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还通过反犹太人来煽动小资产阶级群众的民族情绪。犹太人在德国长期受歧视受压迫,只是在法国革命的影响下,他们才获得德国国籍,获得资产阶级的平等权利。希特勒是旧帝国的崇拜者,又继续弹起反犹太人的老调。他认为犹太人是劣等民族,“是一种瘟疫,一种精神上的瘟疫”(75),德国民族的衰落是与犹太人混杂在一起的结果。纳粹党纲第四至八条都明确规定,“犹太人不得为德意志国民”,要把“非德意志国民驱逐出国境”(76)。犹太人多数主张自由、民主,拥护议会制度,反对封建专制,不少人参加了革命。希特勒宣扬小资产阶级群众的贫困化,也是“犹太马克思主义”革命所导致的。犹太人在欧洲资本主义历史中占有“特殊地位”(77),在德国工业中也占有一定地位,犹太人资本在柏林占47%。犹太人还会做生意,在德国商业和消费行业中也占优势,柏林市商业中,犹太人占了70%。希特勒反犹太人尤其得到工商业界濒于破产的小资产阶级群众的拥护。从1929年开始,纳粹党通过反对犹太人经营的商业和消费者联盟,使这些行业的小店主纷纷倒向纳粹党一边,受到纳粹党的控制(78)。 四 纳粹党是个什么性质的党,在西方尤其是德国史学界争论已久,一些资产阶级史学家提出“中产阶级说”,认为纳粹党是小资产阶级政党,纳粹运动是小资产阶级运动。这种“中产阶级说”实际上鼓吹纳粹党是一个超阶级的党。纳粹党的成员及其社会成份主要是小资产阶级群众,这是不是说纳粹党的阶级属性就是小资产阶级呢?否。纳粹党的阶级属性及其社会成份不能混为一谈。正如一个人的阶级出身不能决定他本人所走的道路一样,纳粹党的成员及其社会成份尽管主要是小资产阶级群众,但它实际上代表的是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分析一个政党的性质,不只是看它标榜、宣扬的是什么,而应看它的主张实际上符合哪个阶级的利益,受哪个阶级的操纵。以纳粹党纲来说,虽然有符合小资产阶级利益的辞句,但它的基本主张是废除“凡尔赛和约和建立一个大德意志帝国”(79),并狂热煽动民族沙文主义和民族复仇主义,其目的是要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希特勒在1930年11月13日的演说中就直言不讳地表露:“一个民族奋斗的目的就是统治世界”(80)。这完全反映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复仇思想以及希望通过战争来解决本国原料和市场不足的要求。1929年,德国银行行长沙赫特同杨格会谈时,就提出要归还德国殖民地的要求,1931年,法本托拉斯的杜依斯堡在一篇演说中公然主张建立在德国领导下的“从敖德萨直到波尔多”(81)的经济联盟,他们甚至毫不掩饰地叫嚷只有“剑”才是德国的经济政策。小资产阶级群众有复仇思想,是基于自身经济困境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而激发出来的,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不是小资产阶级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另外,希特勒还恶毒攻击马克思主义,反对德国共产党,这也是垄断资产阶级所欢迎的。 纳粹党既然是代表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什么在它诞生的初期没有得到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呢?因为希特勒上台之前主要目标是夺取政权,以骗取群众支持为主,所以,纳粹党的本来面目没有完全暴露出来。“它的纲领是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混合物”(82),既有工人、小资产阶级群众能接受的条文,也有垄断资产阶级需要的条文。当时各个阶级对纳粹党都有不同的想法,但谁也没有看清它的真面目。由于它是打着反垄断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旗帜,垄断资产阶级对它就有一个识别和考察的过程。1920年至1928年,只是个别垄断资本家给纳粹党提供活动经费。从1929年以后,由于希特勒要通过议会道路攫取政权,需要有权势人物支持,从而主动加快了投靠垄断资产阶级上层人物的步伐,频繁参加垄断资本家举行的秘密集会并作演说,不断暴露纳粹党的真面目。1932年1月27日,希特勒应邀出席在杜塞尔多夫举行的300个资本家参加的会议并发表演说。他认为夺取政权时机已到, 在会上和盘托出了纳粹党的真实纲领,叫嚣“我们要下定无情的决心,彻底铲除德国的马克思主义”(83)。只是到这时,垄断资本家才认清纳粹党的真面目,决定把纳粹党作为克服危机、实现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工具。为了支持希特勒上台,不少垄断资本家慷慨解囊,给纳粹党提供巨额竞选经费,纳粹党逐渐与垄断资本合为一体。同时,希特勒又利用经济危机对小资产阶级群众进行蛊惑,从而得到小资产阶级群众的支持。从1932年下半年开始,不少小资产阶级群众觉察到纳粹党加快了投靠垄断资产阶级的步伐,认清了纳粹党的欺骗宣传,转而不支持纳粹运动。所以,在1932年11月举行的国会选举中,纳粹党丧失了200万张选票,纳粹运动面临危机。最后,经过垄断资本家多方策划,联名向兴登堡总统写信请愿,要求任命希特勒为总理,从而挽救了纳粹党,导致希特勒上台执政。这些也说明纳粹党代表的是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纳粹党在希特勒上台前是以特殊形式出现的,希特勒借助于两种势力在德国达到夺取政权的目的:一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和帮助,一是德国广大中下层人民主要是小资产阶级群众的追随和拥护。 希特勒上台后,纳粹党的反动面目彻底暴露。他不但没有实现在纳粹党纲中提出的反对垄断资本家、没收和限制他们的财产和权力、建立一个“健全的中产阶级”的“诺言”,反而进一步加强了垄断资本家在国家经济、政治上的统治地位,推行一条扼杀中产阶级的政策。1933年7月15日,希特勒政府成立了德国经济最高机关“德国经济总会”,全由钢联营的蒂森、钢托拉斯的伏格勒、法本托拉斯的博世和银行家施略德尔等十二个垄断资本家和五名纳粹党要人组成,其中没有一个工人和小资产阶级的代表。“德国经济总会”有权对各个企业进行原料分配和订货,在组织上保证了垄断资本家对德国经济的控制。有的垄断资本家还在希特勒政府里担任要职,如银行家沙赫特担任中央银行行长,大企业家、原任德国最大保险公司联合会总经理库特·施米特任经济部长。在法西斯政权支持下,垄断资本家大肆吞并和排挤局外中小企业,还借整顿卡特尔为名,大量消灭低级卡特尔,1943年德国卡特尔总数由2,500个减少到500个,在500个卡特尔中占有特殊地位的只有300个(84)。当时纳粹党杂志《德意志国民经济》写道:“‘卡特尔’一辞会根本消灭,但垄断将依然存在”(85)。希特勒上台后,工商界的“中产阶级战斗联盟”(86)马上派代表加入大工业家和大商业董事会,1933年8月,希特勒勒令他们退出这些董事会。同年10月,“中产阶级战斗联盟”被解散。纳粹党还签署了禁止小商人反对大百货商店的法令,小商人所得到的不是“废除利息奴隶制”,而是不准反对大商店和干预银行业务的命令。由于军事工业劳动力紧张,希特勒政府以“经济上不合算”为借口,在清理手工业和小商业的幌子下,1937年连续颁布法令停止和关闭大量手工业和小商业,1933年-1939年约有70万家工商手工业关闭和破产。同时,他们还大量淘汰中小股份公司,这是希特勒政府促使垄断资本集中和扩大垄断企业优势的一项重要措施。1937年,希特勒政府颁布“股份公司改革法”,规定资本不足10万马克的小股份公司应予淘汰,新建的股份公司资本额不得少于50万马克。1933年-1941年,德国股份公司从9,148个减少到5,418个(87)。希特勒也没有实现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提供土地给农民使用的“诺言”,容克地主占领土地现象有增无已,地主大庄园所占的土地面积比希特勒上台前扩大了300万公顷。为修建飞机场, 政府又从农民手中夺去了将近100万公顷土地。1933年秋,希特勒颁布“关于遗产继承法”,规定由长子继承土地,这一法律把千百万中小农民抛到城市出卖劳动力,加之农民债台高筑,出卖土地现象经常发生。1933年至1937年,全国捐税提高了100亿马克。同时,物价又不断飞涨,1933年至1938年物价平均上涨25%至40%。依靠薪金生活的阶层,工资也比以前大大下降。广大小资产阶级群众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提高。不难看出,希特勒纳粹党代表的阶级利益,正如季米特洛夫指出的:“法西斯不是超然地处于阶级之上的一种政权,也不是小资产阶级或是流氓无产阶级控制金融资本的一种政权。法西斯就是金融资本本身的政权。法西斯是对工人阶级、农民和知识分子的革命阶层进行恐怖报复的组织。”(88)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