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史上的结盟与不结盟(续)(3)
一八二三年八--九月间,坎宁与美国驻英大使瑞西有过几次接触。言谈之中彼此都在探测对方在拉丁美洲问题上的态度,当瑞西询及欧洲事态的发展时,暗示英国可能不会容许法国干涉拉美革命,坎宁则抓住时机向瑞西表示英美两国可以采取协同一致的政策,以共同声明的方式制止法国方面的干涉意图。坎宁此言在瑞西听来有使美国与英国结盟之意,因此不敢正面表示可否,只说他将向美国政府禀报此事。 几天之后,坎宁专门写了一封信给瑞西,明确提出在有关西班牙所属的拉丁美洲殖民问题上英美两国发表共同政策声明,并且具体提出五项内容: (1)我们认为西班牙要恢复其在美洲殖民地的统治,已属无望。 (2)我们认为承认新政权是独立国家的问题,只是时间与情况发展的问题。 (3)然而,我们丝毫也不想对新政权与西班牙之间进行友好谈判之举, 设置任何障碍。 (4)我们的目的绝非在于占有这些地区的任何部分。 (5)我们也不能坐视这些地区的任何部分转让于他国而不顾。② 当门罗总统收到瑞西的报告之后,他本人的初步反映应是“可行”。为慎重起见,他专门拜访了两位尚存的开国元勋,前总统,八十一岁的杰佛逊和七十二岁的麦迪逊。他们两人也表示赞同。麦迪逊甚至提出美国还应公开声明支持希腊反对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而进行的争取独立与自由的斗争。 就美国政府的决策而言,这是一个关键时刻。如果美国与英国发表共同声明,反对欧洲诸国干涉拉美革命,尽管在效果上对美国有利,但是在政策行动上,美国已脱离不结盟而走向与英国站在一边,如果公开声明支持希腊独立运动,则将使美国卷入欧洲诸国的斗争,也脱离了在欧洲事务中美国恪守中立的政策。 一八二○年的美国,立国不久,国力微薄,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军事上,都是当时世界的二、三流国家。为确保本国的安全与发展,在国际斗争中奉行不结盟,尤其是在当时欧洲诸国的斗争中恪守中立,对美国是十分有利的,因为它可以给美国充分的行动自由,达到它扩张领土和增强国力的目的。 但是,实际情况是,一八二三年秋冬之际的美国在外交上面临着三个难题: (1)如何能制止欧洲诸国继续向美洲建立新殖民地? (2)如何能制止欧洲诸国干涉拉美革命运动? (3)如何能制止西班牙将其在拉美的殖民地转让给法国? 而在美国国力微薄的情况下,又如何能恪守中立与不结盟而做到这三件事? 一八二三年十一月初,门罗政府的内阁会议上摆着两份文件:一份是沙俄驻美大使杜义尔送来的正式照会,宣称沙俄政府信守“神圣同盟”原则,将不接见拉美诸革命政府的使节,并要求美国,尽管已承认这些国家的独立,仍坚守其中立政策。这就表明,美国若过份偏袒拉美革命政府,沙俄也会相应偏袒西班牙协助镇压拉美革命;另一份是美国驻英大使瑞西送来的报告,禀报英国政府愿与美国协同行动,共同声明它们反对干涉拉美革命运动。 这两份文件正好说明俄、英两国相对立的立场:干涉与反干涉。按常理,美国很可以顺水推舟接受英国建议,借助大英帝国的威力,达到既能制止欧洲诸国干涉拉美革命,又能使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不得转让于他国。门罗政府中的多数人就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国务卿亚当斯看法不同。 亚当斯认定法、俄等“同盟”国家在拉丁美洲并无特殊利益必须捍卫,不会为西班牙而开罪于英国。英国也不会在“同盟”诸国果真进行干涉时坐视不顾,其强大的海军也不会不进行阻挠,因为拉美各地脱离西班牙而独立以后,正为英国市场大开方便之门,英国不会丧失此天赐良机。根据这样的分析与判断,亚当斯提出一项不要与英国发表共同声明的主张,以免造成美国只能附于大英帝国之骥尾的印象,而应庄严地独立宣布美国自己的政策。这样,既可以利用英国与法、俄的矛盾而收到阻挡“同盟”诸国干涉美洲事务的实效,又可以独立宣布美国的政策这种方式提高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在具体做法上,亚当斯建议以外交照会方式送致各国政府。但是,门罗政府的成员未予同意。门罗自己则想到可以利用他每年向国会发表“国情咨文”的机会来宣布此项政策。 “门罗宣言”的诞生 一八二三年十二月二日,美国总统门罗向国会发表例行演说,作“国情咨文”的报告。全文十三页,其中只有两页是有关对外政策方面的内容,而且是分开两处说的。在开头一段话之后,门罗提到美俄之间关于西北边区疆界的交涉,于是随之宣称: “在讨论中……,时机可以认为业已成熟,作为与美国的权利与利益相关的原则,应予宣称:美洲大陆,由于已经采取并维护它们的自由与独立的制度,自今以后,不应再被视为任何欧洲国家将来进行殖民的对象。”③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