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与五四一代新派与老辈之间的水火不容迥异,有心向往文史之学的后五四学人对那些旧派学者未必就会排斥,参见桑兵:《民国学界的老辈》,见《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术》,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91、222-223页。 (19)吴文藻:《文化人类学》,见《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第68页。 (20)吴文藻:《功能派社会人类学的由来与现状》,见《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第122-133页。 (21)故而他的学生受到功能主义以外思想的影响实属正常,但这并不构成否认他作为“吴文藻学派”的证据,并恰恰证明用功能主义并非该学派的全部,见李绍明口述:《变革社会中的人生与学术》,伍婷婷等整理,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第61-63页。 (22)参见费孝通:《亲迎婚俗之研究》,《社会学界》1934年第8卷。由题记可知,该文得到了吴文藻、顾颉刚、潘光旦、王佩铮、派克、史禄国等人的指导。还可参见费孝通:《中国文化内部变异的研究举例》,见《费孝通文集》第1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第79-83页。 (23)费孝通:《从“社会进化”到“社会平衡”》,《费孝通文集》第1卷,第222-229页。 (24)费孝通:《周族社会制度及社会组织一考·后记》,《费孝通文集》第1卷,第294页。 (25)参见费孝通:《再论社会变迁》,《费孝通文集》第1卷,第501-508页。该文写于“1937年2月26日于伦敦下栖桑道”。不过对于自己的观点,费孝通早期也有所反思,见《从社会变迁到人口研究》,同前,第513-525页。该文写于1937年4月4日。一旦重新对历史感兴趣,费孝通的见解也是颇为独道的,如对“士绅”的理解,参见梁永佳:《社会意识中的“隐”--〈皇权与绅权〉的一个补注》,《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5期。另外,有学者意识到了《江村经济》与地方志的内在关联,参见杨清媚:《最后的绅士--以费孝通为个案的人类学史研究》,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第62-64页。 (26)参见林耀华:《拜祖》,见氏著:《义序的宗族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231-253页。该文原载于《社会科学》1931年第2期。这篇论文的价值不容小觑,他讨论的问题是当今学界非常关注的“儒家伦理庶民化”的过程。 (27)参见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第107-108页。 (28)参见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庄孔韶、林宗成泽,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第208-213页。 (29)参见夏明方:《清末民国社会调查与近代中国社会科学兴起》,《中华读书报》2007年8月1日第11版;吕文浩:《重审民国社会学史上的社会调查派》,见《清末民国社会调查与现代社会科学兴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92-131页。 (30)李景汉:《实地社会调查方法》,见《民国丛书》第3编第17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第11页。 (31)《我们的自白》,《北平晨报》副刊《社会研究》第16期,1934年1月10日,转引自李章鹏:《现代社会调查在中国的兴起:1897-1937》,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26页。 (32)瞿同祖:《中国封建社会·导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6页。 (33)陶希圣为《中国封建社会》所作序,见瞿同祖:《中国封建社会》,第2页。 (34)在一次访谈中,瞿同祖撇清了《中国封建社会》与当时社会史大论战的任何关系,笔者认为这是事后的“偏见”,其用意在于强调和“陶希圣原先也不熟”这一点。因为他认为“抗战初期,陶竟丧失民族气节,追随汪精卫投降日寇”,后来“又投靠蒋介石,作为‘御用文人’,我深鄙其为人”。这与他自己说的“我常去拜访他,谈论古代社会组织,并请他为《中国封建社会》作序”的回忆相冲突。见瞿同祖、赵利栋:《为学贵在勤奋与一丝不苟--瞿同祖先生访谈录》,《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4期。 (35)Robert Redfield,Ralph Linton,Melville J.Herskovits,Memorandum for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American Anthropologist,Vol.38,No.1 Jan.-Mar.,1936,p.149. (36)Karl A.Wittfogel and Fêng Chia-shêng,History of China Society:Liao (907-1125)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1949,p.5. (37)参见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73-74页。 (38)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见《饮冰室文集点校》第5集,吴松等点校,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067-3068页。此文是在北京大学为哲学社的讲演稿,发表于1922年4月15日的《改造》第4卷第5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