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从1124年兰斯事件看路易六世的王权(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 黄春高 参加讨论

路易六世胜利了。“人们能够将此战争行为看作卡佩王朝与帝国做斗争的第一次示威。”[52](p.306) 不仅如此,路易的胜利更体现为他能够集结起如此大规模的军队。
    首先,从地理分布看,路易的军队构成已经超越了王室领地的狭小范围。12世纪初期的法国版图由大大小小的封建领地共同组成。尽管文献中有类似现代地理概念的“法兰西”或“高卢”等字眼出现,但真正意义的“法兰西”所指乃是卡佩王室的领地,即通常所说的“法兰西岛”。它是一块从南部奥尔良一直延伸到埃当普、巴黎,再到北部圣德尼的狭长领地,大致形成于王朝建立者于格·卡佩时期[40](p.18)、[28](p.7),并在以后时有增减。这些领地是卡佩家族的食邑,也是其武装力量最主要的来源。但在1124年集结的军队中,不仅有来自王室领地,如巴黎、奥尔良、埃当普和圣德尼的军队,而且有“来自与国王领地毗邻地区”,如东部佛兰德尔、苏瓦松、博韦、布卢瓦、特鲁瓦、拉昂、亚眠、兰斯和夏隆,南部勃艮第、内维斯、维芒杜瓦和圣康坦的军队,甚至远离王室领地的安茹伯爵、布列塔尼伯爵和阿奎丹公爵,虽不能亲自前来,但也表示出惩罚入侵者的强烈愿望。因此,至少从地理范围看,这是法国北部大贵族第一次并肩站在卡佩国王身边[28](p.97)。
    其次,从军队构成看,应征而来的不仅有世俗贵族武装,还有来自教会乃至城市的军事力量。苏热在记载中对大贵族的军队加以特别注明,例如佛兰德尔伯爵、维芒杜瓦伯爵、布卢瓦伯爵、特鲁瓦伯爵、勃艮第公爵、内维斯伯爵所统率的军队;国王则被安置于圣德尼所属部分当中;其他军队只给出地名,并未说明其真正归属的领主。但是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即其他军队并不特别归属某个世俗贵族,而是来自教会领地。根据法国历史学家佛提埃的研究,兰斯、拉昂、诺瓦庸、夏隆、朗热和勒皮伊等地区就属于卡佩家族所拥有的主教保护区(the patronage of the bishopric)[27](p.108);而且早在10世纪末期,朗热,拉昂、夏隆、诺瓦庸、兰斯、博韦等地已经是享有伯爵权利的主教领地(Episcopal Principalities) [25](p.94)。因此,苏热所提到的兰斯、拉昂、夏隆等城市,应该属于教会控制的领地。此外,苏热在记载中用“王国显贵”(magnates of the realm)来指称参加1124年部署军队的宫廷会议的头面人物,笔者以为,除了世俗贵族,能配上这一称呼的只有教会贵族。
    兰斯和圣德尼可作为教会力量的主要代表。兰斯大主教区属于法国王室保护领地。兰斯不仅是大主教教座所在地,也是法国国王加冕之城。当初克洛维皈依天主教就是兰斯大主教雷米吉乌斯的功劳。此后形成传统,几乎所有法国国王都在这里加冕[39](pp.193-251)⑩。所以兰斯城与卡佩王室有着传统的特殊关系。此次事件前后担任兰斯大主教的拉尔夫和雷吉纳尔德二世同样与王室关系密切。拉尔夫1108年被任命为兰斯大主教并得到路易六世的承认,在他任职期间召开了兰斯宗教会议,对德国皇帝施行惩罚;因此在法德关系紧张一事中,拉尔夫扮演着重要角色。拉尔夫死后继任的雷吉纳尔德二世维持了兰斯与王室的传统关系(11)。1129年他主持了王子菲力普加冕为国王的仪式,1131年10月25日他又为王子路易加冕[6](pp.390~391;pp.422~423)。
    如果说兰斯是国王加冕之城,圣德尼则是王室埋骨之所,卡佩诸王多安葬于此。路易六世的父亲菲力普一世曾因自己死后不能安葬在圣德尼而甚感遗憾,他说:“我知道法兰西国王们安息之所是在圣德尼,但因为我深知自己是一个可怜的罪人,我不敢奢望将自己安葬在这位伟大圣徒的躯体旁边。”[6](pp.154~155) 圣德尼也是王室子弟接受教育的地方,路易六世年轻时就曾在这里学习。圣德尼还被看作王国的保护者,那里的圣徒遗物是王国的精神支柱。“路易认识到圣德尼……是依靠上帝的王国的特别保护者”,所以为抵抗来犯之敌,他从圣德尼的圣徒祭坛上取走了一面红色丝绸方形旗帜,据说这面旗帜是查理曼当初用过的(12)。而圣德尼的富有更使其成为王国的特别资助者。在这次抵抗德国人的战争中,路易六世在修道院宪章前承认,他是从圣德尼持有此维克森伯爵领地,且成为其旗帜肩负者,他臣服于修道院[26](p.139)。所以,根据上述意义,在1124年圣德尼乃是国家道义上的首都[14](p.39)。圣德尼修道院院长苏热不仅是事件的叙述者和记载者,更是事件的亲身参与者。作为国王的顾问,他对事件的进程发挥着重要作用。“1124年,一些人建议采取进攻战略,打算切断德国皇帝的军队以便‘毫不留情地屠杀他们,一如屠杀撒拉森人’,但苏热主张让亨利五世知难而退。当这一战略施行之时,正如苏热所期望的,它带给法国人一次战场上难以赢得的伟大的胜利。”[15](p.396)
    苏热提供了军队所属地域的名称,但这不足以说清军队的具体成分。例如,兰斯、夏隆等既是城市名称,也是大主教、主教所在地;拉昂、博韦等既是城市公社,也是主教所在地;圣德尼、圣康坦等既是修道院所在地,也是城市名称。因此,这些地方的军队应征而来,除与当地教会贵族有紧密关系之外,还反映出城市本身与王室的关系。12世纪是法国城市自由运动开始的时期,自由城市作为政治实体而参与国家政治活动也有其可能,例如拉昂(Laon,一译琅城)的城市公社运动。从诺根修道院院长吉伯特的自传中,可以了解拉昂公社运动的全过程。该城市控制在主教和城市贵族手中,国王则是城市的封君。出于敛财的目的,拉昂主教高德里等人同意城市建立公社,且得到国王路易的确认。但是1112年主教出尔反尔,导致民众暴动,主教本人被杀。国王随后镇压了暴动,并且提出了自己的候选人[9](pp.157-200);[31](p.247)。但公社斗争并未停止,直到1128年获得公社自治特许状。除了拉昂,路易六世时期还给其他城市颁发过特许状,例如博韦(1115年和1122年)、昂热·雷吉市(1119年)和埃当普(1123年)[48](pp.237-238)。因此,尽管“路易六世和路易七世缺乏系统利用公社打击敌人的观念”,但是“在不少领主或者国王本人看来,鼓励公社结盟的形成是作为防御贪婪、残忍的地方小封建主的有效手段。公社因此成为那些以权力来维持掠夺习惯的地区能够达成秩序和和平的基本因素”[41](pp.70-71;pp.60-63)。当然,城市公社不仅能够维持地方和平,也能够为路易抵抗德国入侵而派遣军队[41](p.56)。
    再次,从王国各部分与国王的关系来看,既有亲密的支持者,也有关系相对疏远者,更有曾经的敌对者。亲密的支持者如佛兰德尔、勃艮第,可置而不论。单说关系疏远乃至敌对者。严格说来,法国西部和南部不属于北部文化区,那里的诸侯不来朝觐王室,甚至无视王室的存在。例如,阿奎丹公爵威廉九世(1086-1126)就是令法国王室十分头疼的人物之一,他不仅在路易即位时拒绝向国王行臣服礼,不履行其封臣义务长达数十年,还不时与卡佩家族兵戎相见[36](p.307)。再如,布列塔尼伯爵(1106-1148)也在卡佩时代长期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地位[36](p300)。然而在1124年兰斯事件中,这两个领地尽管没有派兵前来,却表达了帮助抗敌的意愿。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法国王室的成功。
    最能说明路易六世征召军队之成功的,是布卢瓦伯爵蒂博四世(1102-1152)及其叔父特鲁瓦伯爵于格率军前来。在当时的编年史中,蒂博被描述为王国中仅次于国王的人物[31](pp.49-50);[36](p.302)。他是征服者威廉的外孙,是威廉之女阿德勒与布卢瓦伯爵斯蒂芬所生,因此英王亨利一世是他的舅父。当亨利一世的女儿马蒂尔达嫁给德国皇帝亨利五世后,蒂博与皇帝也成为表亲。而且,蒂博与路易六世长期为敌。1112年双方为争夺科贝尔伯爵城堡开战,蒂博因受伤而退出战场[30](pp.91-95)。1119年英法两国大战,蒂博跟随舅父亨利一世与国王路易对抗。就在1124年德国入侵前不久,蒂博还在与路易六世作战,皇帝亨利五世曾命令路易与蒂博讲和,遭其断然拒绝。然而,在亨利五世入侵兰斯之时,蒂博竟然抛弃前嫌,听从路易六世的召唤前来共同抵抗德国人。如果考虑到德国皇帝的行动与英国国王之间的一致性,则蒂博此举显然违背了其亲戚和以往的同盟者的利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