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略说文字史料的两类:官府文书和私家记载(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教学问题》 齐世荣 参加讨论

三、余论
    西方史学的发展趋势也证明了史料的扩充确实有助于史学的进步。
    德国史学家兰克在19世纪欧洲史学界享有盛誉,他的著作被认为史料丰富,考证精确,其实并不尽然。兰克始终关注的是以统治阶级上层人物为主角的政治史,尤其是外交史,因此他的取材也不出这个范围。外交人员报告、外交书信,例如16世纪和17世纪威尼斯大使的47册报告,是他特别重视的史料。社会、经济因素几乎被他完全排斥在外,所以他的著作也缺乏这方面的史料。(85)应该说,兰克在利用欧洲各国档案馆的政治、外交史料方面比前人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他使用史料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
    兰克看重统治阶级上层人物而轻视下层百姓。马克思称兰克为“天生的‘历史的宫廷侍从’”。(86)与兰克相反,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恩格斯为了说明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除亲自调查外,还广泛使用了各种官方文件和资料,如《皇家委员会关于工人阶级的居住条件的报告·英格兰和威尔士》、《英国户籍总署署长关于出生、死亡、婚姻的第五号年度报告》等。(87)马克思写《资本论》第1卷第8章《工作日》,大量利用了英国《工厂视察员报告》、《童工调查委员会报告》等材料。(88)他们开拓了新的史料来源,大大推动了无产阶级历史的研究。
    19世纪末,历史学界出现了一种广泛的信念,认为历史学的选材必须扩大、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应给予更多的重视。相应地人们要求历史学应该更密切地与各类社会科学相联系。(89)进入20世纪,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了若干新的学派。新学派为了贯彻它们对历史的看法,就必须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开拓新的史料来源。以1929年成立的年鉴派为例,他们提倡总体地研究历史,这种历史包括人类社会的全部层次:从政治、外交、军事到经济、社会、文化、心态、人口等等。需要研究的新问题很多,从而要发现新的史料。经济社会史的研究依赖财政档案、税务档案、法律档案、土地文书、身份证明记录等类的资料。人口史的研究离不开中古时期教区用于出生、洗礼、婚姻和丧葬的登记册和近代的人口普查记录。这些都是旧日传统史学所忽略的史料。现代史学扩充史料的例子可谓举不胜举。
    总之,到了21世纪,历史资料的数量已达到了无法统计的程度。旧史料堆积如山,但尚有许多未被利用,(90)新史料复层出不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档案数量和档案馆都在增加。(91)尽管如此,史料以后还会继续扩充,也必须继续扩充。因为人类社会在发展,发展中必然产生新问题,有了新问题,就必须搜集与新问题有关的新资料。马克思当年说过:“英国博物馆中堆积着政治经济学史的大量资料,伦敦对于考察资产阶级社会是一个方便的地点,最后,随着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金矿的发现,资产阶级社会看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切决定我再从头开始,批判地仔细钻研新的材料。”(92)这个道理仍然适用于今天,或者说,更适用于今天,因为人类进入20世纪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进入21世纪后,将会发生更大的变化。从资料方面看,今人研究历史,有幸有不幸。幸运的是: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史料。不幸的是:史料如汪洋大海,史家有陷溺其中的危险。搜集材料应力求全面,但全面不等于一点不漏,一点不漏是绝对不可能的。但做到全面又谈何容易。史家为免灭顶之灾的自救之方就有赖于理论的提高和方法的改进。史学理论的提高和史学方法的改进是两个专门的大问题,已超出本文的范围,兹不具论。这里只想提及一点,即史料、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是三个互相关联的问题,可分别论述,但不可奉其一为至尊,而贬其二为附庸。本文旨在说明运用史料应当官书与私记并重,新史料与旧史料兼采,而绝无意宣扬“史料至上”的观点。笔者学识浅陋,暮年撰稿,更多失误,敬希读者指正。
    附记:此稿之得以写成,多赖江湄、张志强、符静三君之助,特此致谢。
    注释:
    ①最早者为梁阮孝绪的《七录·纪传录》,分“众史”为12类。《七录》今佚,仅《七录·序》保存于《广弘明集》卷三。
    ②政府要员的个人档案也带有政府档案的性质,因其许多内容属于公务性质,如盛宣怀档案、英国张伯伦家族档案(包括约瑟夫·张伯伦及其二子奥斯汀·张伯伦和尼微尔·张伯伦)。
    ③指私人办的报纸杂志。政府办的则带有官方文书性质。
    ④方苞:《望溪先生文集》卷十二,《万季野墓表》。
    ⑤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叙录》,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5页。
    ⑥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实录难据》条。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上册,第61页。
    ⑦孟森:《读清实录商榷》,载《明清史论著集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686页。
    ⑧孟森:《清世宗入承大统考实》,载《明清史论著集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84页。
    ⑨《新唐书·郑朗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