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过程中,意大利法西斯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是继日本法西斯反动派对中国的侵略之后的又一严重侵略事件。这次战争不仅表明法西斯制度凶恶的侵略本性,而且充分暴露了英法等国推行绥靖主义政策、纵容侵略的反动本质。 (一) 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的野心是由来已久的。还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它就曾对这个国家发动过大规模的军事入侵,1896年阿杜瓦一战几乎全军覆灭,惨败而退。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叶,埃塞俄比亚是英、法、意帝国主义争夺的对象。埃塞俄比亚有广袤而肥沃的土地,丰富的未开发的矿藏,加上它内部不和,军事力量又比较弱,所以到三十年代,当法西斯国家把重新瓜分世界的问题提上日程的时候,意大利就把埃塞俄比亚确定为第一个扩张对象。 意大利从一九三二年起就开始制定侵略埃塞俄比亚的计划。一九三四年二月,墨索里尼在一次重要的决策会议上,把一九三五年定为对埃宣战的时间①。 同年,意军不断制造边界纠纷。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十二月五日意军从意占索马里攻击了埃境内近一百公里的瓦尔瓦尔的埃方巡逻队,并使用了坦克和飞机,造成瓦尔瓦尔流血事件。十二月三十日,墨索里尼制定了一份秘密备忘录,提出解决意埃关系问题的唯一手段是武力,目的是“消灭阿比西尼亚的武装力量和彻底征服埃塞俄比亚”,完成准备的日期是一九三五年秋天②。 意大利要实现自己的扩张计划,必须具备适当的国际条件,即取得英法的默许或谅解。如果英、法决心制止意大利对一个国联成员国的侵略,那么,不用说实行全面的经济和军事制裁,只要关闭苏伊士运河,封锁直布罗陀海峡,断决意大利的交通,就足以挫败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的任何侵略图谋。 那末,英、法两国政府对意大利的侵略扩张究竟持什么态度呢?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法国的立场。自从希特勒上台以后,法国外交的重点已转向对付德国的威胁,为此目的,法国政府竭力讨好意大利,以消除法、意边界可能出现的紧张局势,并使意大利在可能爆发的德、法冲突中站在自己一边。法国认为,在非洲对意大利作些领土上的让步,满足它的扩张欲望,就可以把意大利的注意力从对法国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欧洲多瑙河流域和巴尔干地区引开。这时,意大利也有同法国接近的需要,一是它在奥地利同德国存在矛盾,二是为了取得法国对它在埃塞俄比亚扩张的谅解和支持。为此,意大利准备在次要问题上对法国作些让步。法国就利用这种情况采取了主动。 一九三五年一月四日,即瓦尔瓦尔事件后一个月,法国外交部长赖伐尔访问罗马,同墨索里尼进行了会谈,签订了一系列文件,协调了法意关系。在会谈中,墨索里尼向客人谈了夺取埃塞俄比亚的计划,赖伐尔对此加以默许。据当时一些人分析,赖伐尔还在同墨索里尼的口头协定中,承认了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的“行动自由”。事实上,在法、意签订罗马协定之后,意大利在准备对埃的侵略方面就更加有恃无恐。可见,法意协定是鼓励法西斯侵略的重要步骤。 英国的态度比较复杂一些。首先英国在东非有重要的战略利益,确保对英帝国生命悠关的从大西洋经地中海、红海通向印度洋的航线,在英国外交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逐步建立了一支具有相当实力的海军和空军,英国航线上的几个主要敏感点--马尔他,苏伊士运河和红海的海军基地都可能成为意大利空军的打击目标,英国驻地中海舰队的安全地会受到意大利飞机和潜艇的威胁。因此,英国希望维持与意大利的友好关系。另外,英国尽力争取意大利站在自己一边,维护斯特雷扎阵线,而不愿在次要的战场上同意大利打仗,第三,英国极力避免战争,还出于维护既得利益的考虑。它担心在自己忙于战事的时候,美国和日本可能乘机攫取它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第四,怕斗争引起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而引起革命。英国对意大利实行姑息、纵容的政策,正是出于以上这些考虑。 但是,英国对意大利在东非的扩张并不是漠不关心的。首先,如果意大利吞并了埃塞俄比亚,就可能通过控制青尼罗河在塔纳湖的水源,而打击英国在埃及和苏丹的统治,并进而威胁英国东非殖民地的安全;其次,如果意大利在东非的势力变得过于强大,英国通往东方的航线也不能确保。英国希望意大利在东非的扩张不要超过某种限度,即不要危及英帝国的根本利益。所以,一九三五年一、二月,当意大利驻伦敦的外交官试图诱使英国政府签订类似法意协定时,英国抱着警惕、不信任和动摇的态度。我们要看到英国政策中的矛盾因素,同时也必须指出,在意大利侵埃过程中,英国政策中的主导倾向是对意大利进行妥协和姑息。正是在这一点上,英,法有共同性。 签于意大利军事入侵之危险日益严重,埃塞俄比亚政府从一九三五年一月起,曾多次呼吁国联根据盟约十一条③采取行动。三月十七日,埃政府又致函国联,要求国联对埃意争端进行调查和仲裁。意大利政府极力阻止国联进行干预,在这方面,它得到了法国和英国的帮助。他们一再拖延,阻挠国联讨论意埃争端问题。意大利驻国联代表阿洛伊西对赖伐尔的友好态度给了很高的评价。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在最近所有谈判的时候,赖伐尔太好了,对我们帮助很大……赖伐尔在各方面都很友好”④。后来,意大利为了阻止国联讨论埃意争端问题,同意把争端交付仲裁。于是,国联行政院于五月决定成立仲裁委员会。但是,九月三日宣布的仲裁结论完全歪曲了事实的真相。委员会报告说:“发生在瓦尔瓦尔的事件具有偶然的性质”,另一些与瓦尔瓦尔无联系的事件“大部分是不严重的,在事件发生的地区是很普通的事件”,“无需涉及国际责任”⑤。这种仲裁非但未能解放争端,反而掩饰了意大利的战争准备,并为它赢得了必要时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