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欧洲政策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所得到的借款,和根据“道威斯--杨格计划”德国付出的赔款,据一份不完全的统计,“在1924年1930年期间,借给德国政府和私人企业二十四亿七千五百万美元,德国偿还协约国赔款四十四亿七千零三十万美元,协约国则还美国债款达二十六亿零六百三十四万美元”。如果说:“这多少有点象是一种滑稽的旋转木马”,(以上见安德列·莫鲁瓦:《美国史--从威尔逊到肯尼迪》第152~153页)那么美国的军火武器、飞机制造托拉斯的大亨们向德国供应的炸药、武器、飞机航空发动机等,就丝毫没有这种“滑稽的旋转木马”的意味了。 据《美国难逃复灭吗》一书报导:沙赫特曾于一九三三年,即法西斯政权建立之年,立刻到了美国,同华尔街的巨头们谈判武装法西斯德国问题。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美国各大公司均秘密供给德国大量火药,其他各种炸药,以及德国所需要的机关枪。美国工业还参与建立戈林的航空队--德国空军。美国“威特尼--普拉特公司”同德国“巴伐利亚发动机公司”签订了德国空军享有空中冷却航空发动机的专利权的合同。“联合航空--运输内司”每月将装配一百架飞机的零件与装备输往德国。“斯彼里回转器公司”每月供给德国五十架飞机用的无线电--电气设备。“道格拉斯公司”出售了自己的多引擎飞机的专利权。美国海军部长曾证实,一九三四年和一九三五年,美国给希特勒德国提供了几百部美制头等航空电动机。美国工业家还得到美国政府的同意,可以自由地将他们对各类发动机构造所享有的专利权和权利出售给德国政府。 正是“道威斯--杨格计划”的执行,在通货膨胀年月轻易偿还了债务的德国工业部门,依凭美元的金雨,新建和扩建厂矿企业,更新设备技术,并把生产过程合理化。德国工业产量,1923年下跌到1913年的55%,1927年增长到1913年的122%。1929年英法两国钢的总产量为1933万吨,而德国达到1602万吨,接近英法两国的总和,(瓦尔加编《世界经济危机》第348、349、360、361、366、367页)恢复和发展了德国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潜能。希特勒对美国政府的欧洲政策和这一政策下的“道威斯--杨格计划”,作为颇为公正的评价:“就德国而言,这种好日子所依靠的不是德国本身的力量,而是别人的力量--尤其是美国的力量。德国的繁荣正是从美国充裕的仓库中借来了大量贷款后造成和维持的。”(引自《第三帝国的兴亡》第117页)资本家“瓜分世界,是‘按资本’,‘按实力’来瓜分的,在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制度下它不可能有其他的瓜分办法。”(《列宁选集》第2卷第795页)。1933年1月,希特勒法西斯集团上台, 凭借强大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潜能,1933年10月,宣布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1935年3 月宣布废除凡尔赛条约中关于解除德国武装的条款,颁布征兵制度。1936年3月宣布废除保证德法、德比边界和莱茵非军事区不可侵犯的洛加诺公约,进军占领莱茵非军事区,开始了迈向新的世界战争的步伐。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欧洲政策,以及这一政策的重要措施“道威斯--杨格计划”,给希特勒德国以巨大的支助,提供了希特勒德国发动新的世界战争的经济与物质前提。这是美国的欧洲政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如是其速,而且又是德国首先发难所起的决定性作用的重要表现之一。 三、打着孤立主义与“中立”的旗号,推行包藏祸心的绥靖政策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危机期间,德国社会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工人大规模罢工。反饥饿、反减薪、反对政府和法西斯匪徒的斗争日益高涨。1932年11月,国会选举,德国共产党获得六百万张选票,法西斯党失去二百万张选票。法西斯党有分裂与崩溃的危险。希特勒几乎要自杀。面对革命的严重形势,1933年1月30日,在德国垄断资本巨头施罗德、蒂森、巴本等和美国垄断资本摩根、杜邦财团的支持下,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建立了法西斯统治,在欧洲形成了一个新的战争策源地。 三十年代,当德意法西斯集团日甚一日地准备发运侵略战争之际,英国张伯伦政府因为日不落帝国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日趋式微,屈服于希特勒的战争讹诈;其次,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1936年西班牙人民阵线、法国人民阵线在选举中的胜利,国际资产阶级感到恐惧。英国首相张伯伦认为:“布尔什维克主义是欧洲的主要危险”。(1918至1945《德国外交政策文件》,马沙可夫:《希特勒德国外交政策》第86页,莫斯科)外交大臣哈里法克斯赞誉希特勒德国是“西方反布尔什维克的屏障”,(同上,第31页)因而执行绥靖政策。对法西斯德国节节退让,满足希特勒一次又一次的“最后领土要求”,苟求西欧的一时和平,并企望希特勒如愿以偿,真的成为堵塞布尔什维主义这一“主要危险”的“屏障”。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根据凡尔赛和约,收回了铁矿产地阿尔萨斯和洛林,取得了萨尔煤矿的开采权;在领土问题上,法德边界基本上以莱茵河为界,莱茵河以西宣布为非军事区。这些都加强了法国在欧洲的地位。但是,1923年出兵占领鲁尔,不仅使自己在政治上、道义上受到严重损害,经济上也付出沉重代价。十亿法郎的占领军费用,以及1925年和1926年对摩洛哥和叙利亚的殖民战争,十亿法郎的军事开支,造成国内财政危机。1925年10月~1926年7月,七次内阁更换,1926年12月,“国民统一”政府实行的法郎贬值,(使法郎稳定在战前法郎价值的百分之二十的水平上),导致政治上的动荡不安。三十年代,面对经济上、军事上急剧膨胀的法西斯德国,法国由于自己地位的虚弱,在没有得到盟国的支援和保证之前,决不敢冒险去同德国单独作战,因而,只好追随英国,从而换取英国的支持。这样,法国只有亦步亦趋,追随英国的绥靖政策了。 美国政府经“道威斯--杨格计划”之后,三十年代,出于政治上的需要,打着“孤立主义”旗号,披上“中立”的外衣,与英法一道推行绥靖政策。孤立主义是美国总统华盛顿、杰斐逊制定的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它主张美国孤立于欧洲之外,不卷入欧洲的纷争,实际是利用欧洲国家之间的冲突,谋求美国的利益。孤立主义的具体运用,完全视各个历史时期对内对外政策的需要。三十年代美国的欧洲政策是,打着“孤立主义”旗号,披着“中立”外衣,与张伯伦一道推行绥靖政策,谋求美国的世界霸权。这一政策助长与鼓励德意法西斯集团的侵略扩张,导致希特勒德国又一次首先发难,发运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美国的历史上留下不光彩的一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