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学与历史学之间(5)
注释: ①唐美君:《人类学在中国》,《人类与文化》1976年第7期。笔者未见其文,转引自黄应贵:《光复后台湾地区人类学研究的发展》,《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55期,1984年。此外,莫里斯·弗里德曼(Maurice Freedman,1920-1975)也持有类似的观点,只不过未冠以“学派”的名义,参见Maurice Freedman,Sociology in and of China,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3,No.2,Jun.,1962,pp.106-109。 ②参见黄应贵:《光复后台湾地区人类学研究的发展》;李亦园:《民族志学与社会人类学:台湾人类学研究与发展的若干趋势》,《清华学报》1993年第4期;高怡萍:《汉学人类学之今昔与未来》,《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③参见王建民:《中国民族学史》(上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45-166页;胡鸿保主编:《中国人类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8-76页;李绍明认为,“南派”、“北派”之外,存在一个“华西学派”,李绍明:《略论中国人类学的华西学派》,《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④在中国的语境下,吴文藻对功能主义做了很多调整,参见刘雪婷:《拉德克利夫-布朗在中国:1935-1936》,《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1期。 ⑤参见王健:《瞿同祖与法律社会史研究--瞿同祖先生访谈录》,《中外法学》1998年第4期;林端:《由绚烂归于平淡--瞿同祖教授访问记》,见《儒家伦理与法律文化:社会学观点的探索》,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34-144页;苏力:《在学术史中重读瞿同祖先生》,《法学》2008年第12期。 ⑥参见夏晓虹:《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5-12页;罗志田:《再造文明的尝试:胡适传(1891-1929)》,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74-84页。 ⑦吴文藻:《吴文藻自传》,《晋阳学刊》1982年第6期。以下有关吴文藻的生平,如未注明,均引自此文。 ⑧按冰心的回忆,吴文藻“对文艺似乎没有多大的兴趣”,缺少浪漫细胞,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术和工作中,也难怪她会写宝塔诗嘲笑自己的丈夫。参见冰心:《我的老伴--吴文藻》,见吴文藻:《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3-9页。 ⑨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末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267-280页。此举动,在当时的中国学界中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故而笔者倾向于吴文藻有可能读过这两份“国学书目”。 ⑩以上皆见《吴文藻自传》。另,他“曾进见了梁启超”,很可能就是通过梁思成的渠道(两人是“同班同寝室的同学”)。有关他的早期经历,有学者提供了更多的细节,但没有注明史料来源,参见岳敏编:《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与吴文藻的情爱世界》,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第3、11-12、37-46页。 (11)罗志田:《再造文明的尝试:胡适传(1891-1929)》,第1页。 (12)吴文藻:《民族与国家》,《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第19-35页。该文原载于《留美学生季报》第11卷第3号,1926年。对该文章的贡献及其影响的详细讨论,参见王铭铭:《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5-102页。按照他的看法,费孝通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观点与之有内在关联;不过,在晚年重新“补课”的过程中,费孝通认为他“在民族学上提出的多元一体论更直接从史氏Ethnos论里传来的”,参见费孝通:《人不知而不愠--缅怀史禄国老师》、《从史禄国老师学习体质人类学》,见《师承·补课·治学》,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90、119页。不过此文实属“追记”,并没有否认受到吴文藻的影响。 (13)梁启超:《学问独立与清华第二期事业》,见《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中册),夏晓虹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59-961页。该文原载于1925年9月11日《清华周刊》第350期。 (14)参见林耀华等:《吴文藻传略》,见《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第339-344页。 (15)吴文藻:《现代社区实地研究的意义和功用》,见《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第149-150页。该文是作者于1934年12月1日在清华大学的演讲稿,原载于1935年的《社会研究》第66期。 (16)1932年,陈寅恪曾以对对子的方式对“新派失之诬”提出委婉的批评,参见蒋天枢:《陈寅恪先生传》,见《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22页。这其实就是“了解之同情”的另一种说法。有关该事件的解读,参见罗志田:《斯文关天意: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的对对子风波》,见《近代读书人的思想世界与治学取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61-198页。 (17)蔡元培序,见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上海:商务印书馆,1920年,第1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