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是怎样分析让步这种历史现象的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华中师范学报(哲社版 谢天佑 参加讨论

在让步政策论与反攻倒算论的争辩中,双方都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大师的话来作为各自的有力的论据。
    无庸讳言,在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大师的言论方面,让步政策论者与反攻倒算论者都是存在缺陷的。反攻倒算论由于要抹煞让步这种历史现象的客观存在,因之,无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著作中所涉及让步这种历史现象的论述。让步政策论由于要确证让步政策是不可否认的客观存在,因之,竭力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的著作中寻找让步政策论的理论依据,乃至出现断章取义、摘引片言只字的弊病。
    我认为,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的著作中并未回避历史上出现的让步现象,但是,他们仅仅将此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他们没有停留在承认历史现象上,更没有以现象说明现象,而是尽可能详尽地揭示这种种历史现象的本质。为了说明这一看法,我们不得不分析一下在争辩中经常涉及到的几件事例。
    第一,关于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得比较晚,在十八世纪中叶,还存在着农奴制度。到了十九世纪中叶,强迫性的农奴劳动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情况,已暴露无遗了,不废除农奴制度,生产力就不可能得到进一步发展。一八五三至一八五六年俄国在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更表明农奴制度的腐朽。在农奴制度压榨下的农民,骚动的次数与日俱增,根据第三厅纪录,一八五八年有八十六次,一八五九年有九十次,一八六○年有一百零八次。一八五六年,亚历山大二世告诉莫斯科省的贵族说:“现行农奴领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比等到从下面自行废除要好一些。”①尽管各地主集团之间的利益有所不同,但,“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力和土地保留在地主手中。”②地主阶级统治集团经过数年的谋划,于一八六一年二月十九日,由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度的宣言和安置农奴的《法令》。
    这就叫做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恩格斯联系克里木战争评论这次改革说,战争的结果使俄国所得甚微,所失巨大,于是,“一个力量已经消耗一半以上的国家,如果不向人民作重大的让步,它的政府是不可能进行这种战争的,不管这种战争的终结如何。……这样的让步是意味着革命的开始。”③有的同志就引用恩格斯所说的这段话作为让步政策论的依据。
    现在,我们看看列宁是怎样分析这种让步的。
    列宁也承认,俄国一八六一年农奴制改革是屈服于农奴反抗的压力的结果。他说,在改革以前“农民的‘叛乱’每10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下面推翻要好些。”④
    列宁也并不抹煞这种改革的进步作用。他说:“这是俄国在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前进的一步”⑤。“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的工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⑥
    那么,列宁是否认为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作了让步呢?列宁把沙皇宣布的对农奴的解放,称之所谓“解放”。他说:“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由于‘解放’,黑土带各省农民的土地有1/5以上被割去了。有些省份的农民被割去和被夺去的土地达到1/3甚至2/5。由于‘解放’,农民的土地和地主的土地形成了这样的划分:农民搬到‘沙地’上去了,而地主的土地却像楔子一样插在农民的土地中,这样就可以使高贵的贵族们更容易奴役农民,用高利盘剥的价格把土地租给他们。由于‘解放’,农民被迫‘赎回’他们自己的土地,并被勒索了超过实际地价一两倍的价钱。总的说来,60年代的整个‘改革时代’使农民不得温饱,受人欺压,愚昧无知,无论在法院或管理机关,无论在学校或地方自治机关,农民都听从地主农奴主的指使。”⑦
    显然,列宁的结论是地主阶级没有对农民阶级作出让步,那末,地主阶级对谁作出了让步呢?列宁是这样说的:“自由派希望‘从上面’来‘解放’俄国,既不摧毁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和政权,只是唤醒他们向时代潮流‘让步’。自由派过去是现在还是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他们不能容忍农奴制度,可是又害怕革命,害怕能够推翻君主制度和消灭地主政权的群众运动。”⑧列宁在这里所说的“向时代潮流‘让步’,就是向资本主义发展趋势让步。这是牺牲农民阶级利益的让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