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御药院?若顾名思义,就是宫中的御用药房,皇帝的医药保健机构。研读宋代历史者,通常不会对这一非常具体而明确的职官产生疑问,而研究宋代的医药也不会予以关注①。那么为何要特别关注御药院呢?因为笔者发现,像皇城司实际是宋朝的特务机构一样②,御药院这一毫不引人注目的机构,也名不副实,其职能的重要性和广泛性出人意外,远远超出了本职。国内学术界业已零星关注到其接待外国使者的职能和传递奏章的作用,但并未给予深入的论述或介绍③,也未引起更多的注意。本文试揭示其真相,并由此曲径通幽,了解宋代政治制度设计的微妙。 一、御药院的建制与变迁 与宋朝大多数职官沿袭前代不同,御药院是建国三十七年后新设置的机构。高承载道:“唐尚药局有内药院,宋朝太宗至道三年,又置御药院于禁中也。《东京记》曰:‘掌合和御药,至道三年置,在崇政殿后;祥符八年徙外廊南;宝元二年复移殿后东廊’。”④宋太宗于至道三年(997)二月病重,三月病故,那么在生命的最后一两个月内创建御药院,当与其病情需要有关。更何况他早就十分喜爱医药:“初,太宗在藩邸,暇日多留意医术,藏名方千余首,皆尝有验者。”太平兴国三年又“诏翰林医官院各具家传经验方以献,又万余首,命(翰林医官使王)怀隐与副使王祐、郑奇、医官陈昭遇参对编类。每部以隋太医令巢元方《病源候论》冠其首,而方药次之,成一百卷。太宗御制序,赐名曰《太平圣惠方》,仍令镂板颁行天下,诸州各置医博士掌之”⑤。背景情况表明,御药院的初建主要是为了医疗。仅从表面上看,宋朝御药院与唐朝内药院相比,改变的不但是名称,还有地点:由宫外迁入皇宫主殿旁,地位自然也不同。李焘进一步记载了其人员配置:天圣四年,“置上御药供奉四人。御药院掌按验秘方、和剂药品以进御,及供奉禁中之用。至道三年,始置,以入内供奉官三人掌之,或参用士人。于是,别置上御药供奉,其品秩比内殿崇班,专用内侍。其后多至九人”⑥。主管官员原来是入内供奉官或者士人三人,至此另设宦官四人专任上御药供奉,后来增加到九人。其主管官员后来也由三人增加为四人:“御药院,勾当官四人,以入内内侍省充,掌按验方书,修合药剂,以待进御及供奉禁中之用。”⑦从至道三年至天圣四年的近三十年间,尽管地址、人员时有变化,但负责皇帝及皇宫医疗的职能始终如一,即研究、审查秘方,制作药品。不过如果细究不免有疑问:皇室的医疗理应由医药师负责,为何主管官员无一专业人士?加大力度增加的却是宦官?答案是御药院还有其他职能。 南宋学者程大昌指出:“御药院,本以按验秘方、合和御药为职,今兼受行典礼及贡举事,虽《会要》亦不言所自。”⑧他提到了南宋御药院的其他职能,但明确说即使官方史册《会要》也没有记载这个变化的源头,事实确实如此。但《宋会要》有记载如下: 《两朝国史志》:御药院勾当官无常员,以入内内侍充,掌按验秘方、以时剂和药品,以进御及供奉禁中之用。勾当御药院迁官至遥领团练、防御者,谓之闇转,干冒恩泽,寖不可止。嘉祐五年,诏御药院内臣如当转出而特留者,俟其出,计所留岁月优迁之,更不许累寄所迁资序。非勾当御药院而留者,其出更不推恩。典八人,药童十一人,匠七人。旧置干办官四员,以入内内侍充,今置同。旧置典事二人,局史二人,书史四人,贴书七人,守阙贴书不限人数,今置同,惟是守阙贴书一十五人,分掌职事。生熟药案[掌]日常承准应奉御前取索汤药,排办赐臣僚夏、腊药,供奉宣赐宫禁、生日、节序物色等。杂事案掌行差取排办御试举人,殿内应干一行合用人物等,并郊祀大礼、使人到阙筵宴,取会诸处合用礼仪节次等,书写御览,修写排办崇奉祖宗香表,斋僧、设浴、看经。制造供进御服、御裹腰、束带等,并日常应奉。本院常程诸般事务,开拆司承受诸处投下应干文字,付合行案分行移发放。⑨ 虽然没有交代御药院从何时衍生出众多职能,但所引《两朝国史志》是记载宋仁宗和英宗史事的史书,也即至少在宋仁宗朝就是如此了。记载表明:(1)御药院工作人员大约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典8人、药童11人、匠7人;一部分是典事2人、局史2人、书史4人、贴书7人、守阙贴书15人;共56人,加上主管官员共约60人,是一比较庞大的机构。有史料表明,在每次南郊赏赐时,“御药院自药童副指挥使至裹幞头子祗应,自二两、五匹至二匹、二千为差”⑩。可见药童还有指挥使、副指挥使的职官,御药院还有裹幞头子祗应等职名,也即御药院人数最多时不止60人。(2)下设部门大约4个:生熟药案、杂事案、开拆司、合行案。职能有炮制药品供应皇帝等宫廷皇室人员、赏赐臣僚,掌握节日、生日等礼品,操办科举考试,操办重大典礼、外交使者的宴会、礼节,书写祭祀祖先的文字,举行宗教活动,制造管理皇帝服饰,接收各处的表章文字并交由有关部门执行等等,至少有八九项。仅由此比例看来,名副其实的本职工作只是很小一部分。(3)主管宦官升迁不按常规且速度较快,多享受到皇帝的恩惠。至宋神宗朝又有新记载: 《神宗正史·职官志》:御药院勾当官四人,以入内内侍充,掌制药以进御,又供禁中之用,凡药尝而后进。有奏方书,则集国医按验以闻。馈进膳羞,祭祀朝会、燕飨行幸,则扶侍左右。廷试进士,则主行其禁令,封印卷首而给纳之。岁时酌献陵园、春夏颁中外药及元日、生辰致契丹国礼币,则前期为之办具,宫省庆赐亦如之。凡五年进一官,分案三,设吏八。(11) 与前不同之处是:本职工作进一步明确;皇帝重大活动服侍身边;下设三案,有8名吏人。职能有增减,吏人却大大减少,下文该时期御药院活动频繁的事实证明,这一记载不确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