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关于“以史为鉴”的对话(7)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 刘家和 参加讨论

宾:既然您觉得这两个问题带有稚气,那么您怎么敢在西安的会上一本正经地提出来呢?看来您在当时已经胸有成竹,提出来是想活跃一下会场,对吗?
    主:这倒不是如此。严格地说,我在当时正处于孔子所说的悱愤状态。我觉得,“以史为鉴”作为一种隐喻,其中是潜在着问题的;当时并未意识到自己所提的问题带有稚气,稚气是在分析的结果里发现的。您说我当时已经既然已经胸有成竹,那也不是;不过,既然有了问题,自然也是有了一些初步的、朦胧的正面想法的。所以提出来并非为了凑热闹,而是想借此就正有道。后来无人回应。我知道自己还没有把问题提透,而且,我提这两个问题本来还有一种(甚至多种)背后的问题,所以也就不再往下谈了。可是心里从来没有放下它。
    宾:您的问题背后还有问题,问题真多,几乎没完没了。
    主:看来今天谈的已经不少了,我也怕您累了。您说还谈吗?
    宾:听了您的问题步步深入,现在心里有点发痒,您提一个头以便下次接着谈,好吗?
    主:好。遵命只就一个问题提一个头。那就是,“以史为鉴”本来是一个“隐喻”(Metaphor),而且是一个很好、很适用、很得学界(包括史学界)青睐的隐喻,但是它在使用中仍然是有其显然的局限性的。我当初提这样的问题时,也隐约地意识到这一点。今天,在您不断追问之下,我的回答,也初步地、非系统地说明了对隐喻有逻辑分析的必要。不知这个头提的是否有当?
    宾:有意思,看来您的问题还多,下一次可以由此开始。今天谈的时间已经不短了,是否暂时告一段落。谢谢!
    主:以后有机会再就此问题向您请教。多谢来访。再见!
    宾:再见!
    注释:
    ① 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44页。以下简作“中译本”。
    ② G.W.F.Hegel.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translated by J.Sibree,New York,1956,p.6.以下简作“英译本”。
    ③ G.W.F.Hegel.Smtliche Werke,herausgegeben von Georg Lasson,Leipzig,1920,Band 8,Die Vernunft in der Geschichte,Einleitung in die Philosophie der Weltgeschicte,s.174.以下简作“原文本”。
    ④ 参见拙作《史学、经学与思想》,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3-86页。
    ⑤ 《历史哲学》,中译本,第44页,英译本第6页,原文本第174页。
    ⑥ 《历史哲学》,中译本,第72页,原文本,第83页,英译本,第33页。
    ⑦ 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42页。
    ⑧ 《小逻辑》,第257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