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两重性问题(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社会科学战线》 宣谛之 参加讨论

    英国的均势政策和反法西斯政策,在希特勒德军的攻势走向高潮时期,同走一条道路,有时难以分清。可是,当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惨败、世界列强的实力对比开始向有利于苏联方面发展、欧洲--世界战局开始稳定并走向转折以后,这两种政策的分离,开始显露。丘吉尔很敏感,觉得苏联将代替希特勒德国,成为欧洲--世界新的最强大的军事霸主,并成为它的均势政策新的主要对象。丘吉尔1943年9月5日致南非总理史末资将军的电报中,就提出要在战后建立新的世界均势,即依靠英美联合和美国海空军力量,同世界上最大的陆军强国苏联相对抗。这里,一方面表明,丘吉尔策划把英国一个国家的欧洲均势政策,推进为英美联合的世界均势政策;另一方面又反映他对于开辟第二战场的时间,尽量推迟,已到尽头。他原先推迟开辟第二战场的目的,在于尽量延长德苏两方相互削弱的时间,使自己置身于主战场以外,一旦德苏两败俱伤,再以最后的一个砝码投入战争,既打败德国,又遏制苏联。这真是一箭双雕。可是,当苏军转入进攻的时间比丘吉尔预料为早时,他又急于开辟第二战场,但战场不选在西欧,而是选在南欧。他的目的,在于直插中欧,进取维也纳、布达佩斯、布拉格等等大城市,截断苏军西进的道路,从而取得在中欧对苏联的优势地位。在以后两年多当中,美、英、苏等国讨论战后世界组织问题时,英国总是以建立新的世界均势为基调,来考虑并提出自己的方案。丘吉尔为保持英国在东地中海的优势地位,1944年12月把同德意法西斯匪军血战3年半解放自己国土的希腊人民解放军,投进血泊中。1945年4月下旬到5月初,丘吉尔曾不止一次指使美英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元帅,抢先攻进划入苏军作战地区里的德国首都柏林,并挑起对苏武装冲突。丘吉尔又无视美、苏、英三国一致同意的德国必须全面投降的原则,策动德军在西线向英美盟军投降,增强东线德军的实力,继续对苏联红军作战。他曾幻想,在对苏战争中,德军担任第一梯队,美英盟军在事实上成为德军的第二梯队,从而把反法西斯战争转变为反苏战争。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米苏里州的富尔顿发表一篇刀光剑影的演说,正式宣布英苏之间,联盟结束,对抗开始。他说:苏联从波罗的海的斯特丁(现名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亚斯特,纵断欧洲,布下一道铁幕,并力主英美合作,对抗苏联的扩张。美国1947年3月宣布“杜鲁门主义”,对苏联边界附近国家内反苏反共势力,给以军事援助。冷战开始。以上连续多年来重大的历史事实集中说明:丘吉尔由反苏到主张联苏和实现联苏、再到联美抗苏,都是英国传统的均势政策,在欧洲--世界范围内各大列强军事实力对比,向不利于英国方面变化的条件下的一种运用。这都是一脉相承的,而和反法西斯政策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反法西斯政策的社会基础,是国际工人阶级;英国传统均势政策的社会基础,是英国资产阶级。这两种政策,是从两个对立着阶级的利益派生出来的,怎么能够混为一谈或彼此通用呢?不过,也应注意到:丘吉尔上台以后所执行的均势政策,在战争年代里,和反法西斯政策是相互平行的,在客观上是有利于反法西斯的。
        五、特殊性之三:关于苏联,有四个问题
        第一,苏联关于新战争问题的指导思想
        斯大林1925年1月19日《在俄共(布)中央全会上的演说》里说:“如果战争一旦爆发……我们必须是最后的行动……目的是为了把决定性的、能够举足轻重的砝码,放在天平盘上”。他又说:“应该加强红军的训练和装备”(11)。斯大林1934年1月26日在第17次党代表大会上说:“现在又象1914 年那样……新的战争已经逼近……战争一定会展开革命,像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那样,会使某几国资本主义本身存亡根本发生问题”(12)。在这里,苏联在对待新战争问题上的指导思想,在于利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促使它们相互削弱,然后自己作为一个决定性砝码,参加进去,为无产阶级世界革命,推翻某几国资本主义制度,创造有利的条件。这也是一种均势政策,但和英国均势政策不同的,是它具有革命策略的因素。
        大战爆发以前一段时间,英国传统的均势政策和苏联革命的均势政策,处于剧烈的斗争中,当时的欧洲,已经形成三个巨大的工业--军事集团:德意为一方,英法为一方,苏联为另一方。这样,有点类似我国一千八百年以前的三国时代,也是一种三足鼎立的形势。希特勒早就准备在1939年发动战争,问题在于谁先挨打?苏联本来准备和英法合作,共同对德。可是,英法当时首脑人物当中,却缺乏三国时代象诸葛亮那样充满智慧、胸怀全局的政治家和战略家,提出蜀吴联盟、共同抗曹的正确的战略方针;而是心怀叵测,指望希特勒东进,使苏联首先挨打。苏联最关心的,是打破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严防20年前14国武装干涉和封锁的重演。为此,它既可以和英法合作,也决不是不可以和德国缔约。英法在上述险恶政策之下,1938年9月29日,和希特勒及莫索里尼签订协定,成立慕尼黑阵线,把捷克斯洛伐克投入虎口,为希特勒扫清东进的道路,企图把火烧到苏联去。这个慕尼黑阵线,岂非就是资本主义包围的最危险的部分吗?对此,苏联是逆来顺受、等待挨打,还是釜底抽薪,加以彻底摧毁?苏联是走第二条道路,即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这是苏联革命的均势政策一大胜利,也是英国传统的均势政策一大失败。关于苏联和德国缔约,西方不少历史学家在自己著作里谴责苏联。这是出于他们的阶级立场,不足为怪;可怪的,我国有人也在谴责苏联。难道苏联采取等待挨打、为别人火中取栗的态度,才是正确的立场吗?
        苏联和德国缔约以后,取得了置身事外、左右逢源的中立国地位,并向“决定性砝码”前进了较大的一步。它保持中立的时间愈长,对于贯彻自己的战略外交和推动世界革命,就愈有利。在当时要想不偏不倚,确实很难做到。但是,苏联在当时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全局中,把英法和德国这一部分的战争,宣布为帝国主义性质,是否有利于巩固自己中立国地位,很值得考虑。实践证明,那是厚于德国而薄于英法,使希特勒捞到不少好处。苏联在战争初期,宣布战争性质的改变,是当时最大一次失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