无味。白话文固然是当今潮流,然满纸‘的’、‘了’,实令人不忍卒读,更何谈 传世?行文简洁之奥妙盖在于此。再者,史料、引文必有出处,注释定要规范,不然则 不能及格,望谨记之。”后来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越发认识到先生教诲之价值。治古代 史者所写之文章,必引用大量史料,而史料皆为文言,且多简洁古朴。若文章正文满纸 ‘的’、‘了’,松散少文,则颇不相谐,给人以不伦不类之感。而当今史学文章大多 患于此种文风,而不知病在何处也。文章毕竟不是口语,应有炼句之意识。读先生之文 章,不仅用词准确,意境至美,且读之朗朗上口,闻者如沐春风。讨教其中秘诀,先生 云:“古人有‘炼句’之法,‘推敲’之典尔当知之。写文章断不可随心所欲,不仅用 词须反复推敲,平仄亦当考虑,朗朗上口之奥妙在乎此也。欲思行文简洁,今送尔一法 :要不惜文章短小,能以一字表达者,决不用两字;能以两字则不用三字。望共勉之。 ”寥寥数语,令我茅塞顿开。因遇明师指点,加之起点甚低,我的写作水平在短短一两 年内即有显著提高,重温旧作,大有不堪回首之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