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次大战结束前后英美苏对德政策的演变
英国、美国和苏联在二次大战期间,为共同击败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而结成了同盟。在结盟初期,三大国尽管在政治制度、思想意识形态以及战略方针等方面存在着重大分歧,但是为了对付轴心国猖狂进攻造成的紧迫形势,它们基本上能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地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然而,随着战争的进展,德、法、日轴心国的失败渐成定局,同盟国内部的矛盾却日益明显,从而影响了三大国对德政策的制定。本文试图从英美苏在二次大战结束前后的联合与矛盾的角度出发,分析和阐明它们各自对德政策的演变过程。 一 美国的对德政策是与其国内垄断资本集团的利益密切相关的。二次大战前夕,德国的经济、军事力量逐渐膨胀,对美颇具威胁。因此美国最初的愿望是要削弱德国,它还考虑到战后要控制欧洲,以至在整个世界事务中要起“主导作用”,也需要对德实行严厉的政策。美国国务院在1943年底提交白宫的“处置德国备忘录”中,提出了关于建立一个“非中央集权化”的德国的主张。罗斯福在德黑兰会议上提出分割德国的计划。这个计划把德国分成五部分:1、 整个普鲁士要尽可能予以缩小和削弱;2、汉诺威和德国西北地区;3、萨克森和莱比锡地区;4、 黑森--达姆施塔特、黑森--卡塞尔和莱因河南部地区;5、巴伐利亚、巴登和符登堡地区。这五个地区都应当实行自治。此外,基尔运河地区和汉堡市、鲁尔和萨尔二个地区应当交给联合国管制或某种国际共管形式的管制①。 英国的对德政策基于其传统的均势外交方针,企图达到这样的目标:既要削弱昔日的竞敌德国,又不让任何一个大国在战后的欧洲起统治作用,以保证英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1943年夏,邱吉尔设立了以副首相艾德礼为首的特别委员会,研究德国战败后的处置问题。艾德礼委员会建议:全德由美英苏三国占领,美国占领德国西南,英国占领西北,苏联占领东部,柏林由三国共同占领。英国战时内阁随即批准了这个报告。(它就是后来分区占领的雏形)至于分割德国的问题,英国政府并不完全赞同。因此,在德黑兰会议上邱吉尔虽然对罗斯福的分割计划表示同意,但又提出了一个建议:把普鲁士从德意志帝国的其余部分分开来,把巴伐利亚、巴登、符登堡和帕拉齐纳特同德国的其余部分脱离关系,使它们成为多瑙河联邦的一部分。②可以设想,英国打算控制由许多多瑙河国家组成多瑙河联邦以达到支配欧洲的目的。 直接遭到法西斯德国蹂躏的苏联的对德政策则首先是以严惩希特勒匪帮,防止德国纳粹和军国主义重整旗鼓为目的的。斯大林在德黑兰会议上倾向于罗斯福的主张,反对邱吉尔建立多瑙河联邦的建议。他认为,奥地利、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都应该重新获得独立,并指出,让匈牙利同德国联合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因为德国人想控制匈牙利人,而且建立这样一个由德国人操纵的庞大体制是非常危险的。②结果,德黑兰会议没有具体解决分割德国的问题。会议决定由欧洲咨询委员会来研究。 从德黑兰会议来看,三大国在对德问题上,尽管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建议,但都同意分割德国,以防止德国在战败若干年后东山再起,重新成为战争策源地。它们当时都认识到战时以及战后有必要进行合作。由于目标比较一致,联盟也就比较巩固。 1944年6月,英美联军在诺曼底登陆,苏军随即在德苏战线上展开大规模反攻。英美为了协调作战方针、制定战后对德政策,于同年9月举行了第二次魁北克会议。它们曾在会上专门研究了战后对德政策。欧洲咨询委员会根据艾德礼委员会的建议,向会议提出了划分占领区的第一个议定书。它规定苏联占领东部,大柏林由三国共管、西南西北归属未定。英国建议由美国占领西南,英国占领西北。罗斯福在英国代表团同意把不来梅和不来梅港划归美国占领区后,表示愿意接受这种划分。会议期间,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提出了处置德国的所谓“摩根索计划。”它建议把萨尔割给法国;东普鲁士(除划归苏联的部分外)和西里西亚南部割给波兰,该地区工矿设施应拆除,矿山应封闭;莱因--鲁尔地区由国际共管;其它领土分为南北两部分,分别成立独立的自治国。它强调要拆除德国工业,使之成为一个农业国。美国为争取英国支持该计划,向英国许诺除根据租借法案规定的三十五亿美元之外,英国还可得到一笔三十亿美元的额外贷款。邱吉尔便从开始时的反对态度转变为赞同这个计划。或许他以为与其使英国经济的复兴延缓,还不如听任德国被割得支离破碎。邱吉尔亲自起草的备忘声称,“这项拆除鲁尔和萨尔两地区制造军火的工业的计划,是想把德国改变成一个主要是农业和畜牧业的国家。首相和总统在这项计划上意见完全一致。”③罗斯福和邱吉尔还草签了这份备忘录。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