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复辟王朝时期的法国(续)(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法国研究》 夏尔•瑟诺博司 参加讨论

人们开始预料会发生政变,一些自由派分子结成了一个团体准备组织起来拒绝缴税,进行抵抗(人们想到,一六四零年的英国革命就是这样开始的)。拉法耶特和名教授基佐等自由派君主主义者遂与住在巴黎的一些年轻的共和派协同行动,后者在首都郊区有工人朋友。这些共和派的首领戈德弗洛瓦·卡芬雅克是一位前国民公会议员的儿子,他想重建一七九三年的共和国。在拿破仑时期的大臣塔列朗的帮助下,来自普罗旺斯的青年记者梯也尔和属于共和派的退伍军官阿尔芒·加雷尔创办了一份新报纸《国民报》。他们在报上颂扬以扶植王室旁支夺取王位而使英国摆脱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一六八八年革命②。这样,他们便在为波旁家族的幼支奥尔良公爵上台作准备。
    召集众议院时(一八三○年三月二日),怒气冲冲的查理十世在开幕词中说:“如果有罪恶的阴谋给本政府设置我所不愿预料的种种障碍,我会有力量克服它们。”众议院则以二百二十一票赞成、一百八十一票反对通过的一份“请愿书”答称:“宪章……视全国参与关于公众利益之商议为一种神圣的权利。宪章使陛下政府之政治观点与陛下臣民之观点持续地协同一致,成为确保公众事务正常进行所必需的条件。陛下,臣等的真挚和忠诚迫使臣等向您直言,此种一致性并不存在。”这份请愿书意在表明国王遴选大臣时应与众议院多数派的意见一致。查理十世立即下令众议院会议延期,接着,不让它开会便宣布予以解散。国王说:“这不是一个有关大臣的问题,而是一个有关君主政体的问题。
    直到那时为止,国王和众议院是协同治理的。现在他们要推行两种明显对立的政治时,没有人知道二者中谁有权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国王自信有权继续凌驾他人之上,保留自己宠信的大臣;众议院作为人民的代表则自信有权阻止国王推行一种违背法国意愿的政治。
    曾经投票赞成请愿书的二百二十一名议员在后来的选举中作为内阁的反对者出现,其中二百零二人再度当选,此外还选出同派的另外六十八人。于是反对派议员增至二百七十名,政府派议员则减为一百四十五名。
    其时,政府得知法军攻陷阿尔及尔,以为这个胜利会为内阁赢得民心。政府决定取消这次选举和废除现行出版制度,恢复一八一四年的制度,借以摆脱众议院和报纸。大臣并不认为这违反宪章,他们对宪章有自己的解释。但是,关于选举和出版的法律是贵族院和众议院通过的,大臣不能要求众议院制定新法。于是,他们就象一八一六年路易十八那样行事③,因为宪章第十四条载明“国王为执行法律和国家安全有权颁布必要的规定和敕令”。大臣便通过“四项敕令”采取行动。关于出版,恢复了一八一五年事先批准的制度。关于选举,重新规定议员人数为二百五十八名,全都由纳税最多的人所组成的省选举团选举产生;区选举团只能指定候选人。这样一来,刚产生的众议院尚未开会便已解散,选民又被召集以便根据新定的制度选出另一个议院。
    七月二十六日颁布的“四项敕令”非常不得人心,交易所里公债券下降了四法郎。自由派记者决定公布一份抗议书,由梯也尔拟就并当众宣读:“政府破坏了法制;我们免除了服从的义务。我们将印行我们的报纸而不申请那种强加于人的事先批准……今天,政府业已丧失使人服从的合法性,在涉及我们自身的事情上我们抗拒政府。”梯也尔读完后说:“不要大家签名,你们知道,这份抗议书下面会摆着颗颗人头。来吧,交出我这一颗!”说完他签上自己的名字。抗议书被贴到大街小巷。
    抵达巴黎的一些反对派议员也集会同意对抗,但表示“不离开法制的范围”。对抗敕令须有一支反政府的武力,无论是议员还是记者却都没有。进行对抗的力量来自谁也没料到的那些人。印刷厂关闭了,印刷工人四散街头。巴黎居民读到抗议书,高喊:“宪章万岁!打倒大臣!”人们向士兵扔石头,并且筑起了几个街垒。这是被称为“三个光荣日”的三天战斗(七月二十六、二十七和二十八日)的第一天。
    年轻的共和派分子、大学生和工人以及六十名左右综合技术学校的学生走上街头,帮助起义者组织起来。当时的巴黎,街道狭窄,迂回弯曲,宛如迷宫,人们揭起铺路的大石块不一会就筑起道道街垒。士兵使用的是燧发枪,装弹慢,起义者用猎枪或国民自卫军的步枪投入战斗,武器并不比士兵的逊色。
    政府没料到会发生抵抗,宫廷在圣克卢,查理十世打猎去了。巴黎仅有一支一万二千人的军队,总司令马尔蒙将军因一八一四年曾率部降敌而一直为爱国者所憎恶。马尔蒙并不赞同敕令,他向军官下令除非遭到起义者射击不得开枪。士兵与举起三色旗高呼“士兵万岁!”的人民交锋,亦非出自本愿。
    二十八日早晨,巴黎全城布满了由铺路石块、推倒的车辆、家具、大桶或砍下的树木筑成的街垒。起义者在圣母院的塔顶和市政厅竖起三色旗。马尔蒙致函国王,“这不是一场骚乱,而是一场革命。”他建议撤销敕令。国王不予回答,仍然留在圣克卢。马尔蒙派兵分成纵队去打通通往市政厅和巴士底的各条大街。军队沿途毁除街垒,居民从楼上的窗口向他们扔家具和石块,军队刚一开过,街垒重又筑起。入夜,士兵由于酷热和饥饿而疲惫不堪。一个团投向了起义者一方,马尔蒙将军队撤至卢浮宫附近。
    七月二十九日,马尔蒙处于守势,又有两个团倒戈。控制了巴黎东部的起义者向卢浮宫进攻。防守卢浮宫的瑞士籍卫兵想到一七九二年八月十日的屠杀④吓得逃离一空。人民冲入推伊勒里宫,政府军经布伦尼树林撤出巴黎。
    巴黎掌握在联合起来反对查理十世的两个派别手中。共和派和一些自由派议员在市政厅开会,组成了一个委员会,任命拉法耶特为武装部队总司令。查理十世最终还是作出决定,派人前来通报撤销敕令。但是当使者抵达市政厅时,他们得到的回答是:“太迟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