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时空、信息、熵、环境和全球化(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山东社会科学》 王旭东 参加讨论
1.社会信息化史上的第一、二、三波重大变革:语言、文字和印刷术
    考古发现和人类学研究揭示,人类至少是在距今40万年至50万年前,开始逐渐形成了口头语言。口语的出现及其日臻完善,让人与人之间能够较好地表达和沟通,增进了人类的社会属性。在此之后出现的书写这种方式,则应该起源于原始的绘画表达(如岩画),故而绘画可以被看成是人类最早的信息记录方式。原始绘画经历了由具象到抽象、再被符号化的过程,最终演化成为人类社会历史上最早的那些表形、表声或表意的文字符号,其具代表性的如古埃及文明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文明的楔形文字、华夏文明的方块字等。
    人类的信息表达尚在口语阶段时,仅凭口口相传,信息的存在和传播均是短暂且影响范围也是极为有限的。文字的出现,表明人类开始掌握并运用了记录信息的技术(尽管很原始),从而得以让信息被固化在某种物质上,使之能够内容保全地散布开来或流传给后人。当然,印刷术的出现更是极大地方便了信息的记录、散布和流传。但有一点须指出的是,在公元18世纪以前,所有这些关于信息的表达、记录和传播等技术上的进步,都还只是漫漫历史长河中某种极为缓慢的过程而已。甚至到了18世纪初,远距离通讯的最快方式除飞鸽传书外,依旧还得靠数千年古老岁月不曾被替代的手段--骑马送信来实现。事实上,不论是使用烽火还是使用信鸽;不论是使用马拉邮车还是使用越洋航行的帆船,在历史上始终都无法完全实现信息在全球范围直接而快捷地流动。
    2.社会信息化史上的第四波重大变革:电报、电话、无线电广播、电视和卫星通讯
    然而自18世纪末起,数千年未曾换颜的信息流动方式,却因一种类似今天电报的快速传送信息方式--视觉快递的问世而引发的信息技术革命所改变。1790-1793年间,法国牧师沙普(Claude Chappe)发明了一种技术史上称之谓“沙普远报”(Chappe telegraph)可视信息传递系统,并在巴黎和里尔之间架设起了史上第一条“沙普远报线路”。(42)1838年,第一条电磁电报线路在法国的帕丁顿和西德雷顿之间铺设;(43)而1851年,史上第一条海底通讯电缆也铺设成功。几乎与欧洲同步,美国的莫尔斯也在1835年前后独立制成了电报,并为之设计出简便易用的莫尔斯电码。1842年底,美国国会决定投资3万美元着手架设华盛顿至巴尔的摩的电报线路。(44)电报的使用及其专线的架设,使得人类社会首次实现了信息在两点之间(发送端至接收端)准确无误地远距离快速传递。不过,这种靠电报做到的信息快速流动,因为受制于信息编码、发报技巧等专业要求和对专线输送的依赖,故而其流动范围也仅局限在电报线路所及之地。同有线电报相比,有线电话的发明实际上更令世人振奋。1861年,首部实用电话装置在法兰克福被赖斯(J.P.Reis)制作出来。随后在1876年3月7日,移居美国的苏格兰人贝尔(Alexander G.Bell)使用自己发明的电话传送了划时代的第一句:“沃森先生,过来一下,我想马上见到你!”(45)这以后在1884年,美国建成了第一个城市电话通信网络。就信息流动而言,电话的出现使人们拥有了比电报方便许多且用自然语音便可远距离直接交流的重要手段,而且这种手段是实时互动性质的,比电报减少了人工送达环节,为此自然促进了信息的流动。据统计,全美国在用电话数1877年为9000部,1880年增至48000部,1885年便达到156000部,及至1899年则已高达1005000部;(46)而英国拥有的电话数在1894年为1800部,1899年增至2200部,到了1921年达到美国1899年的水平即1005000部。(47)然而,首次能真正令整个世界不拘地点和距离而几乎同步获得信息的方式方法,是19世纪末问世的无线电收发技术。1887年,德意志物理学家赫兹(Henrich Hertz)进行了史上第一次收发无线电讯号的尝试。此后,信息的流动模式突破了传统物质形态的局限,实现了从有线到无线、从有形到无形地发散传播的历史性跨越。这一跨越,为日后人类将人工信息覆盖到全球预示出广阔的前景。
    对于信息的全球流动,20世纪的到来无疑开启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极为重要阶段。在此之前,信息领域里的变革集中在信号的传输动力(人力、畜力、蒸汽力、电力)、传输介质(空气、岩石、陶片、泥板、莎草、竹简、羊皮、纸、导线内的电信号、电磁波)、传输方式(口耳相传、书信、电报、电话、无线电)和传输内容(口头语言、绘画和书面文字、字符-电报编码、语音)等四个方面。然而进入20世纪之后,这种技术性质的变革则进入到新兴领域并向纵深发展。
    首先是无线电通讯广播的实现。1901年12月12日,意大利物理学家马可尼(G.Marconi)成功进行了横跨大西洋的无线电报信号发送和接收。(48)1906年12月24日,由加拿大移居美国的雷吉纳德·菲森登(Reginald Fessenden)运用载波(carrier wave)和超外差(superheterodyne)原理,在马萨诸塞州进行了史上第一次语言和音乐的无线电广播尝试,将信号的无线电传输方式由点对点模式(point-to-point),改变为广播即单一发射源对众多接收设备的模式。(49)同年,美国发明家亨利·邓伍迪将军(Henry H.C.Dunwoody)同他人合作,发明了毋需专门能源便可收听无线电波信号的小装置--“碳化硅矿石检波器”(50),并为其申请了专利。(51)简便易用的矿石检波器问世,激起社会大众爱好无线电的热情,纷纷动手制作无线电接收装置。(52)由此,广播设备和收音机之间便开始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历程。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的西屋公司(Westinghouse Company)KDKA无线电台播发了第一个节目,即向听众公布了有关哈丁·考克斯(Harding Cox)选举的结果。KDKA电台的此次首播,标志着一个全新的无线广播时代的降临。(53)这以后的1922年11月14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开始实施每日无线广播的计划;1926年,美国无线电广播公司(RCA)正式组建了全国广播网。统计显示,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已经约有2/3的家庭拥有了自己的收音机。(54)
    其次是电视广播的问世和发展。电视技术把远程传递的信息类型及内容,拓扩到了活动的、声像并举的多媒体信号领域。1908年,俄罗斯的鲍里斯·罗辛(Boris Rosing)制作出史上首台电视接收器。1923年前后,英、美、法、德等国开始加快对电视技术的研发,代表人物有英国的贝尔德(Baird)、美国的查尔斯·詹金斯(Charles Jenkins)、法国的埃德温·贝林(Edwin Belin)、侨居德国的匈牙利人德奈什·冯·米哈里(Denes von Mihaly)等。1927年4月,美国贝尔实验室在华盛顿和纽约进行了首次电视音像节目无线电传送的尝试。1936年11月2日,英国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公开的电视实况转播。1949年,人们在城市的社区里尝试用同轴电缆传输电视信号,有线电视(CATV)就此出现。1953年,电视的无线广播技术有了新突破,微波被用于信号的中继传输,令电视信号能够传送得更为遥远。1962年,新兴的卫星通讯技术被美、英、法三国首次引入电视广播领域,从而为电视节目播至全球各地提供了可能。(55)
    第三是卫星广播/通讯工程的实施。1945年10月,英国雷达专家和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Arthur C.Clarke)首次提出利用人造卫星实现全球通讯和广播的构想。1957年10月,史上首颗人造卫星由苏联送入太空,预示着人类卫星通讯时代即将到来。1963年2月、1963年7月和1964年7月,美国先后发射了三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即Syncom Ⅰ/Ⅱ/Ⅲ,其中头一颗发射失败。1964年8月,卫星Syncom Ⅱ向全世界电视直播了东京奥运会比赛盛况,同年,第一个卫星导航系统也在美国海军开始服役。突破传统通讯范畴的导航卫星投入运行,实际上向世人揭示了信息技术革命正向更广泛领域蔓延这一必然趋势。(56)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